【总编辑有约】身有骨朵威 心向云天阔


身有骨朵威 心向云天阔

——访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
上海朵云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彭卫国


 访谈嘉宾:


图片


彭卫国:1965年1月出生于湘西州永顺县,土家族,华东师范大学全日制研究生,文学硕士,1990年3月参加工作,198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图书公司总经理,上海辞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辞海》编纂处主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现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上海朵云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持人:


图片


田应明:团结报社社长、总编辑

  


图片

10月20日,《总编辑有约》访谈在上海朵云轩艺术中心进行。


田应明:今天我们非常高兴能够访谈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上海朵云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卫国先生。我们都知道朵云轩是一家非常有名气的艺术品经营机构,它旗下有多家子公司,涵盖拍卖、艺术品展览、艺术进修、文化创意等,还包括电子商务业务。所以,作为这样一个综合型公司的董事长,在市场开拓方面的经验,您是有体会的。作为家乡人,我们想请您谈一谈自己工作前的成长经历。


彭卫国:感谢田社长,感谢来自家乡媒体的朋友们。我简单介绍一下我在家乡的成长经历。我出生在永顺县泽家镇的一个小村子,祖辈都是农民。我在泽家镇上到了初三,然后考入永顺县第一中学。1982年参加高考,我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


虽然我18岁时就离开了家乡,但家乡对我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人们说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基本上在青少年时代就逐步形成了,所以,我认为我出生在湘西,出生在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虽然经济不是很发达,但是父辈善良、勤劳、坚韧的品格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我家兄弟姐妹比较多,父母都是农民。当时,我父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只要我们肯读书、能读书,砸锅卖铁也会供。


实际上,在学校,这样的同学、家庭、父母还有很多,这种善良、勤劳、坚韧的品格,是我们湘西民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小学到高中,老师对我们也是尽心尽责,我觉得很幸运。小学三年级之前,我还是个不怎么爱读书的人,比较调皮,专门搞一些好玩的事儿。到了三年级,我碰到一个很好的老师,就跟你讲道理,跟你讲做人,告诉你怎么学习。所以从三年级开始,我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算比较好的了,后面就考到了永顺一中。当时,永顺一中我们那一届有4个班,其中有一个92班是从初一到初三都是在永顺一中读,还有3个班是全县各乡镇考来的。我们跟92班最大的区别就是英语比较差。英语老师发现英语成绩是我们的短板。到了高考前的那个学期,他让我们每天做一张卷子,把答案贴在教室外面的墙上,让我们吃饭的时候,端着饭碗一道题一道题地去看答案。


我们还有一个管安全后勤的老师也很好,熄灯铃响了以后,教室灯就熄灭了。但我和几个同学想要多学一会儿,寝室肯定不行,教室的灯关掉了,怎么办?我们就偷偷地往讲台下面接了根电线,讲台下面是空的,我们就躲在下面,结果被这位老师看见了,按照规定我们是要受处分的,但他觉得我们都是爱学习的孩子,就没有把我们交给学校处理。


所以,家庭的教育,环境的影响,老师的支持、鼓励、爱护,是我能够走出山外的重要原因。


田应明:刚才您回顾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包括自己的父母亲和老师。我们的求学经历都差不多,外地老师和本地老师两者的占比我不知道您那所学校怎么样,在我们龙山那边,有从长沙、湘潭等其他地区甚至外省过来的老师,也就是说在当时,这些老师的教学方式对我们的影响是挺大的。不知道您在永顺一中的时候,是不是外地的老师占比比较大?


彭卫国:在永顺一中就读时,带我们那一届的物理、数学、语文、地理以及生物老师都是湘西外面的人,像安化、长沙、株洲这些地方来的老师。其中,地理老师是江苏常州的,是一位支边老师。


田应明:我们湘西的发展确实离不开那些外地支边的老师,我觉得一个地方民族文化的融合至关重要,那些老师可以认为是新中国文化融合的先驱。刚刚,您谈到自己的求学经历,感染了我,引起了我的回忆,特别感谢。董事长,一谈到湘西的时候,可能很多人的想法不同,即便是土生土长的湘西人,他们也有不同的概念,我想问一问,湘西作为您的根,生于斯长于斯,它对您的成长、成熟、事业成功的最大支撑是什么?您觉得湘西对您哪个方面的影响比较大?


图片

彭卫国参加《大辞海》《辞海》主编扩大会议。


彭卫国:作为湘西人,我自己得先弄清楚湘西到底是指什么。后来,我读了一些文献,看了一些书,对湘西也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比如说,湘西的民风比较淳朴,也比较彪悍,既挺拔又温柔。因为我对湘西人这个身份的认同感是很强烈的,所以我拥有湘西人的蛮劲,也有与人为善、包容、坚韧不拔的性格。所以,一路走来,有人问我职业生涯当中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我说肯定有,但是我过了,过了就不是坎儿了。


1999年,那时我还没到35岁,就成为了上海一家文化国企的老总。200多号人,我们集团董事长找到我说让我去试试看。一开始我还是一愣,心想那么大的企业自己能干好吗?董事长说年轻人要锻炼。后来我就去做了,很快就做顺了,很快也就做好了。所以,在上海这么多年,我也经常出差,全国各地到处跑,但是我对湘西的身份认同,是融在血液里的。你在家乡生活那么多年,你认同它,你就要更了解它,你了解得越深,你才能爱得越深,对家乡的认知越深,家乡对你的支撑力就越大。


田应明:刚才听了董事长的讲述,我想起了黄永玉先生的一句话,大意就是:到外面闯荡,哪天本事用完了,就回家乡来取。同时,他也在沈从文先生的墓地那边写了一句话:“一个战士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所以“故乡”这两个字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刻在骨子里、流在血液里的,相信于每个在外的游子而言,让我们走得更远的只有故乡,当然还有自己的人生思考。


董事长,朵云轩是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成立的,从做一些苏杭雅扇、文房四宝、书画装裱等起步,最后通江达海,成为中国百年老品牌,获得了很多荣誉。在一次采访中,您谈到荣宝斋的时候,比较了这两家公司,大意是说要坚守传统、守住人才。我很能理解,因为一个百年品牌甚至更悠久的品牌,传统就是镇店之宝。其实在当下环境,坚守传统的同时也需要创新,朵云轩在坚守传统的前提下,在创新方面又有哪些路径?


彭卫国:朵云轩的前身是1900年在上海汉口路河南路口成立的笺扇庄,是卖文房四宝的一个小商铺。朵云轩成立后坚持诚信经营,坚持跟艺术家做朋友,所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也成为了朵云轩的朋友。一时之间整个上海滩的书法家、画家、篆刻家都跟朵云轩有非常好的关系。慢慢地,朵云轩就有个雅号叫“江南艺苑”,成为江南艺术家的活动空间。


上世纪60年代,机缘巧合下我们搬到了南京东路422号,门面也更大了。朵云轩的业务是从字画的展览、收购、销售和文房四宝的经营开始的,后来发展出一个重要的业务——木版水印,历史上朵云轩有著名的“朵云四刻”,朵云轩刻了四部书,其中三部是送给毛主席阅读的。就这样,朵云轩慢慢由一个笺扇庄拓展经营,按照传统的路子发展出上海书画出版社。


现在,上海出版社在书画界,在中国美术界也是头部的存在。在经营这一块,朵云轩就继续走艺术品交易的路子。1992年,我们成立了上海朵云轩艺术品拍卖公司,这是中国大陆最早的拍卖公司,以诚信、公平、公正、透明、实事求是为经营原则,掀起了艺术品拍卖热潮。2005年到2006年,朵云轩准备上市,因为朵云轩是世纪出版集团的二级企业,它原来跟书画出版社是一体的,有同业竞争问题,就把书画出版社跟朵云轩分开。现在书画出版社就走出版这条路,朵云轩就成立集团,开设拍卖、展览、销售、教育、电子商务、培训等业务,我们还开设了小朵云艺术培训学校、朵云轩艺术学校等,线上电子商务这一块也在大力发展。


2018年我开始分管朵云轩,2019年做朵云轩董事长,我说我们要从炫技、炫艺到走向市场。我们有一幅徐文长的人物画,7米长,用木版水印印出来的,有标价30万元,但这类艺术品买的人比较少。我们还有任伯年的人物画《群仙祝寿图》,12条屏,几十个人花了8年时间为上海进博会做出来的,这些是收藏、欣赏用的,很难走市场。所以除了坚守传统以外,我还要求朵云轩向现当代艺术迈进。也就是说中国传统艺术有它的优势特点,但是我们也要适应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大环境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语境下,群众对艺术品的需求,对艺术品鉴赏的需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比较直接的、看上去有视觉冲击力的艺术品,那么朵云轩就不能“作茧自缚”。所以现在我们办展,也会做一些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展。在拍卖公司的业务中,我们也增加了现当代艺术这个板块,用现当代的艺术家作品来进行市场的转化。我们的业务也跟着时代走,最近几年,朵云轩跟上海青年美术摄影家协会合作,每年开展一次青年美术家的作品展。


图片

彭卫国(右一)正在和同事们认真审读。


同时,我们也要让中国传统艺术跨界扩圈。原来,我们传统的概念就是不管是做画展还是艺术经营,就盯着画家,盯着书法家,盯着雕塑家。去年开始,我们做文学展,做作家的艺术品展,现在我们有一个小品牌叫“士与艺”,去年搞得蛮成功的,很多作家都说要拿作品来朵云轩展览。因为不少作家在作家场域里面的名气已经很大了,那么在艺术家圈里,朵云轩可以给他们提供平台。


所以,现在朵云轩也在不断地探索新方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好,探索新的艺术品经营路径也好,条件就是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艺术品高质量的需求,跟着需求走,要以人民为中心。所以,朵云轩也是在不断地调整战略,在坚守传统和开拓新路上面做一些事情,中国艺术品经营重要企业这个名称必须要名副其实。


田应明:“牵风相见——湘西艺术上海展”看上去是空间上的跨越,实际上更是意识上的交流。湘西的艺术品能够到朵云轩来展览,一方面体现了董事长对家乡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说明了朵云轩在走出去、扩大艺术市场方面确实是做得很好的。作为中国艺术品市场首屈一指的开拓者,朵云轩的成就和实力让人敬仰,在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方面,朵云轩有什么样的布局?在创新和培养后来人方面有什么样的想法?


彭卫国:这涉及一个问题,就是朵云轩的平台功能要怎么发挥?因为100多年的积淀,平台的影响力还在,怎么发挥平台功能,这是需要考虑的。要思考我们应该为谁服务,是一直坚持为已经成名的艺术家服务,还是分梯度、分层次地为正在成名的艺术家服务?另外,是只为上海、只为“长三角”的艺术家服务,还是要为全国、为全世界的艺术家服务?所以在这样一个大背景的考量下,怎么去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我觉得有两个路径:一个路径是要引导艺术家们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提高艺术品价值;另一条路径就是像朵云轩这样的公司,要搭平台,让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变成有经济价值的商品。这两条都要抓住,要齐头并进。


上世纪30年代一大批文人都来了上海,为什么?因为这个地方的字能够卖钱,文章的稿费比较高。为什么都要到上海来拜码头,因为上海这个地方,既追求艺术价值,也追求市场价值,要把艺术价值同市场价值结合起来,才能够良性发展。讲一句直话,你只有衣食无忧的时候,才能仔细去品味艺术价值到底有几分好。所以我们既要追求清高,又不要假装清高。特别是在我们湘西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时,到底要怎么发展?我的观点是古镇也好,古村落也好,要把人文的东西渗进去,把它的故事讲出来,这样才能“活”起来。艺术品怎样既坚持艺术追求,又坚持市场追求,我觉得这个是要探讨的,所以朵云轩也愿意为我们湘西以及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提供一个既展示艺术价值、也展示市场价值的平台。再加上我们世纪出版集团旗下有19家出版社,可以提供一个全链条的服务。


田应明:董事长的这种情怀让我们振奋、感动,特别是您刚才谈到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的结合,这其实很难做到,但朵云轩还一直坚持这样做,而且做得很好,一般人是没有这种功底的,我讲的功底肯定是多方面的,资金因素、人才因素、市场因素,还有理念的因素等。


彭卫国: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因素,理念和人才。朵云轩有一批既懂艺术品艺术价值、也懂艺术品市场价值的人才,他们不是书斋里的鉴赏家,他们懂市场。我以前在一个公司里做老总的时候做过一次尝试,我们那个公司有一个古旧书业务板块,有一批专家,但这批专家他没法评职称。那我们就自己搞一个,就叫标价师系列。你说你水平高,这本书、这张画你说你看得准,那你来定价,由市场来检验。标价师是实战出来的,既懂这幅画的艺术水平在什么地方,也懂市场上它到底是个什么价,这一批人是很重要的。所以说,人才是很重要的。没有人才,理念再好也都没有优势。


田应明:我觉得这就是朵云轩的创新,这是它在市场上的一种摸索,也就是刚才董事长讲的,他们这批能够看得准艺术品在市场里面值多少钱,这种既懂市场又懂艺术的人真的很难得。因为您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任副总裁、百年老店朵云轩任董事长,您做的很多成功案例都是有目共睹的。我们湘西也有它特别的地方,所以我想请您结合湘西实际,谈一谈我们湘西今后该怎样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怎样打开我们湘西的文旅市场?


图片

彭卫国(左二)和同事们商议出版事宜。


彭卫国:1990年,我硕士毕业后就进入了出版社,35年来一直在出版行业里面。但是,经历了很多工作岗位,我入行时做的是出版社编辑,在做编辑的时候比较勤奋,也碰到了一些机遇,当时市场转型大潮汹涌,领导认为我比较能吃苦,脑子也比较灵活,就让我到销售部当经理,从此我就放弃了自己特别喜欢的编辑工作。在销售部当经理也干得好,领导就让我做图书公司管采购的副老总,后面当上了老总,然后又去出版社当社长,还到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当过副局长,后面机构改革,出版局跟宣传部合并了,我考虑到自己的经历,对出版业务比较熟,做起来也比较得心应手,我就请求组织考虑我的长处,回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做副总裁。回来后第一个管的就是朵云轩。我现在分管的领域是整个世纪出版集团的经营,我们现在在上海有十几家实体书店,也是我分管的,此外,我还分管的有物流公司和书画出版社。所以从资源上来讲,这边还是有很多资源的。


那么要说我对湘西、对家乡文旅产业发展有什么建议,我可以谈点经验。我们湘西的文旅产业要发展的话,首先是要把存量资源弄清楚,搞清楚我们到底有什么优势,有多少古建筑古村落、古镇古迹,这些东西里面有什么故事,故事用什么方式讲出来。湘西是一个民族地区,在当下强调多元性和统一性相结合的时候,我们该怎么讲好融合的故事是很重要的。从走出去来讲,湘西文旅想要走出湘西、走出湖南、走出中国、走到全世界,无非是几样东西——人和活动。当然,还有我们的媒体,我们媒体的声音要放出去,讲好湘西的丰富多彩。湘西要立足特色,把该讲好的故事讲好。当然,我们还要自信,现在的湘西不是以前的湘西,不是交通不方便、信息不发达的湘西,我们要昂首挺胸地把我们的特色和亮点传播出去。


田应明:刚才您讲的观点我感触也很深,过去从长沙到湘西的车很慢,一小时跑30公里,整个路程要两三天,所以过去是到湘西就累了,现在是累了就来湘西。您刚才讲的我们的文旅产业要怎么发展,怎么走出去,核心的一个是作品,一个是活动,这些湘西都在做,而且湘西现在媒体的宣传不敢讲铺天盖地,至少也是随处可见,这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我相信未来的发展一定会更好,谢谢彭卫国董事长接受我们的采访,也希望您常回家看看。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