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极端天气越来越频发的当下,气候变化会如何影响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卢辉是广东肇庆一家公立医院的医生,有着16年的临床急救经验。在他看来,这种影响要远大于普通人的想象。事实上,第一批上了年纪、本身又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已经被动成为了气候敏感人群,在高温中,他们更容易中暑,当寒潮来临,他们原有的基础疾病又会再次加重。
肇庆是珠三角地区一个城乡结合的城市,很多村镇的年轻人进城打工,也造就了很多空巢老人。卢辉经常接触到这些老年病人。为了提高老年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2022年起,卢辉开始了一项长期调研,与志愿者一起,用休息时间穿插走访了肇庆的养老院和社区。
他发现,老人们没能完全享受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带来的便利,既没有足够的知识应对气候变化,甚至以往能够有效应对酷暑或者严寒的方法,在如今也不再管用。为了更直观回答老人们的疑惑,卢辉和志愿者们撰写了一本《高温热浪天气下老年人健康防护手册》,尽可能多去开展科普,让老人们对气候变化有所准备。
有人问卢辉,在医疗资源仍不均衡的今天,直接讨论气候议题,是否过于高瞻远瞩?但一轮调研下来,他在基层看到的,是气候变化已经与每个人密切相关,尤其以老人为主的弱势群体。他们不理解气候变化,只是觉得,要忍受疼痛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多了,而等到一定要去急诊的时候,往往已经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
这一场走出医院的调研,也让卢辉对自己的病人群体更加了解。深究下去,他发现老人们不去医院的原因,是他们害怕无法再为家庭创造价值,「老了」、「没有用了」、「成为孩子们的负担了」。老人们不能很快把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疾病联系起来,总是把发作的原因归结到自己的衰老本身。所以,在卢辉看来,让老人们理解气候变化,也是了解自己身体和衰老的过程,这两者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
也许,比起让老人们自己对气候变化有所准备,更需要有所行动的,是围绕着老人提供支持的社会系统,这件事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毕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气候变化只会更加显著,而每一代人都终将老去,我们也终将会成为老人。
以下根据卢辉的讲述整理。
文|李雨凝
编辑|槐杨
图|(除特殊标注外)受访者提供
1
作为一名需要按时轮岗到急诊的基层医生,我每年固定有两个时间段会很忙:一是最热的时候,要准备好应对因中暑送来的病人。中暑到最严重的程度,就是热射病。高温高湿,不通风,汗就排不出来,热也只能一直积攒身体里,直到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彻底失衡,紧跟着人体内的细胞也会迅速凋亡,有的严重病例,内脏都像是被水煮过一样。
去年夏天,北方就有一名导游因热射病死亡,肇庆也有一个类似的例子,是一名老人,那天温度已经超过了35度,但老人家关着窗户,家里没开空调,只有一台吊扇在转。等送来的时候,他已经全身湿透,体温高达40℃,必须立刻抢救。经过积极抢救,老人还是需要一直住在ICU病房里,最后家属也没有办法,选择回家保守治疗。
最近几年新闻里常报道的是劳力性的热射病,往往是长时间在高温户外环境下工作的青壮年,但其实还有第二类,就是经典性的热射病,一般都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我们遇到的,就是第二类。夏天最热的时候,我们基本每天都要收治中暑的老人,轻症的,吸点氧、补点液体,还能缓过来,如果碰到了重症中暑,像是热射病的老年人,结果往往都很难逆转。
第二个很忙的时候,是冬季的雨雪天气和寒潮,大降温后,来急诊的人就会特别多。比如2022年春节前后,我们这里比往常更热,经常穿一件单衣就能出门,但到了节后,开始连续下雨,温度就突然降了下来。因为这次反常的降温,2022年整个二月份温差特别大,在急诊上,就会新增大量的患者。其中一大部分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比如消化系统疾病、老慢支(慢性支气管炎)、咳喘类的呼吸系统疾病,还有关节炎、类风关(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另一大类,是外伤的病人数量也会明显增多。比如在暴雨天这种极端天气里,门诊往往就会出现外卖员、快递员,有时候在饭点这种送餐高峰期,医生还会碰到接连几个患者都是骑手的情况,全是车祸外伤。
以往,我们临床医师会把这些突发状况归因为季节性变化,会随着季节变化做一些准备。比如夏天,就按部就班备好防中暑的药物;到了换季、降温的时候,就多为心脑血管疾病做准备。最近这两年,肇庆还有两次台风天,城市下暴雨导致了内涝,不光是病人难出门,救护车出车也难。在急诊上,我们救护车一天的出车频次可能就有二十几趟,那到了暴雨天,如何去接120的患者,医院就要有相应的预案。
那时,就像大多数普通人一样,我对气候变化的理解也仅限于「全球变暖」、「天气热了」,想不到它和我的工作有什么关系。特别是急诊,医生一天天从早到晚都在医院里,早上可能天没亮就出门,晚上天黑才回家,工作像是救火,哪里着火了,我们就赶紧去扑灭它,有时连「扑灭」都费劲,更别说去「防患于未然」了,也因此很难去思考具体病例背后的、更大的影响因素。
转折发生在2019年年底,我因为长期的三餐不规律,生了一场大病,急性胆囊炎,半夜被同事送去的急诊。出院休息的时间里,我的生活节奏久违地慢了下来,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有空的话,也会选择步行,而不是一整天都在室内。
久违地走到户外之后,我发现,肇庆的气候和我曾经熟悉的气候已经有点不一样了。病好之后的第一个夏天,我有一次要走路去见人,大概走了一公里,我就感觉自己头开始晕,眼前都是热气在蒸腾、流动,注意力集中不了,手脚也开始感觉乏力。医学知识储备告诉我,这些都是先兆中暑的症状,必须立马补水降温,我赶紧拐进了街边开着空调的店铺,也不敢喝太凉的水,买了一瓶常温的,500毫升,三两下就喝完了,又在空调房里呆了一会儿,我才感觉好了一点。
这种体验,在十年前的肇庆是没有的。在我的记忆里,肇庆的夏天,并没有如此酷热,我二十多岁的时候,还会和同事一起下了夜班后去爬山,并没有感觉「热到受不了」。但这一次,让我差点中暑的那天,甚至是这几年夏天里很普通的一天,我在下午三四点出的门,气象部门没有发任何高温预警,我也提前补充了水分,还专门戴了帽子,以防太阳直晒。这些以往足够应对高温的经验和方法,在现在却不管用了。
图源视觉中国
2
另一位到过我们急诊的病人,也有和我类似的体验。
那是2022年七月,肇庆下面县里的一位护林员在巡山的时候中暑了,被120送了过来。他说,自己已经做了几十年护林员,多热的天气都经历过,也特别抗热,这一次,他还特意避开了最热的时候,下午3点后才上山,没想到却中暑了。到了今年,都到了九月份了,每天因为中暑送来急诊的病人还有四五个。
这几年,新闻里常常提到气候变化,用的说法都是「有观测历史以来最热的一年」,或者「罕见寒潮」。和其他很多地方一样,肇庆最近的气候也有明显的波动、反常:天气越来越极端化,夏天来得更早了,高温天气也越来越长,现在已经过了立冬,但肇庆正午的温度还能逼近30度,出去久了,还有中暑的可能性。而当夏天过去,中间也几乎没有什么秋季的过渡,很快就直接转换到了冬天。当然,冬天也更冷,哪怕位于广东,肇庆也开始有零度的天气,这几年还见过雪,最近连续好几年更是出现了冰雹天气。
对于大多数坐办公室的人来说,气候变化只是一个很大很空的说法,在生活中会感觉到很热,但很难对变化造成的影响有真切的感受。但很可能,这种变化已经超过了我们的预期,比如在现在的夏季,人就是根本没有办法在外面长时间的行走,否则,中暑真的只是时间问题。
真正走出门、切实感觉到这种变化后,我开始主动去了解相关的知识,很快有了一个参加公民气候行动项目的机会。在工作坊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有课题组和气候学家跟我们科普,听他们分析论文,我突然发现,这些听起来很宏观的调查和研究,原来都能跟我在日常工作上遇到的病例对上号,可以说,有不少身体系统疾病、心理疾病,还有传染类疾病,这三大类病状,都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也可以被统称为「气候敏感性疾病」。
《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与热浪相关的死亡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五万多人。在临床工作中,我能感受到的,就是那一年的高温确实持续了很长时间,那位中暑的护林员,也是在那一年被我们接回了医院。
也有学术研究表明,高温影响下,人的心理和行为都会受到影响,比如自杀、他杀和暴力事件会随之增加,我就记得有一年夏天,也是特别热,有两拨斗殴的人来急诊找我们缝伤口,还没迈出急诊的门,两拨人又遇上了,再一次打在了一起,还是急诊医生们去拉开了架,又把伤口重新包扎。我也看到过夏天车祸来急诊的, 有一些是村子里的「鬼火」飙车党,他们安全意识不够,热了就不戴头盔,开得很猛,觉得追风就能凉快,其实是很危险的。
户外工作者、老人、本身身体就有基础疾病的人,还有孕妇和儿童,共同组成了气候脆弱人群,而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标签之间又有重叠的可能性。日本的一项研究也说明,高温中暑,是当下独居老人孤独死越来越重要的原因之一,放在我的日常里,就是来看急诊的老人越来越多。
肇庆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这里不少的年轻人都去了珠三角的一、二线城市打工,还留在本地的,很多就是空巢老人。肇庆的城区也不大,那作为一家二级医院,我们要服务的主要人群就是这些老人,里面有住在城区的,也有周围村镇、甚至山区里的老年农民。
本身就有慢性病的老人们,在天气好的时候,症状都还平稳,可能只是轻微不适,定期用药就可以缓解,但遇到极端天气变化,比如冬季如果突然降温,空气变得湿冷,那类风关患者体内一种名叫类风湿因子的抗体数值就会增高,表现在症状上,就是骨关节疼痛加重。还有本身也是农民的老人,每天都要在户外工作,我之前讲到的,今年9月还在送急诊的那些中暑的病人,基本都是从医院附近一个工地过来的上了年纪的农民工。
还有学者提到去年在内蒙古发生的雷暴天气,雷电作用下,空气中例如花粉、霉菌等进一步爆裂,细小颗粒浓度变高,对这些过敏的哮喘病人受到了刺激,症状急性加重,有的甚至咳喘到呼吸不了,一时间,大量的哮喘病人来到医院,急诊室都挤满了 。在我们广东,气候变暖,本来就长的花期更长了,这几年来急诊上看过敏性鼻炎的也越来越多。包括以前多在热带和非洲发生的登革热,通过蚊子叮咬传播,随着气候变暖,近几年也在我们的南方地区常有发生,甚至北方地区也开始出现蔓延。
以上所有讲到的病例,都和气候变化有关,我发现,气候变化越来越潜移默化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有了这些联系之后,我就开始思考,医院出现了这些病例,但在医院之外的日常生活中,气候变化如何在更具体的层面上影响着我们?另外,作为医生,我又能为病人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以及,往往老人们来到医院,就是不适、甚至是重症已经出现。上医治未病,那作为医生,我们有没有可能提前做些努力,把战线往前移一点,让人们,特别是老年人,在不适发生之前,就能有意识做一些防范,甚至减少一些来急诊的次数?
2022年的夏天,我决定在肇庆开展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气候适应能力提升计划。
卢辉在养老院开展气候访谈
3
针对老人气候适应力的第一期调研,从2022年的6月开启,总共持续了大概一年的时间。因为不能影响医院的工作,除了进养老院、社区之外,更多的调研,都是我和工作坊的志愿者们集中利用周末和假期在乡下的田间地头去做的,有时候去病人家里回访,或者去下面乡镇义诊,我也会顺带问问老人们的情况。
调研刚开始,我们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在养老院和社区,管理人员不认「气候变化」这一套,我们甚至还被怀疑,是不是打着环保的名号来推销保健品,前后大概有六七家养老院都拒绝了我。后来终于能进到养老院里,还是因为那一家的副院长是我的前同事,觉得我没有恶意,才让我和志愿者们进去了。
但和老人们说上话,对调研来说也仅仅是个开头。有一次,我们做了详细的PPT去养老院,解释了很多次诸如「气候变化是怎么形成的」、「IPCC(政府间气候变迁专门委员会)专家们怎么说」,一讲就是两个小时,到后面只看到老人们哈欠连连。这和我们普通人面对「气候变化」的议题是一样的,老人们也对大词无感,搞得我们也蛮受挫折,科普就这么以失败结束了。
但反过来想,这些真的是老人们关心的吗?比起大的概念,可能他们更需要的,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就调整了策略,不再以「气候变化是什么」为重,而是用具体的案例去讲,比如用「怎么预防中暑」开场,也示范一些必要的急救操作:中暑呕吐了该如何翻身拍背、吸痰;在天气热了之后,如果发生心脏骤停,如何进行心肺复苏。我们也逐渐总结出了经验:每次这种分享,一定要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这样养老院和老人都会更容易接受。
很多时候,我们的调研是在村口的大榕树下完成的。广东这边多榕树,一棵就能生长得很大,到了夏天,总有老人坐在下面乘凉,我们就走过去和他们唠家常。这时候,不能一上来就问你的问题,对于老人们来说,倾听是更重要的,我们一般就以「今天真是热啊」开头,很自然就能听到老人们对气候的感知。我们继续问,以前也会这样吗?这样,也就能听到老人经历的气候变化的过程了。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也收集到了很多在医院听不到的信息。在医院,我看到的是气候变化造成的结果,但不知道中间经历了什么,但在调研和走访过程中,有的老人就会告诉我,他们知道天热,所以出门之前会喝浓茶甚至是酒,用来补充水分。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和水可以相互代替的东西。但实际上,真正需要补充的是电解质液体,白酒反而会加速人体脱水的过程,喝酒后去到外面干活,非常容易中暑。
也有一些老人,会拿着他们的药来问我。他们不了解那些专业道理,只觉得怎么以前管用的,现在没那么有效了。看了成分后,我才意识到,一些传统用来治病的药,可能会在气候变化后起反作用。比如老年人很多都有血压异常,需要服用降压药,但大部分降压药里会有利尿剂,会让人身体丢失水分。在高温情况下,这种附带的利尿作用就会让人更容易中暑。还有一位老人,需要定时服用抗抑郁的药物,但药物本身又有影响体温调节中枢的副作用,在极端天气出现时,就会影响到她的身体健康。
我也慢慢发现,跟老人们聊天,不能用平时工作上习惯使用的那一套思维和语言。比如讲中暑和热射病,我们想要达到的结果,仅仅是让老人们看到超过了35度,就要及时开空调,因为这时候风扇已经起不到降温的作用了,如果再关紧门窗,中暑就是分分钟的事。但仅仅说「不开空调会中暑」是没用的,要想让老人们听进去,就要摆出来极端严重的个案,比如一些重症中暑的甚至死亡的案例,才能让他们体会到,原来这件事会有这么深的影响。
「日夜复合热」,是我们科普的另一个重点。如今的夏天,连晚上也不再凉爽了,夜间中暑的例子也越来越多,所以,如果白天开空调、一到晚上就不开空调,也还是有风险。还有的老人为了不频繁夜起,从晚上开始就不怎么喝水,这些都是对他们身体不好的。在调研和科普的很多时间里,我们都在试图改变这些很小的习惯。
在和老人的相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些话要经他们信任的人嘴里说才管用。这是我在看一个外国学者的分享中学到的,「找这个社群所信赖的人为你游说」,在我们国家,往往承担这个任务的角色是老人们的孙女孙子,「爷爷奶奶,这种天气可不能出去」、「大热天一定要多喝水」,他们这么说,老人们就会愿意遵从很多。
一年里,我们基本把肇庆附近40分钟车程内的社区和养老院都拜访到了。到了后期,我和志愿者们发现,其实很多问题会被老人们反复提出,我们就把这些都列出来,开始编写一本关于应对高温天气的小册子,为了照顾老人,就把字印大一点、图多一点,再配以讲解的语音,这样看不清的、看不懂字的老人,也能大概明白其中的意思。
最终,我们大概在肇庆本地发出去了几百份,又把电子版放在了网上。陆续地,重庆、贵州、广西,还有云南这些地方的一些社会公益组织看到了,也在他们当地推广使用起来。本来在我的设想里,可能这项计划的覆盖区域只能到肇庆,现在看到下载量不断增多,小小的改变叠加起来,已经让我们感到有意义了。
卢辉在肇庆乡村进行气候访谈摄:子君
4
但另一边,我也会觉得,这些所做努力能带来的变化,始终还是有限的。
比如对于外卖员来说,高温、暴雨这种极端天气,恰恰也是他们工作最多的时候;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哪怕我们已经说了很多遍,他们还是固执己见。在粤语方言里,我们说这样的人是「硬颈」,一个很典型的「硬颈」行为,就是哪怕年轻人已经装上了空调,每个月也会固定地打回来足够的生活费,老人们还是坚持不开空调,要把那部分省下来的电费攥在手里。
刚开始我也很疑惑,为什么如此地坚持?在面对这种老人的时候,我也总是容易产生「既可怜又遗憾」的想法。后来,一位老人告诉我,他年轻的时候出去干活,哪怕是大夏天,也就是戴草帽、把身上提前用井水打湿,再带一些酸梅汤,这么多年都是这样熬过来的。所以现在,即使没有年轻时候干得多,但因为要指望着那块地吃饭,他还是会出门。
这或许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一些老人的逻辑:一方面,一些农村地区的老人,可能真是要在自己和作物之间抉择。比如在高温时,不出门浇地,指望着收成的苗就要渴死,那是保人还是保地?收入是要衡量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特别是在农村老人身上,就更是这样。
另外一种,是在他们多年形成的生活经验里,夏天是可以不开空调就能熬过去的,而且可能因为他们不太会操作,有时候空调开了,反而会吹得不舒服,皮肤瘙痒、喉咙痛之类的空调病都出来了,他们也不想继续用。
在世界飞速发展、科技迅猛进步的时候,这些生活上种种便利的可能性,并没有抵达到老人们的世界。可能如今知识分子们已经烂熟于心的常识,在老人们那里还是新鲜事物,他们看不明白新闻,不知道气候变化、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这些大词,连智能手机都不太会用。他们只能依靠多年积累的有限生活经验,哪怕其中很多,已经过时了。
其实别说老人,我们中的很多人,也并不能接受老去这件事。但其实,衰老这个过程,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并积累。只是在那道临界线真正来临之前,大家都不愿意承认「自己老了」,直到可能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不能弯下腰剪脚指甲了,搬不动重物了,甚至开始动不动就睡着了。在这之前,我们都会执拗地觉得,自己一直都可以是适应良好的。
另一边,等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机能跟不上之后,老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害怕丧失自己的社会价值。这件事在农村非常普遍,以至于在老人们看来,自己年纪大了,就更要发挥出最后一点「余热」,他们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就像那笔没有花出去的电费,通常是要留给孙辈们的。
所以,我们基层医生常说,真正去医院的老人家,都已经是痛得很厉害的情况:急性期,或者都快走不动路了。所以我们在急诊上,往往看到的都是自己没法来医院的老人,有的甚至都是打120送来的。我也去跟过车,老人们住的老小区有的还没有安装电梯,我们都要帮着去把人抬下来。
而在农村地区生活的更多的老年人,在不是大病或者痛得没有那么厉害的时候,一般能忍都会选择忍,再不行就自己去药店买点药,总之能自己解决的,都会尽量选择不看病或者少看病。我曾经在急诊接过这样一位老人,他高温天气在地里干活,脚被木刺刺伤,但一直拖着不去医院,只是自己用消毒水擦,擦完继续下地干活。后来,木刺在他的脚中发炎,导致整只脚都感染了,必须要去急诊,当下我们就给他安排了开刀,先是把里面切开,刺取出,烂肉刮掉再缝合。陪着他来的是年轻人,时不时就指责他一句,说为什么不及时去医院,非要等这么严重再来看。老人家也很委屈,他会觉得自己是在省钱,但最后反而造成了更大的麻烦。
还有的老人拖不下去,来医院看好了,又要着急出院。其实广东已经算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都覆盖比较好的地区,但老人们还是觉得,是自己老了、不耐受了。就像是那个仍然坚持在高温天气出门的老人,他也觉得热,但他不会觉得是世界变了,而是他自己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弱,能做的事也少了。住院久了,他们又会觉得自己没有用了。
所以,想要老年人提升气候适应力,也不仅仅要针对老年人进行科普。就像我们在养老院和社区里看到的,一些老人因为当年整体受教育水平不高,对我们所讲的、所发的材料并不能很好接受。想要帮助老人们更好适应气候变化,其实目光更应该看向的,一是他们的家人,二是身边负责护理他们的人,这些人也要建立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
在老人的身边人这里,我们也都是希望能从小事做起,比如天热了,要给老人们开空调;观察到老人有先兆中暑症状了,就尽量迅速做出相应;不要总是给老人们喝白水,适当加一些糖水或者凉茶,都能更好补充电解质;包括在极端天气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有条件的话,邀请一些幼儿园的小朋友来陪老人们坐一坐……改变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我们目前想推动的,也只是一个开端,后面那些都不难做,最难的,就是意识到要去做些什么。
只有整个围绕老年人的支持系统意识提高了,才能真正做到改变。
卢辉在养老院给老人进行气候访谈和健康科普宣传摄:子君
5
今年的四月和六月,广东都下了暴雨,几乎是很短时间里下完了一个月的量。那段时间,我们医院的医护人员下班都是蹚水回家的,有的地段水都可以淹到大腿。最近几年,我们也发现,极端天气下,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被影响了。
现在,我再去跟老人们说暴雨导致的突然降温会如何影响他们的心脑血管疾病,「气候变化」就不再是大词、空词,而是能切实影响到他们生活的新闻热点。令我意外的是,一些老人告诉我,他们在短视频和微信视频号里看到过那些和暴雨有关的新闻。反而这个时候,一些受老年人青睐的传播渠道,又能帮助我们去更好地科普了。
我常被问到一个问题:在医疗资源不平衡的当下,为什么不去关注一些更切实的疾病和治疗方法,而是要关注气候这样一个看起来更「高瞻远瞩」的议题?
我想说的是,不管更广大的层面上有没有察觉,确实是有越来越多的基层老人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我们调研中遇到的一位老人,她年轻时候腰骨折过,但当时一是没条件,二是不在意,自己躺了大半年,硬躺好了。现在年纪大了,她的腰比天气预报还准时,大降温就一定会疼,她也因此一直在往更南的地方搬家,几乎是最早一批气候移民。她到肇庆也十几年了,对这里的印象就是宜居,但随着最近气候的变化,慢慢地,在肇庆生活也开始让她的腰痛加重了。
还有前面提到过的失能老人,他们和一部分残障人士的处境有点像,也会更加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一位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因为生病的原因,身上的伤口很难愈合,等天气一热,他又起了汗疹,那块皮肤就被他挠烂了,后来溃疡面越来越大,只能来到医院住院。同样的,久卧的、坐轮椅的人群也要面对压疮的困境,现在为了照顾方便,很多失能老人都是穿的纸尿裤,但高温环境下,排汗是困难的,那些和皮肤接触的地方,也更容易出现创面。这都是气候变化给我们带来的照顾难题。且不说失能老人,中国的残障人士就有足足8500万,气候变化会给如此大的人群带来很显著的影响。
可以预见的,在未来,气候变化会越来越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并且这个影响的趋势会越来越显著。既然我们注意到了这样一个苗头,那为什么不早预防、早治疗呢?除了高温手册,我们接下来也会继续出冬季寒潮的应对手册。
但说实话,目前来看,起码在基层,人们还远远没有形成对气候敏感性疾病的共识。一个很容易出现的认知误区是,气候变化是只变暖,但实际上,是极端天气更多,有点像是那种上蹿下跳的空间更大,热的时候更热,冷的时候也更冷,并且冷热中间的过渡期也在逐渐缩短。在这样越来越频繁的极端转换下,年轻人成为气候敏感人群的可能性也在上升,并且我们已经从雷暴哮喘和花粉过敏的鼻炎人群身上看到了。
那么,作为年轻人,我们能做些什么?首先是自己先对气候变化有所准备——天热记得及时补水、穿合适的衣服、调整到健康的作息,同时,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尽量避免长时间在室外,尽可能降低中暑和寒冷相关疾病的风险。在日常中,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比如减少碳足迹,多乘坐公共交通方式出行,以及去支持和践行一些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对于身边的长辈,我们就要更主动地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比如中暑、感冒,都不是小病,要引起重视。同时,我们也要用老人们更能接受和学习的方式给予支持和帮助。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也许不容易解释,但我们每个人都能说明白「电解质饮料是什么」、「空调怎么开不难受」,这些是老人们在生活中真正可以用上的,也是提高他们气候适应性最简单的方法。
关心老人们对气候的适应,也是关心我们自己,这一代的老人,为我们的未来打了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也会渐渐成为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我们终将成为他们,气候变化的影响也会逐渐弥散到每个人身上。
图源电影《死亡护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