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双十一”,随着电商行业的发展,近年来除了实体商品,越来越多的网友选择通过网络平台购买服务,例如代剪视频、代写文案、代做调查问卷……然而,随着这类购买网络服务方式的普及,争议也越来越多。
近期本端就接到多位消费者反映,网上购买服务太坑,做出的产品未达到预期,甚至不少交付的内容套用模板粗制滥造,“根本不值我花的这些钱”,想退费却屡遭商家拒绝。与此同时,也有店家向记者哭诉,“剪视频、写文案已付出劳动,怎能因消费者一句不满意就退款?”网上购买服务出现纠纷,是非对错该如何判断?如何能流程便捷又不失公正地保障消费者和店家的合法权益?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消费者:
说好的专业剪辑咋变“低配”模板
近日网友王先生向本端反映,由于着急制作一则宣传短片,他在电商平台搜索找到多家可以购买剪辑服务的商家,其中一家打出“急速出稿”的广告,称可做各种宣传片,商品链接里还有“免费先做”“不满意不收费”等醒目的推销语。
为了方便沟通,他事先找好自己喜欢的视频风格和特效呈现发给对方,让对方按照这一模板制作,并说明了最晚交稿时间。“虽然视频只有1分钟,但制作时间短,里边还有不少特效,我很怕商家做不出来。但商家明确表示没问题,并根据难易程度报了价,我这才放心地下了单,等着商家制作。”
王先生说,他付款300多元,但第二天得到的初稿和他发给商家的模板差别很大。“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低配版’,只有一个大致轮廓,里边的特效和复杂的制作全都被简化了。”他表示,商家发的初稿更像是素材的简单拼接,于是他立即与商家沟通,逐一详细说明如何改进。“我连续多次、非常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需求,可就在距离交稿只剩半小时的时候,商家突然通知我,他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把视频改错了,现在再按我想要的效果改,时间肯定来不及。”
商家表示可以更换设计师,重新制作,但具体完成时间无法保证。迫不得已,王先生只好申请退款,再另寻办法。“商家说只能退一点点,还把退费规则发给了我。上边写着只要初稿做完,就只能退30%,一旦经过修改,就只能退20%。”王先生表示,这一退费标准他无法接受,与商家多次协商,商家才同意在不提供成稿的前提下,赔付一半。“我已经明确提出需求,商家的初稿却远未达到预期,随后的修改过程也是商家自己出现失误。如今我没拿到视频,却白花了100多元。商家的失误凭什么要我来买单?”
与王先生有相似遭遇的网友还有很多。网友李女士称,商家提供的样片还不错,可自己下单后得到的视频却粗制滥造,“还不如我自己剪辑的好看”。网友张女士也吐槽,花钱购买的剪辑服务,得到的却是直接套用免费模板一键生成的视频。“商家承诺可以免费修改到满意为止,但我不满意初稿的效果,想要商家修改的时候,商家却要追加服务费。”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诸多网友均表示,购买的视频服务达不到理想效果,退费却无一例外遇到难题,有些商家明确拒绝退款,有些商家在协商后只能退一小部分。
店家:
“包您满意”遭遇恶意找茬
“我们作为服务提供者,当然会尽可能让客户满意,既帮他们解决了问题,我们也拿到了佣金,两全其美,所以我们往往会宣传‘包您满意’,有时候却遇到一些客户提出无理要求。”一位在网上兼职文案代写的工作人员说。她称自己经由朋友介绍加入了一个文案代写的兼职群,“我们群内的写手是有等级的,根据大家接单量和佣金的不同,会分成两个群,高级群里的单量更稳定,佣金也更高,我们新手群里的写手要抢单,佣金是16元/千字,英文稿价格会稍微高一点。”发单员在群内发出稿件要求,写手在群里报名,然后由发单员联系写手,将写手和客户拉一个群,在群内沟通,为了避免客户拿到稿件不给钱,会先将初稿以截图方式发给客户,再根据需求反复修改,直到最终定稿,这一单业务才算完成。
她回忆了一次接单经历,对方要求写一篇以爱国为主题的文章,原创,800字至3000字左右,要求并不复杂,但必须当天交稿。接单员表示,对方只下单了800字,如果实际字数相差比较大,后续会跟客户协商加拍订单,于是她放心地接了这单,按照客户发来的要求完成写作,并且将对方的工作内容融入其中,使文章更贴合实际,共计857字。
当晚,她就将初稿截图发在了群里,结果对方大发雷霆,认为稿件内容质量太差,“连小学生的水平都不如。”无奈之下,她又参考了同类获奖文章和演讲稿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调整,对方仍反复强调“这不符合我的要求”。当晚,她反复修改了四五次,内容也加至1600字,对方才勉强表示“算了,就这样吧”。
然而第二天,接单员告诉她,对方十分不情愿,就没敢再要求加拍字数,因此这一单只能按照800字结算。“我们每一单的佣金本就不高,作为提供服务的人,客户怎么说我们就怎么改,一般最多修改一两次,客户满意就可以结单了。但是像这种只要客户说了不满意,我们就得一直改,哪怕是字数已经明显超了,我们也拿不到相应的佣金,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线上购买服务闹纠纷如何“裁判”
多样化的需求催生了个性化的服务,由于这类服务往往没有实体束缚,在生产的时间和空间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成为许多宝妈、大学生和其他在职工作人员兼职的首选,因而,各大平台的服务提供商可谓百花齐放。
记者随机在购物网站和社交平台以“文案代写”“视频代剪”为关键词搜索,发现店家的竞争十分激烈,大家不仅“卷”价格,还要“卷”服务。然而翻看网友留言,却看到颇多争议。以视频剪辑为例,记者实际调查体验后了解到,部分商家的广告语暗藏陷阱。商家的广告语写着“免费先做”“不满意不收费”,实际却是先下单再制作,一旦制作便不能全额退款。
消费者花了钱,当然希望能够物超所值,“否则我凭什么花这么多钱?”商家付出了劳动,也希望劳有所得,“每个人的评判标准不同,不能因为客户不满意,我们之前所有的劳动就都打水漂。”购买服务为何容易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怪圈?
网友裴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曾在一个问卷互助群里添加了一名接单员,并花费100元向其购买了500份问卷调查帮填的服务,但问卷的质量不尽如人意,“我在问卷结果中发现很多人的主观题答案是一致的。”不久后,她在另外一个大学生问卷互助群里偶然发现,有人在群里发红包,并设定了答案,“问卷年龄请选18岁—25岁,是否有过某种经历选择是……”裴女士不知道自己的问卷是否也是这样完成的,但从此就在心里给此类服务贴上了“不靠谱”的标签。
由于网购的这些服务通常没有客观的质量检验标准,即使平台介入,也难以判断谁是谁非,消费者并不了解服务是如何完成的,不能做价格上的合理判断和量化;商家对消费者的主观认知又难以感同身受,沟通存在误解也在所难免。此外,确有部分商家存在简单套用模板、复制粘贴、粗制滥造等情况。一方担心敷衍了事,一方又怕条件苛刻,故而陷入“值不值”的争端。
专家建议
事先沟通细节 形成书面协议
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陈阳认为,在线上购买服务过程中,消费者和商家之所以容易产生争议,实际上是对服务性质的理解存在分歧。这里涉及服务合同与承揽合同的区分。服务合同的内容是提供服务,一方多为专门从事服务业的自然人或法人,多数服务合同具有人身属性。承揽合同的内容则是完成一定的工作并交付工作成果,以定作物的交付作为合同履行的标志,定作物具有特定性,是为了满足定作人的特殊要求。“消费者认为是承揽合同,产品并未达到理想效果,应该退费,而商家认为属于服务合同,已付出劳动,不该退费。”
线上购买服务的行为到底该如何定性?陈阳表示,这关键要看双方沟通过程中达成的具体内容,从而判定属于承揽合同还是服务合同。“如果产品确实存在粗制滥造或未达到已约定好的效果,则属于商家未完成服务义务,应当承担退费责任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而消费者主观认为服务效果不好,难以认定为是商家的责任,这种情况大多由于前期沟通过程中,双方对于服务效果未能达成明确约定导致。”
陈阳建议,在线上购买服务过程中,双方应对服务的具体内容细致讨论,明确具体细节,最好由商家提供作品集或参考案例,由消费者进行选择,这有利于减少因沟通不畅造成的交付纠纷。“最好可以形成细致明确的书面协议,一方面有助于明确服务的细节、效果标准以及违约退费标准,另一方面可以作为交易记录的证据保存下来,有利于保护双方权益。”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鹿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