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

张红 郭立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构建产权明晰、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立足实际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推动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受益,不仅能为农业农村发展增动力、添活力,也能让广大农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对山东省寿光市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进行调研,旨在为我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开拓思路。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可借鉴的主要经验

山东省寿光市共有968个行政村、111.1万户籍人口。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1028.7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37:43.83:42.80,所有村集体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180个村收入过百万元,18个村收入过千万元。寿光市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经验值得借鉴。

结合实际探索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是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路径。寿光市在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方面取得成就,说明了这一点。

新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寿光市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明晰了土地产权关系,维护了农民集体、承包农户、经营主体的权益,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寿光市崔岭西村依托“崔西一品”西红柿品牌,带动周边十几个村和雄安新区东垒头村、胶州市墨河新村等地约4000万公斤蔬菜销售,实现质量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依托正大寿光国际蔬果智慧产业园项目,将寿光富硒类蔬果产品、降糖降血压功能性蔬菜直销日韩、印尼等高端市场。

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寿光市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注重促进共同富裕,缩小区域、群体差距,实现城乡平衡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又吸引一大批青年回乡当“农创客”,成为新农人,形成良性循环。

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寿光市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较好的村,党支部发挥了“战斗堡垒”“主心骨”作用,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中唱主角,激发内生动力。

多措并举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意义重大。集体经营是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重要一层,只有发挥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的功能和作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优势才能充分释放和彰显。

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在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向现代化转型的基础上,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延伸乡村产业链,推动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结合,以集体资源要素和多样增收机制,赋能乡村产业更高质量发展。应突破地域限制,整合优势资源,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比如,将村与村之间的资源、人才、市场与技术等优势资源有效整合,通过“强强联合”或“以强带弱”方式,实现生产要素由强村向弱村流动,达到强村带动弱村、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经营主体。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注重强化内部治理,农民合作社依据相关规定制定章程,设立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健全并运行有效,财务管理、社务公开、议事决策等制度健全。

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能够高质量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实现平等交换,高效实现城乡双向流动,缩小不同地区的城乡差别,有效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引导村干部树立市场意识。积极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学习宝贵经验,吸引有非农就业经历的劳动力返乡,确保其能够长久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服务。

确保收益造福农民群众。充分尊重农民价值主体地位,充分保障集体成员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共有”基础上,拓展至“共建、共治、共享”多重维度,形成发展成果转换机制。

【作者单位:佳木斯市社科联、中共柳州市委党校,本文系2024年度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24204)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