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0月30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泰康生命医学中心严欢团队,与广州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以及华盛顿大学David Veesler团队合作在Nature发文。严欢团队首次提出“定制化病毒受体(CVR)”的概念,旨在不依赖天然受体的条件下构建易感细胞模型。该研究为一些受体未明且缺乏感染模型的病毒设计人工受体,有望突破病毒学研究瓶颈,促进相关病毒感染致病机制的基础研究以及疫苗与抗病毒药物的开发。
人工病毒受体的设计思路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121-5
02#
8月29日,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高等研究院雷爱文/李武教授团队在Nature发文,报道电合成新技术研究领域最新成果。该研究通过电催化,以廉价易得的氘水为氘源,在温和条件下实现芳环的还原氘代反应。该方法具有广泛的普适性,能够实现多种芳烃和杂芳烃的还原氘代反应,成功合成了多种氘代环状和杂环化合物。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989-7
03#
8月28号,武汉大学孙蒙祥教授课题组在Nature发文。该研究创建了一套独特的卵细胞分离技术,并结合单细胞测序技术、结合精细胞转录组,从中鉴定得到两个在精细胞中特异表达的转录抑制因子TREE1和DAZ3,揭示了一条在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在分子层面上的具体互作途径,并解析了该途径靶向调控胚胎具体器官形成的分子机制。
TREE1为父本起源基因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885-0
04#
7月12日,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雷爱文教授团队在Science发文。该研究实现了交流电解环境下金属催化物种精准调控,解决了电合成条件下过渡金属催化剂容易在阴极析出失活而必须用分离池的科学难题,为一体式电解池条件下,金属催化耦合电催化发展新型合成反应提供可行路径。可编程波形交流电合成技术的出现,将为合成电化学新技术在绿色物质制造等更广泛领域应用提供极大助力,为化学化工绿色化、智能化和高端化提供新的动能。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o0875
05#
10月21日,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何军教授课题组发表阻性神经形态计算硬件方面的最新进展。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采用允许离子插入/脱插的二维(2D)范德华(vdW)金属材料作为忆阻器阴极的策略,可以解决高开/关比与模拟阻性行为之间的矛盾。大开关比多阻态的模拟阻性行为确保了高精度芯片级别的卷积图像处理任务的成功执行,充分展示了基于2DvdW阴极策略的模拟阻性神经形态计算硬件在人工智能应用的潜力。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928-024-01269-y
06#
10月16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琰课题组发现长期低温在诱导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过程中会逆转进食对其组织LPL的活性调节,并进一步揭示肝脏胰岛素信号通路以及肝脏分泌因子ANGPTL3与ANGPTL8在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该研究对理解寒冷等环境因素重塑机体能量代谢稳态,尤其是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过程中的代谢重塑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低温诱导前后白色脂肪组织LPL活性与甘油三酯吸收调节示意图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3/lifemeta/loae037
07#
10月10日,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沈晓教授课题组发展了一种广泛适用的有机硅化合物的自由基β–C(sp3)–H官能团化反应。该反应不仅适用于直链硅烷衍生物的合成,也适用于其他难以制备的复杂环状硅烷的合成,复杂分子的后期官能团化和后续的产物转化也展示了该方法的合成潜力。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4160-024-00664-9
08#
10月9日,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丁涛课题组与高等研究院陈世贵/王璐课题组发表超分子等离激元交叉前沿领域的合作研究成果。双方团队利用柱芳烃(P5SA)的刚性结构及其合适的空腔大小,基于Au-S键在金膜上(NPoM)构建了一种超分子等离激元系统。该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基于等离激元热电子转移的手性增强机制,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发相关的超分子等离激元器件奠定了基础。
基于柱芳烃的超分子等离激元体系。(左)超分子等离激元的光学调控;(右)超分子等离激元的手性光学增强
论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4c07322
09#
10月1日,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教育部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泰康生命医学中心张好建教授课题组发现了RAS响应元件结合蛋白RREB1促进AML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其同源异构体RREB1S选择性调控核编码线粒体蛋白翻译,促进琥珀酸代谢和线粒体活性,进而维持白血病干细胞干性和药物抗性的分子机制。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stem.2024.09.008
10#
9月30日,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教育部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泰康生命医学中心、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殷昊教授团队创新性地采用RNA连接技术,成功突破了化学合成RNA长度不足的壁垒,高效地制备出了高纯度带定点修饰的长链RNA。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7-024-02394-x
11#
9月30日,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教育部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泰康生命医学中心、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张楹团队介绍了一种基于碱基编辑器和先导编辑器的抗原表位精准编辑策略,用于AML的免疫治疗。该研究为AML等恶性疾病的精准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的突破口,展示了精准表位编辑技术的潜力,未来有望应用于更广泛的临床治疗领域。
精准编辑抗原表位以治疗AML示意图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stem.2024.09.003
12#
9月17日,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孙亮课题组发表粲物理实验研究上取得的重要进展。该成果首次对奇异粲介子到正负电子对末态的四体衰变进行了研究,并找到了Ds+→ ρ+ϕ(→e+e-)衰变的迹象。
论文链接:
https://link.aps.org/doi/10.1103/PhysRevLett.133.121801
13#
9月13日,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孔望清课题组利用光促HAT策略活化脱氧糖苷上的C(sp3)-H键,并通过镍催化剂来调控糖苷位点和立体选择性的官能团化,开发了一种立体选择性地构建复杂糖苷化合物的新方法。该研究在药物研发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精准编辑抗原表位以治疗AML示意图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4-01629-3
14#
9月11日,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洪山实验室胥国勇教授课题组建立了病害耐受性实验体系,揭示了减轻蛋白质团聚体(protein condensates)对内质网脂质代谢稳态造成的损伤可以提高植物病害耐受性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挖掘病害耐受性基因应用于作物育种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HEM1和BI-1调控病害耐受性的分子机制示意图
论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cell-host-microbe/fulltext/S1931-3128(24)00272-5
15#
9月9日,武汉大学雷爱文、易红和戚孝天团队提出了一种自由基介导的官能团互换反应模式。该模式通过自由基引发,协同分子内官能团的热力学重排,结合钴催化促进的碳氢去饱和,实现了远程官能团与双键的精准互换。这一研究不仅为分子编辑提供了全新的概念,还为金属催化的自由基接力与官能团互换结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并有望在医药分子合成及精细化工领域开辟新的应用前景。
烯烃互换的不同策略与自由基介导官能团互换反应设计思路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57-024-01633-7
16#
9月7日,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陆庆全课题组发表有机电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发展了“不对称配对氧化还原催化”策略,基于地球丰产金属铁和镍,并结合光电化学,通过阳极氧化催化实现烯烃的碳原子转移反应,通过阴极还原催化实现各类亲电试剂的还原活化,通过汇聚式合成以高对映选择性(高达96% ee)实现烯烃的不对称烷基芳基化反应。机理研究表明,烷烃和亲电试剂在电极上同时被激活。
不对称配对氧化还原催化实现烯烃对映选择性烷基芳基化反应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2248-y
17#
9月5日,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定明月教授课题组发表CO2加氢高效制取低碳烯烃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该研究工作由武汉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共同协作完成,双方团队合作设计ZnFeAlO4/SAPO-34复合催化剂打破了CO2加氢制低碳烯烃的活性-选择性权衡,该催化剂可同时实现~42%的CO2转化率和~83%的低碳烯烃选择性,低碳烯烃收率达到~18%,长期稳定性超过450小时。
ZnFeAlO4/SAPO-34复合催化剂催化CO2加氢制低碳烯烃
论文链接:
www.pnas.org/doi/10.1073/pnas.2408297121
18#
9月3日,武汉大学护理学院陈晓莉教授课题组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7)的数据,探讨了线下、线上社会资本对个体生育意愿的影响及其机制,并建议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重视社会资本的作用,加强文化引领,鼓励社会交往,加强网络信息监管,提供优质信息资源,帮助个人建立积极的生育观,努力提高中国育龄人群的公平感。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9-024-03643-9
19#
9月2日,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缪小平/田剑波教授团队绘制了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遗传调控图谱并揭示其作用模式及早筛应用价值。该研究明确了机体胚系遗传变异在肿瘤微环境异质性中的作用,提供了最全面的肿瘤免疫浸润遗传调控图谱,揭示了胚系变异可能通过调控免疫反应在肿瘤发生和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解析肿瘤免疫的遗传精细调控提供了新的线索。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24-01945-3
20#
8月28日,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孔望清教授课题组发表烯炔不对称环化胺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利用二恶唑酮或氨茴内酐作为氮烯转移试剂,成功实现了镍催化1,6-烯炔,1,7-烯炔的化学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还原环化/胺化与酰胺化,以高对映选择性(高达99% ee)分别得到了一系列氨甲基取代吡咯烷酮类化合物和哌啶酮类化合物。
过渡金属催化1,n-烯炔的不对称环化胺化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13892
21#
8月24日,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德仁院士团队将人工智能与实验室自主研制的珞珈三号01星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相结合,提出了基于高精度时序变化检测的城市多类别地物战争损毁遥感动态监测方法。该研究展示了武汉大学珞珈三号01星和东方慧眼高分01星可用于客观公正地对境外战争冲突区域实施遥感动态监测,提供了一种高效、经济、智能化、可扩展的创新方法来开展城市战争损毁的多维度综合定量评估,为全球背景下各种未来冲突的智能监测与精准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3/nsr/nwae304
22#
8月20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学峰教授课题组以酿酒酵母为模型,鉴定了Ty1转座子调节蛋白Rtt105为一个新的重组酶调节因子,发现Rtt105直接促进重组酶Rad51与单链DNA(ssDNA)的动态组装,并协调修复蛋白RPA与Rad51在ssDNA上的动态结合行为,从而在同源重组修复过程中发挥独特的调控作用。
Rtt105通过抑制Rad51的ATPase酶活性来促进Rad51-ssDNA的组装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73/pnas.2402262121
23#
8月18日,武汉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动力与机械学院定明月教授团队发表疏水催化剂设计构筑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为疏水表面调控合成气催化转化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稳定碳化铁活性相提供了新的方法。
疏水表面调控费托合成催化剂的物相演变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1472-w
24#
8月15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海艳团队开发了一批针对SFTSV表面糖蛋白Gn的单克隆抗体,其中一株抗体在SFTSV感染的致死小鼠模型上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有望成为治疗SFTSV感染的候选药物。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1108-z
25#
8月15日,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阴国印教授课题组提出利用阴离子双齿配体来促进非活化烯烃的双官能团化反应,该研究成功实现了全组分的灵活可变,极大地拓展了产物空间,为复杂分子的合成开辟了新途径。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929-024-01211-7
26#
8月9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周宇教授课题组发现,远端polyA位点加工产生的长3′UTR转录本会被m6A修饰复合物在转录后进一步修饰,而通过sequential polyadenylation,m6A修饰水平更高的短3′UTR转录本被释放到细胞质。此项研究为理解m6A等修饰与APA调控提供了新思路,为解决领域冲突提供了新视角。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molcel.2024.07.017
27#
8月7日,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对城市化与局地干旱的关联的全面分析,定量揭示了城市化影响下极端干旱的加剧,并探讨了潜在机制。随着城市扩展和人口增长的持续,这些发现将增强对城市化在局地干旱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的理解,为城市干旱的防灾减灾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城市化对局地干旱影响的潜在机制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4284-024-00102-z
28#
8月7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宇教授课题组发现,宿主的m5C甲基转移酶NSUN2通过特异性介导新冠病毒RNA的m5C甲基化修饰水平来调控病毒复制,同时可将这种修饰遗传给子代病毒,在新一轮感染过程中调控子代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能力。
新冠病毒RNA的m5C修饰在个体间传递并调节病毒复制和致病差异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n9519
29#
7月30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逯杨教授团队发现,白念珠菌通过分泌效应蛋白Cmi1(Candida modulator of host immunity)进入宿主细胞阻断了I型干扰素(IFN-I)信号通路,从而促进其在宿主中的定植和致病性,揭示了人类共生-致病真菌调控宿主免疫防御关键节点的作用机制。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hom.2024.07.003
30#
7月28日,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付磊教授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余锂镭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以液态金属为新型反应体系,制备出具有超高光热转换效率的材料,并将其用于光热神经调控防治心源性猝死,效果优异。
图a.高效光热材料的结构;b.光热转换效率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0557-w
31#
7月24日,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徐楠课题组联合南京大学奚啸翔、上海科技大学柳仲楷团队发表拓扑超导体2M-WS2电声耦合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利用拉曼散射(Raman scattering)和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ngle-Resolved Photoemission Spectroscopy, ARPES)技术分别系统地研究了2M-WS2的声子和电子系统,探索了其超导机制,不仅为理解2M-WS2中各种奇异相提供了实验基础,亦为寻找高温拓扑超导体提供了指导方向。
2M-WS2中强电声耦合的实验证据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0590-9
32#
7月24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梁子湖国家站、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王忠课题组分析了全部物种的S元素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S-N-P三种元素的相关性,并按系统发育水平和生长型进行分别分析。该研究得出结论:鉴于S元素在植物体内的重要作用,且其与N、P元素紧密耦合,建议将S元素纳入到全球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框架中,并在植物与环境关系的相关研究中给予足够重视。
S-N-P三种元素的相关性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8/rspb.2024.0206
33#
7月17日,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唐炬教授团队发表聚合物电介质材料表面电荷可视化及标准化定量方面的最新进展。该研究提出了一种非接触表面电荷可视化及定量测量方法,首先采用有源静电探头扫描获取聚合物材料表面电势分布,其次基于提出的Flexible Golub Kahan变换和Tikhonov正则化算法,实现表面电荷分布的高效反演计算。该方法相较于传统粉尘图法、Pockels效应法、视在电荷法,具有非破坏性、精度高、结构适应性强等优势,为聚合物电介质材料表面电荷的可视化、定量分析等提供了新的策略。
聚合物材料表面电荷可视化与标准化定量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9660-9
34#
7月17日,武汉大学陈益峰教授团队发表关于多相流界面稳定性的研究成果。该研究系统阐明了间隙扩张体系中气-液两相界面形态演化的物理机制,深化了对于多相渗流-力学耦合机制的认识,为实现界面稳定控制提供了关键理论支撑。该研究成果对于优化油气压裂开采技术、提高地下水污染物修复效率、提升工业粘合剂性能等工业过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间隙扩张驱动下气-液两相界面演化模式实验相图
论文链接:
https://link.aps.org/doi/10.1103/PhysRevLett.133.034003
35#
7月14日,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闵杰教授课题组发表低成本聚合物给体材料开发及其可加工性能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该团队通过传统的三元共聚策略合成了基于4-氯噻唑和噻唑并噻唑单元构筑的无规聚合物给体DP3,体现了DP3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对可加工的光伏材料体系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DP3的化学结构以及各种溶液加工场景下的性能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406329
36#
7月11日,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邓鹤翔教授团队发表共价有机框架(COF)领域的最新成果。该研究合成了一系列多孔二维COF(2D COF)单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首次以原子级精度揭示了多孔2D COF在溶剂中的层间堆叠模式,以及由AA到AB结构的分步演变过程。
2D COF单晶的框架结构图,对应方向的衍射花样,ORTEP图和光镜照片
论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4c05705
37#
7月8日,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闵杰教授课题组发表高性能全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该研究提出的巨分子受体掺杂策略协同提升了all-SMOSCs的效率、运行稳定性以及可加工性,为开发高性能有机太阳能电池提出了简单可行的新策略。
分子结构、器件性能、材料回收及成本分析
论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pdf/2024/ee/d4ee01705f
38#
7月8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杨红春教授课题组阐明了在水稻中转录因子通过相分离调控水稻发育的分子机理,为进一步研究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论文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plcell/advance-article/doi/10.1093/plcell/koae199/7709385?login=true
39#
7月3日,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陆庆全课题组发表有机电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提出利用配对的阳极/阴极电解策略,通过阳极氧化活化C(sp3)-H键形成苄基自由基,与阴极上手性Lewis酸络合的磺酰亚胺还原形成的自由基物种进行高效的交叉偶联,最终以高对映选择性(高达96%ee)实现磺酰亚胺的不对称烷基化反应。
不对称配对电解:通过C(sp3)-H官能团化实现磺酰亚胺的对映选择性烷基化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09222
40#
7月3日,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向浩课题组和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沈焕锋课题组合作发文。该研究发现,我国中部地区大气PM2.5污染较为严重,西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热浪发生频率高,西北地区的寒潮发生也较为严重。在调整其他混杂因素后,大气PM2.5及其组分、热浪、寒潮暴露均与心血管代谢共病的发生呈正相关,且PM2.5与热浪暴露对心血管代谢共病的影响存在相加交互作用。
研究对象居住地、大气PM2.5浓度、热浪和寒潮数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1/acs.est.4c02080
41#
7月2日,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张小红教授团队联合多源卫星观测、水文模式和再分析数据,结合地面实测数据验证,建立了高可靠性的青藏高原陆地水各组分质量变化场,并据此构建了一套可用于大地测量形变观测水文负荷效应改正的三维负荷形变场模型。本研究首次提供了针对青藏高原陆地水多组分负荷形变趋势的系统性、定量性认识,所发布的三维负荷形变场模型可应用于高精度青藏高原地壳构造形变场的构建。
青藏高原陆地水主要组分的质量变化趋势(a-f)及其引起的地壳三维负荷形变(g-l)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9/2024GL108684
(来源:武大新闻网)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