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载于2023年11月20日《中国青年报》1版的《中美乐团上演“茉莉香飘<茉莉花> ”》获得第34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回忆起这篇作品的采写经历,既有编辑部对重要线索的精准把握,也有采编人员对可视化表达的长期积累。
2023年11月14日,正值习近平主席赴美国旧金山参加中美元首会晤之际,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抵达苏州。此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复信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思艺时曾强调,“音乐跨越国界,文化架起桥梁”。看到这个线索,编辑部一致认为,这个事件不可多得。于是,我们尝试使用“可视化”的报道思路,让这一事件可看、可闻、可感、可听。
历史背景具有“可视化”条件。当晚,美国费城交响乐团特意选择江苏民歌《茉莉花》作为压轴曲目。巧的是,50年前,费城交响乐团首次访华时,他们也演奏了《茉莉花》。1973年9月,费城交响乐团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访华的美国乐团,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茉莉花》曲目本身具有极强的文化接近性。茉莉花是江苏的文化名片,数十年来在国际文化交流中,都起到了重要的文化连接作用。
编辑部认为,同一支交响乐团、50年的时间点以及茉莉花“开放之花”“包容之花”“友谊之花”的美好寓意,令选题具有感性化、具体化、细节化的可能性。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互联网时代新闻报道的用户思维,体现在通过接近用户、走进用户,从而引领舆论。这个选题,便具有把重大主题软化细化的可能性,能够唤起青年的共鸣。
故事发展自带“感性化”冲突。演奏开始前,美国乐手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茉莉花手串。戴着清香四溢的茉莉花手串演奏《茉莉花》的场景,也成为此次演出中最动人一幕。
编辑部抓住这一细节,在苏州广电等当地媒体的支持下,详细采访还原了制作茉莉花手串的过程。其间跌宕起伏,有悬念、有紧张、有欣喜。报道白描式呈现了茉莉花手串制作的一波三折,既凸显了中国人善良好客的待客之道,也让读者感受到“音乐跨越国界,文化架起桥梁”的温柔力量。
重立体化情感表达,塑造仪式氛围。早在2021年,为推动媒体融合改革,中青报就提出,没有“可视化”,就没有报人的明天。其中专门指出“可视化重塑”的10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让文字“站”起来说话画像。
让文字报道“站”起来,是我们这些年探索努力的方向之一。茉莉花选题给我们提供了试验的机会。消息一开头,报道先在戴茉莉花手串者的嗅觉、视觉体验上做文章。大提琴手约翰·科恩在戴上茉莉花手串的那一刻,就情不自禁地凑上去闻了闻。演奏时,他手腕上的茉莉花手串随着音乐一起舞动:“我能闻到的全是身边的花香!”
不仅如此,文章有意节略了观众的感受。但不难想象,看到演奏者手腕上整齐划一的茉莉花手串,嗅到演奏大厅淡淡的茉莉花清香,听着熟悉旋律,观众的想象通道被打开,与演奏者共同形成了一种仪式氛围,也共享这一美妙空间。写作过程中,编辑部有同事提出,为何不用通讯体裁?篇幅增大,能展现更多细节故事。但互联网时代,用户已习惯碎片化阅读,消息体裁的“断裂式行文”,反而因其短小精悍,能让信息量更丰满。同时,文字适度“留白”给读者带来的想象空间,何尝又不是另一种“可视化”呢?
这篇消息的写作达到了预想的效果,读起来令人深感沉浸,回味无穷。报道刊发后,许多同行表达了肯定。一位资深的电视媒体前辈专门发短信说,(报道)把一场剧场室内乐,变成了“新闻交响曲”。当然,我们对“可视化”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未来在内外宣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积极深入第一线践行“四力”,要以更大力度创新话语、改进文风,把这样的好听的故事讲给全世界听,是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