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时代的超级侦探 | 《检迹寻真》编导手记

故事梗概
数字检察是数字中国在检察机关的具体体现,是指在数字中国建设整体规划下,充分、深度运用大数据,最大限度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促进检察办案更加公正、检察管理更加科学、检察服务更加精准,其根本是赋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
《检迹寻真》以北京、淮北、绍兴三地的三位数字检察人员的办案过程为主线,展现了大数据时代侦破案件难度上升,但检察人员积极运用技术手段与逻辑思维积极破案的过程。
图片
编导手记
《刘政——检察办案的“最强辅助”》
编导王海瑞
声音浑厚、身材宽厚,有出色的语言表达和讲故事能力,喜欢文玩,没事的时候总会用刷子刷核桃,喜欢用大茶缸子喝茉莉花茶……如果把这些关键字联系在一起,然后,再想象这人穿个长褂,你会有什么样的画面?相声演员!没错,这也是在拍摄前采访中对刘政的第一印象。
图片
《检迹寻真》剧照
说真的,拍摄前,难以想象刘政是搞检察信息技术的。但事实上他获得过很多信息技术方面的奖项,他还是各级检察机关检察信息技术培训的老师。刘政的确是一个有意思的、充满反差感的人物,也是我们第一个确定拍摄的人物,因为每个创作者都有一颗好奇心,这样的人,你会想走近他,一探究竟。
拍摄中,你会对刘政产生不同的印象。
如果是一个全景镜头,那会是一个很大的工作室,多台不同的电脑摆放在不同位置,然后快放,把时间压缩,你会看到刘政穿梭在不同电脑之间,时而思考,时而敲打键盘,点击鼠标。
如果是一个跟拍的镜头,那是一个中年男人,抓一把茉莉花茶叶,放到大茶缸里,然后用暖壶冲泡,边喝边想事情。
但是,我最喜欢的镜头是随意地抓拍。因为刘政的办公室里,不管是工作时间,还是中午休息时间,时常会有检察官进来,聊案子、聊工作,也聊生活。
图片
《检迹寻真》剧照
所以在拍摄中,你会恍惚,你会想,刘政真的是搞检察技术的?哪个才是最真实的刘政?
跟拍时间长了,其实你会发现,每一个视角的刘政都是真实的、有力量的。他喜欢思考,或者说,时刻在思考。正如他说的: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是一种深度应用的一个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更多的痕迹已经电子化了,这几年非接触式犯罪越来越多,即时通信的软件,通过手机进行交互,会有大量的电子痕迹留下来。所以刑事案件中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案件比例越来越高,搞电子数据取证需求就会越来越多。检察技术是检察官办案的一种辅助,是检察主责主业的一种辅助,是一种幕后的工作,或者是一种支撑性的工作。
他对自己的职业有着清晰准确的判断,多年的检察信息技术工作,也让他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办案思维。我清晰地记得,他和同事在食堂吃饭时闲聊的一个“神奇办案故事”。他说他正在配合检察官办理的一个案子提取证据,几乎找遍了所有文件夹,一无所获,结果,梦里梦到了!他的原话是:梦里有一个画外音跟我说,说有一个软件你没看。结果,醒来后,真在那个文件夹里找到了关键证据。
其实,在他的这种诙谐幽默的背后,就是一种思考。当他投入个案子时,吃饭的时候、睡觉的时候都在想,其实是自己潜意识里,不断复盘案件,就像做梦一样,潜意识里告诉你自己,哪个内容还没有分析到。
强大的专业知识,专注的工作状态,这可能是刘政办公室有很多办案检察官络绎不绝来寻求帮助的原因之一,但拍摄中你会发现,这只是基础的一点,他真正强大的,是他的大局观,他的理性平和,还有乐观幽默,他不焦虑,他天生能给别人带来情绪价值,所以,到他办公室的人,除了获得专业帮助,还能获得一份踏实感。所以,刘政,是检察办案的“最强辅助”。
在刘政的朋友圈,会经常看到以段子的形式分享的父女之间因辅助(督促)女儿写作业引发的种种幽默对话。后来我发现,其实,生活和工作的状态是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的。
刘政说,技术是案子“喂”出来的,需要大量参与案件办理,不断解决技术难题,才能适应新时代检察工作需求。对于一个案件,技术人员参与办案,便是案件办案组的一员,与检察官相互了解、信任、配合,形成默契,实现一体化办案,才能更好地完成辅助办案工作。
《谢飞——跨界带来的底气》
编导王海瑞
谢飞,淮北市检察院检察信息技术部主任。专业能力极强,聊起案件、聊起工作,他侃侃而谈,但其他时候,他是一个E人……算了,我想换一种方式,描述我心目中的谢飞。
图片
《检迹寻真》剧照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对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来说,它的重要性,不亚于高考。它对已经吃上法律饭的人而言,胜于高考。考一年,考两年甚至考三年及以上的大有人在。如果你在司法机关比如法院或者检察院工作,对于通过的考试的需求更为迫切。每次参加考试,总会有无数人给你鼓劲。每次放榜,你也会收到无数的安慰……专业性要求非常高的一个考试,法考对于非法律专业的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但是,对于曾学习和从事计算机信息专业的谢飞来说,法考一次性通过。在此之前,他为家庭放弃了已经小有成就的大厂工作,回到家乡,以第一的成绩考入淮北市检察院。
如果你问他怎么做到的?他会认真思考一会儿,然后告诉你;我觉得,这是必须做到的。
所以,我会理解为,这就是他的学习能力、钻研能力,这就是他的底气。
图片
《检迹寻真》剧照
当然,这也是他在辅助办案中的底气。
你可以想象:工科+法律,农学+法律,医学+法律……有了学习法律的经历,不管你本身的专业是什么,每个专业就像注入了烈性催化剂,马上发生难以思议的化学反应。技能叠加,你就是既懂法律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所以,谢飞依靠专业的技术能力,通过发掘和固定关键性证据,让检察官办案更有底气。除了专业能力,他还有法律思维、办案思维,这让他在工作中,总能找到关键点,事半功倍。
在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中,嫌疑人只承认窃取了涉案某车管所驾考主机,不承认动了里面的数据,通过对案件情况研判后,谢飞针对性地制定检验鉴定方案,通过解析数据库底层日志文件,最终获取到该主机在嫌疑人控制的时间段内查询操作的命令和记录,并对涉案个人信息数量进行甄别确认,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检察官办案。
某交通肇事逃逸案导致受伤小女孩死亡的严重后果,经过认真严密的视频技术检验分析,谢飞最终得出“在案发时间内,经过事故路口向南行驶的车辆,只有上诉人赵某驾驶的蓝色时风牌农用三轮车”的结论,为检察官审查起诉提供有力支持,有效增强了检察官内心确认,该案最终得到二审法院的支持,维持原判。
在隋唐运河淮北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案件中,谢飞带领团队进行公益诉讼技术支持。面对深埋地下千年、跨度41.5公里的隋唐运河淮北段的勘验难题,创新综合应用3S+等新技术,给出近年来河道遗址一类建筑控制带内构筑物违建面积呈逐年上升、合计违建增加18.5公顷的结论,这在全国公益诉讼勘验中尚属首例。
轰轰烈烈的工作外,谢飞更爱好安静的生活方式。他喜欢听音乐,用专业的音响设备听音乐。
我渐渐明白了这位优秀的检察技术工作者的底层逻辑。他用专业的态度,找到事情的底层逻辑,然后他就有了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底气,同时,他也给了同事最靠谱的底气。正如他说:因为检察业务对检察技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不断地关注一些新的技术发展方向,而且平常还要勤于去探索、去尝试,发挥检察技术人员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高峰——让数据发现线索》
编导李田甜
      2022年9月5日,带着对数字检察的好奇与探索,我和摄像师踏上了前往浙江的旅程。此行的目的地是绍兴市人民检察院,我们计划拍摄的主人公是技术处处长
高峰
,一位在检察技术领域荣获了多个奖项的检察官。彼时的我,对于数字检察的认知仅限于一些新闻报道和专业术语。
图片
《检迹寻真》剧照
初见高峰时,他不苟言笑,眼神坚毅。我查过他的资料,曾经16年间任职于反贪局副局长,固有的思想让我一度以为他是一个不好沟通的老领导。然而,随着对话的深入,我逐渐发现,在这份严肃背后,是他对检察工作的无限热爱和对技术细节的精益求精。
他办公室里摆满了各类技术书籍和案件资料,墙上挂着的奖状和锦旗,见证了他在检察技术领域的卓越成就。
拍摄过程中,我们跟随高峰参观了检察院的数据中心。在这里,我们见识到了各种先进的设备和系统,他告诉我们,通过这些系统,他们能够快速地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
图片
 《检迹寻真》剧照
他提出新的观点,他认为,仅限于法律领域内的检察监督对数据的运用还是不够的,现今更要学会用侦查思维分析犯罪模式,利用类案数据预测犯罪趋势进行监督,这让我意识到,数字检察不仅仅是技术的运用,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革新。因此,我们着重挖掘了数字检察在具体案件中的应用实例,如保险诈骗案、虚假诉讼案等,通过真实的案例来展现数字检察的力量。
高峰还提到,传统的检察监督是等案上门,缺乏监督线索。在大数据时代,检察官更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监督,主动发现线索,从一个不良现象发现一批不良现象,再发现法律的滞后,主动纠正不良现象,给不完善的法律制度打上补丁。
拍摄结束后,高峰带着我们来到他经常踢足球的地方。他说,踢球对他来说,是一种释放压力、调整心态的手段,也是他与同事们增进团队协作精神的机会。这让我感受到了高峰作为检察官的另一面,他不仅是正义的守护者,也是一个热爱生活、注重团队精神的普通人。
通过这次拍摄,我对数字检察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地了解。我深刻感受到了科技进步给法律监督工作带来的巨大变革。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检察官们在探索新技术应用的道路上所付出的努力和执着。我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检察也将在未来发挥出它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