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视点”专栏以“讲故事”的方式阐释重要思想和重大实践,转变作风,改进文风,秉持问题意识,紧贴当下热点,走进基层,关注伟大人物的平凡事、平凡人物的壮举,立足背景材料、挖掘隐藏细节,努力还原故事全貌;找准故事节奏,引发受众深层次共鸣。
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是党报的职责使命所在,对政治性、思想性、规范性要求较高。为讲好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期的故事、从省域层面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3年8月起,浙江日报在头版开设“第一视点”专栏,创新重大主题报道方式,以“讲故事”的方式阐释重要思想和重大实践,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文风。
作为“第一视点”专班成员,我们参与了一批报道的采访写作,蹲点一线调研、循迹溯源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的故事,尝试改变主题报道的常规操作模式,探索提升重大主题报道温度和深度。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和论断,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性和启示意义。这种现实指导意义,从根本上决定了“第一视点”的报道,不只是简单的历史回顾,还需要带有鲜明的问题意识,紧扣当下,昭示未来。问题是时代的先声。采写“第一视点”专栏的文章要有很强的问题意识。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我们参与策划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的改革故事的系列报道。与20年前相比,浙江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什么要再次系统性溯源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的改革故事?因为,当下浙江正面临“新的成长烦恼”,报道要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基于问题导向,浙江日报推出了长篇通讯《攻坚克难开新局——习近平在浙江的改革故事》《世界一流强港是如何在改革中炼成的》等10余篇改革故事系列报道。《世界一流强港是如何在改革中炼成的》从为什么宁波、舟山必须要进行“两港一体化”改革这一关键问题入手,引出习近平同志推动世界一流强港建设促进开放的大课题;《“两全其美”的重组》从优化国有资产的布局和结构着手,条分缕析展示习近平同志3次到北京协调,推动杭钢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协同发展的过程。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故事完整呈现了习近平同志面对复杂局面时秉持的方法论,在基层干部和群众间引起了较强共鸣。贴合当下社会热点。在选题上,“第一视点”专栏尽量贴合当下时事热点,形成历史与现实的有机呼应。面对当下的社会热点、现实关切,“第一视点”用真实叙事来回应,对重大问题提出见解、进行辨析。2023年12月,改革开放45周年前夕,针对部分外部舆论对中国持续推动市场化改革,发展民营经济发出的怀疑之声,浙江日报提前谋划,推出了重磅报道《“莫名其妙” “无中生有”“点石成金”——义乌故事:何以勇立潮头》,详细讲述了习近平同志8次赴义乌调研,推动义乌改革的故事。
习近平同志的许多重大决策来自基层,很多生动故事发生在基层。“第一视点”采写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深入基层采访,才能获得鲜活、准确的素材。“第一视点”专栏为记者勤走基层、转变作风搭建了舞台。在采写过程中,记者重新回到许多重大事件发生的现场——安吉余村的会议室、杭州翠苑社区的食堂、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大市场、苍南抗洪防台的一线……置身现场,那些重大实践和重要思想,瞬间变得真切和生动。走进基层,关注时代中的人。人是报道的核心,伟大人物的平凡事,平凡人物的壮举,都能让故事更加生动真实。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的故事虽都已耳熟能详,但我们通过走访各种各样的人物,挖掘出了许多增量信息和细节。再访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基层干部、群众的话语平实朴素,让故事更接地气,也更有说服力。比如,在采写《良渚纪事:文明的实证与对话》一文时,我们采访了10余名干部和群众,还原呈现习近平同志曾参与的一场会议。为保护良渚遗址,习近平同志亲自协调关停德清的几座石矿。基于采访人物的回忆,故事重现了会议上杭州余杭、湖州德清两地干部“剑拔弩张”的局面。这一段新增的故事,让稿子“活”了起来,也更凸显了习近平同志对良渚遗址的关心和重视。关注因重大事件而改变的人。“八八战略”改变了浙江,也改变了万千普通人的人生轨迹。这为习近平同志的浙江故事,提供了一个侧面叙事的视角。比如,《大陈岛的时代问答》一文中,采访组深入采访老一辈垦荒队员、“垦二代”以及在岛上创业的年轻人等,讲述老中青三代在大时代奋斗的故事。报道生动阐释了垦荒精神的价值,很好地回答了习近平同志为何会“一次登岛,两次回信”,如此重视这个“弹丸小岛”。循迹溯源,还原故事全貌。作家海明威曾把文学创作比作冰山,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还有大部分在水下。重大主题报道的写作也是如此,成就和成绩,只是报道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隐藏的背景细节有待挖掘。只有搜集、分析好背景材料,努力还原故事全貌,才能更好理解习近平同志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在讲述习近平同志的故事时,我们经常会遇到5个字:“成长的烦恼”。这几个字通常用以概括2003年前后浙江在资源要素、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方面遭遇的难题。但是烦恼是如何产生的,难度有多大,往往缺少具体的背景讲述。我们在书写习近平同志的改革故事时,把每一个“烦恼”都具体展开,梳理展示习近平同志是如何破解“烦恼”的。采写的《环境是资源,谁消费谁付钱》《平安报表分量重》等报道,详细介绍了当时浙江的发展环境,以及习近平同志的决策形成过程,通过大量运用背景材料,深化了主题、开拓了报道视野。
真实的、带有启发性的故事,是“第一视点”专栏报道的特质。作为转文风的具体实践,“第一视点”专栏通过“讲故事”让报道“软”下来、“活”起来,同时,为阐释重要思想、重大主题找寻形象、生动的载体。报道好看、耐读,同时也要有思想性。深挖生动细节。越是宏大的叙事,越要注重细节。“第一视点”的采访力求深入,每次采访都会收获很多内容。这就需要记者掌握“精雕琢,做减法”的能力,梳理出真正有价值的故事和细节。在稿件《民呼我应 民呼我为——写在浙江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20周年之际》中,我们留下这两个感人细节:困难农民子女傅金杰吃上了“爱心营养餐”,因为从没有喝过牛奶,过了好几天才适应;女孩蓝燕红偷偷躲到衣架后面抹起了眼泪,说出“我可以免费读书了”。这样的细节既写实,又触动人心。习近平同志的为民情怀、做的一件件民生实事改变了许多浙江人的人生轨迹。找准故事节奏。凡制于文,先布其位。过去我们常以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作为串联故事的线索。但“第一视点”报道致力于体现故事性,更多采用矛盾冲突制造情节曲折起伏,推动故事发展。比如,《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余村十八年》开头清晰交代了余村在发展中遇到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冲突,此冲突引出下文村里是如何开会解决矛盾,让受众体会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不平衡造成的后果等情节,引发受众阅读兴趣。“第一视点”专栏稿件中的冲突都有的放矢,不只为场面精彩,还要求冲突可以推进内容发展,给受众沉浸式的感受,并不“为写故事而写故事”。引起“高级的共鸣”。讲故事,不仅要将想表达的意思融入故事中,还要让受众产生情绪上的共鸣,进入故事所营造的场景之中。好的故事能让人感动,只有在情感上最大程度抵达受众内心,才能真正做到舆论引导。初级的共鸣是经历的共鸣,如集体记忆,唤起受众经历过的事件;高级的共鸣是感受的共鸣,如认同感,是人生观、价值观层面的共通。在《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余村十八年》中,习近平同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余村发展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其中蕴含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引起受众对绿色发展的深层次共鸣。
“第一视点”专栏努力打破程式化思维,用平实的话语、平视的对话视角表达鲜活的故事。首先,语言平实,凝练晓畅。习近平同志常用大白话谈大问题,在浙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金句”。比如,“宁可十防九空,不能万一失防”“给成长快的孩子换上一件大衣服”,这些话凝练晓畅、通俗易懂,“第一视点”直接选取作为文章标题。在处理改革等“宏大主题”时,平实的语言叙述小故事,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比如,《消失的“挡板” 调低的“座椅”》中,“你们这儿的玻璃是不是有点低?窗口空间能不能再大些?”一句习近平同志和基层干部的对话,看似说的是玻璃的小事,但牵动的是遍及全省的政务服务改革。《科技特派员成为科技富农的“金名片”》中,“省里研究一下,给你们村派一个科技特派员来”一句,看似平常,背后却是一项改变浙江万千乡村的长效机制。其次,鲜活表达,注入巧思。鲜活表达,不是卖弄炫技,或堆叠“网络热词”,而是通过简洁的短句、精准的动词,提升语言的精准性。《走进温州市民中心办事大厅,听工作人员何凌峰讲述——一个窗口的20年》一文,在简短的对话中,讲述了浙江省政府服务改革20年的变化。起承转合处,往往是不到10个字的短句,自然过渡。“第一视点”专栏力图用更简洁精练的语言呈现更深远的意义。写作中,我们会选取一些具有承载力的意象,带给受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如《在这里看见乡村未来——余村又一年》中提到,穿过“青来集”入口处巨大的“∞”符号,右手边是“DN余村”数字游民公社。“∞”在数学中代表无穷大,这个意象出现在余村,非常显眼,又具有深刻意蕴。它串起了余村的现在与未来,留下了人们对乡村发展的无穷想象空间。(作者施力维系浙江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记者,钱祎系该报全媒体政治新闻部记者)2025年度《新闻战线》杂志订阅工作已经开始,敬请点击下载2025年新闻战线订阅单.docx 进行填写,填好后回传至本刊发行部邮箱:xw@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