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徐中成 阿坝观察 刘文佳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记者 徐佳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任灵芝 大众新闻·黄三角早报记者 赵士伟
数看黄河
四川被誉为“千水之省”,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都在此经过,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黄河干流四川段全长174公里,占黄河总长度的3.18%,流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涉及阿坝州的阿坝县、红原县、若尔盖县、松潘县和甘孜州的石渠县5个县。这里贡献了黄河枯水期40%、丰水期26%的水量,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蹲点点位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求吉玛乡
黄河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发源,沿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谷流淌,绕过海拔5369米的年保玉则主峰,一路奔腾进入四川,“黄河入川口”就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阿坝县求吉玛乡。
位于阿坝县求吉玛乡的黄河入川口。
求吉玛乡,距阿坝县城112公里,位于青海、甘肃、四川三省交界处,被称为“黄河入川第一乡”。“黄河干流从求吉玛村入乡,从索日玛村出乡,全长25.27公里。”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拉盖加说。
求吉玛乡是一个偏远的纯牧业乡,幅员面积572平方公里,共854户、4200人。“黄河入川第一乡”的特殊地理位置,也让这里成了守好四川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第一关”。近日,四川日报与大众日报记者来到这里蹲点,探寻四川推进黄河保护与发展的做法。
今年还要再减牛9000头
10月17日,早晨7点过,天边泛起鱼肚白。此时,海拔3500米之上的求吉玛乡,最低气温已降至零下。
求吉玛乡是纯牧区,牧民们的生活和牦牛紧密相关,连作息也不例外。8点左右,求吉玛乡求吉玛村牧民色尔措和妈妈达然姐穿上厚厚的冬装,来到牛圈。“哺乳期小牛先喝几口,刺激母牛分泌乳汁后,就可以开始挤奶了。”
色尔措家祖孙三代7口人,21岁的她是家中长女,今年刚大学毕业,能说流利的汉语。“牦牛,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色尔措解释说,在日常生活中,牛奶煮奶茶、酥油揉糌粑、牛毛织帐篷,牦牛肉是食物,干牛粪是燃料……
色尔措家有1600多亩草场。吃完早饭,打开圈门,一家人将80多头牦牛赶上山坡,牦牛群就开始了一整天的“逛吃”时光。
9点半左右,求吉玛乡副乡长刘强来到色尔措家。此行,他有一项重要任务:继续介绍县里的减畜政策。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水源枯竭。实现草原生态的自然恢复,一方面要修复,一方面要约束。
近年来,阿坝县通过实施草原减畜超载整改、划定草原禁牧草畜平衡区域、加快畜牧业基础设施补短等方式,缓解草场压力,减轻草原退化。根据国家标准,阿坝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水务局测算,今年求吉玛乡需要再减牛9000头。
为鼓励减畜,按国家补偿标准,阿坝县推出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禁牧补助标准为7.71元/亩,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为2.5元/亩。
“去年我家牦牛出栏20多头。”色尔措说,“保护草原生态”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大家都在积极响应减牛行动。在全乡的共同努力下,求吉玛乡的草原超载率已明显降低,目前属合理放牧区。
除了养牦牛,色尔措家还充分利用自家冬牧场紧邻乡道的地理优势,开起小卖部,获得养牦牛之外的另一份家庭收入。
“好看吗?我设计的!”色尔措指着路边一块天蓝色的汉藏双语标示牌说,乡道是去往“黄河入川口”的必经之路,希望更多人停下来买点东西、歇歇脚。
巡逻看见狼的次数多了
“我们这里的黄河水,不是浑浊的黄色,而是清澈的。”当天上午9点,在求吉玛村“黄河入川口”处,求吉玛派出所所长泽旺仁真带着记者下到黄河岸边。
几十米的河面上,青绿色的黄河水扑面而来,浩浩汤汤流淌着;岸边的高山柳、披碱草等草木早已染满了秋色,美不胜收。
黄河大草原上的河曲马。用旦摄
今年40岁的泽旺仁真有15年警龄,其中8年守护着求吉玛乡这条25.27公里的黄河干流。但8年前,这里是另一番景象:“那时,盗捕时有发生。岸边的牧草也是大片大片的秃着,裸露的地表很多,高原的风一吹,黄沙漫天⋯⋯”
2018年的一个深夜,他带着民警巡逻到求吉玛村段时,发现岸边有一束手电筒灯光,职业的敏感让他意识到有人在非法捕捞。带着民警悄然摸过去,他们将正在非法捕捞的3人当场抓获,现场缴获14斤盗捕的黄河鱼。这3人也因涉嫌非法捕捞被行政拘留。
求吉玛乡黄河沿岸的生态治理从2017年渐成规模,公安机关对黄河的巡逻守护从2019年开始升级为黄河生态警务。从那时起,泽旺仁真带领这支神山净土·生态警务巡逻宣传队,开始沿着黄河行走、宣传。
神山净土·生态警务巡逻宣传队正在巡逻。
早期,这里没有路,山路颠簸、经常爆胎,巡逻宣传队只能骑马。而现在,乡道通到村里,汽车也成了主要交通工具。
根据牧民的生活习惯,巡逻宣传队每天7点从乡驻地派出所出发,沿河而上,检查是否有乱倒垃圾行为;在巡逻中,他们还会走进牧民家中,了解家长里短,调解矛盾纠纷。夜间的巡逻从凌晨1点开始,一直持续到凌晨4点左右,主要打击非法捕捞。
昼夜不舍,日复一日。生态警务巡逻宣传队见证了黄河的变化。
“现在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我们夜间巡逻见的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最常见的是鹿和狼。”泽旺仁真说,几次夜间巡逻时,碰上了狼群,“马路上有二三十匹狼,我们使劲按喇叭也不能吓跑它们,就只能停车,等狼群自己离开;有一次,我们还遇到了一头雪豹⋯⋯”
建成25公里长的“生态防护带”
10月17日上午11时许,48岁的热热和黄河生态防护队的队员们,一起出现在了求吉玛乡求吉玛村的黄河岸边。他们或步行在河边捡拾垃圾,或骑马在路边的草地上查看牧草情况。
治理黄河,热热是亲历者,更是受益者。
在他的印象中,以前黄河边的白色垃圾非常多,堤岸上的牧草也经常光秃秃。“高原的风我们改变不了。但吹来的沙、流失的土,我们加强生态建设是可以改变的!”藏族汉子简单的话语令人振奋。
2021年,热热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自发加入到建设黄河岸边生态堤坝的大军中。每天,他们在黄河沿岸集合,挖坑、撒肥、埋苗、填土、浇水,种下一棵棵树苗,也种下了满满的希望。
2022年,阿坝州启动“黄河添新绿 清水向东流”义务植树活动。阿坝县动员500余名干部群众和学生一起栽树种草,按照划定的区域,种下了党政林、双拥林、团结林、巾帼林⋯⋯一片接一片,一段接一段。
此后,阿坝县持续栽树种草,加快推进黄河干支流域生态防护带建设。如今,位于求吉玛乡全长25公里的黄河干流生态防护带已经建成,母亲河边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
阿坝州黄河干流生态防护带。杜杰摄
带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黄河炙热的感情,热热加入了黄河生态防护队,与另外20名牧民一起,为黄河治理发着热和光:捡拾垃圾、举报毁坏牧草的不法行为、及时上报草地被破坏等信息,每天从求吉玛村走到索日玛村,一趟下来,就得五六个小时。
热热家养了70多头牦牛,全靠妻子一个人放牧。此外,他们还会在闲暇时间挖虫草和贝母增加收入,生活也蒸蒸日上。
国庆假期过后,天气变冷,游客少了,可对于黄河的守护并不会减弱。连日来,求吉玛乡黄河生态防护队全面开展生态巡护和环境治理工作,主要对摩托车在观光栈道通行、黄河生态防护带管护不到位、黄河沿线白色垃圾零星散落、观景台基础设施保护不到位等问题进行排查整治,全力确保黄河上游生态持续良性发展。
将要建成旅游打卡新地标
当天15点过,色尔措家迎来一位客人:阿坝县政协委员、求吉玛乡求吉玛村副村长索郎。
索郎今年43岁,任副村长四年半。2021年当选为县政协委员后,他将更多目光聚焦在黄河保护与发展的相关议题上。
他说,近两年黄河干流支流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县乡路网不断织密,阿坝县莲宝叶则、漫泽塘等景区吸引来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阿坝县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186万人次,同比增长20.18%;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28.43%。
求吉玛乡西部是青海省久治县、东部以黄河干流为界与甘肃省玛曲县隔河相望。今年3月初,“黄河入川口”耸立起巨石,四周建起了游客栈道、廊道、观景亭等设施,成为了新的游客打卡地。
而旅游开发进展也是索郎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今年,我关注了黄河沿线建筑工程进展情况。建议综合推进工程进度,早日投产投用。”在同行人员的翻译下,索郎向记者介绍了他今年的政协提案内容。
据了解,目前阿坝县编制完成《阿坝县黄河入川口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首期投入2138万元,在阿坝县求吉玛乡黄河入川口、黄河牧歌等五个点位新建黄河文化长廊、巡护栈道等基础设施,发挥生态设施日常监测和旅游发展功能。
据介绍,二期项目预计投资5200余万元,主要建设科普中心、游客集散中心等设施,着力打造“黄河之心”等景点。同时,还将邀请专家学者,深挖黄河文化、生态文化,通过文化铸魂,让更多游客了解黄河、保护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