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9486/j.cnki.11-1936/tj.2023.01.001
2020年12月,俄军首批8辆BMPT“终结者”3坦克支援战车正式列装近卫坦克第90师,这款据称在叙利亚战场上表现不俗的特种车辆曾被俄方宣传成“巷战神器”。2022年2月,俄军亦高调宣布这款“巷战神器”投入到新战场的城镇争夺战中。不过,此后鲜有关于这款“巷战神器”的报道。BMPT“终结者”3坦克支援战车战场表现如何?这款“巷战神器”是失灵了还是另有隐情?本文试图对“终结者”3坦克支援战车做一具体解析。
胎死腹中
上世纪80年代,苏军入侵阿富汗的战争打得如火如荼。在这场被称为“摩步营长的战争”的旷日持久冲突中,苏军摩步营长们发现在阿富汗山地反伏击战中,冲锋陷阵的BMP步兵战车需要得到更强大的近距离火力支援。而配置给摩托化步兵的T-72、T-55等型号坦克主炮仰角仅有10余度,在山地环境下对付“紧贴”坦克的高处火力点时往往不够用。而拥有高射角的自行迫击炮自身防护水平差、射速不太令人满意,而且缺乏直接瞄准射击能力。因此,苏联于80年代中期启动了旨在为摩托化步兵提供一种威力强大的近距离坦克支援战车的781、782工程。
不过,随着苏联解体,781、782项目陷入了停滞。1994年12月,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实力受到极大削弱且久疏战阵、武备废驰的俄军在进攻车臣首府格罗兹尼时,车臣非法武装不仅利用俄军步坦协同脱节的致命弱点,从俄军坦克装甲车辆观察死角接近,而且还占据市内高层建筑顶层,用各种反坦克武器居高临下攻击俄军坦克装甲车辆防御薄弱的顶部,致使俄军损失惨重。当时,俄军装备的BMP-1步兵战车主炮最大仰角仅有33度,在城市战场合明显力不从心。BMP-3步兵战车主炮最大仰角只有差强人意的60度。BMP-2步兵战车主炮仰角达到了74度,算是基本够用,但火力密度仍嫌不足,且自身防护水平较差。
在格罗兹尼巷战中大放异彩的,反倒是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高炮。因为它的4联装23毫米机关炮仰角可达85度,备弹2000发炮弹,单管最大射速为850~1000发/分。4管点射可在极短时间内向敌军设在楼房高处的火力发射点倾射大量炮弹,对付有生目标时可谓“铁扫帚一出,神鬼不留”。不过,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高炮的口径仅有23毫米。这种类型的弹药实际上是在14.5×114毫米大口径枪弹基础上扩径而来。其曳光燃烧榴弹弹头内仅装填了区区13克炸药,对付钢筋水泥楼房时的威力严重不足。更何况,ZSU-23-4“石勒喀河”毕竟是作为机械化部队伴随高炮来设计的,其上安装的对空雷达火控系统在巷战中毫无用处,而且置身于巷战环境下,其自身防护能力明显偏弱。
有鉴于此,俄军启动了787坦克支援战车项目,由车里雅宾斯克坦克厂负责研发。最初的787项目样车于1996年面世。它本质上是将T-72B炮塔嫁接到T-72AV坦克底盘上,将主炮换成2门2A7230毫米机关炮、1挺PKT7.62毫米并列机枪,2挺NSVT12.7毫米大口径重机枪和2具六联装B8V20/NURS-8惯性制导火箭弹而成。
这辆样车经过了近1年的测试,结果发现其防护力没啥可说的。但受限于俄罗斯落后的观瞄火控系统水平,其在复杂天候下发现、识别、锁定目标的能力并不令人满意。其车载支援武器的选择也引发了争议。2A72型30毫米机关炮作为2A42的轻量化版本,其零件数量从后者的578个减少为349个,重量由后者的115千克减为84千克。由于炮弹规格不变,急剧降低的系统重量对机关炮的连发射击精度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车里雅宾斯克坦克厂坚持认为,作为近距离坦克支援战车,2A72连发射击散布增大并不是缺点,因为操作手可以仅凭概略瞄准就实现射击,靠射弹散布覆盖目标来弥补瞄准精度的不足,有利于在巷战中及时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歼敌。在火力打击分工上,车里雅宾斯克坦克厂认为,7.62毫米PKT机枪足以对付有生目标。NSVT12.7毫米大口径重机枪可以摧毁各种土木质火力点。30毫米机关炮弹可以对付各种轻型装甲目标。遇上加固目标,则轮到B8V20/NURS-8惯性制导火箭弹大显神威。
781工程样车虽然在俄军内部不乏支持者,但军内主流观点却认为这种只针对巷战的特异化设计,在其他场合显得非常鸡肋。加之90年代末期俄罗斯经济呈断崖式下滑,俄军连士兵们的肚子都喂不饱,哪还有闲钱去采购适用面极窄的特异化装备?于是,781工程最终黯然下马。接不到军品订单的车里雅库斯克坦克厂只好转型生产拖拉车去了。
峰回路转
1999年,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任命普京为总理。普京初登俄罗斯政治舞台中央,便以强有力的铁腕,指挥俄军迅速打赢了第二次车臣战争,让长期低迷的俄罗斯民心士气为之一振。随后,普京重拳打击国内寡头,又适逢以石油天然气为主体的国际能源市场进入上升通道,俄罗斯经济开始止跌回稳,一些先前被搁置的军工科研项目又陆续重新上马。新型坦克支援战车便是其中之一。不过,该项目重启后被交由乌拉尔车辆厂设计局负责研发,项目代号也改称199工程。
由于坦克支援战车项目本质上是现有各种成熟子系统的重新整合,研发难度并不大,因此乌拉尔车辆厂很快便推出了199项目的第一代原型车BMPT“终结者”1。它采用T-90坦克底盘,在重新设计的低轮廓无人炮塔项部,安装有BO7-KA车长瞄准镜和BO7-K2炮长瞄准镜,一体化火控系统代号为“边框”。主要武器包括2门并列安装的2A42型30毫米机关炮、1挺PKMT7.62毫米机枪。4具9M120“旋风”激光半主动制导反坦克导弹储运/发射筒以2具为一组,分别安装在2门2A42型30毫米机关炮外侧。驾驶舱两侧车体上各安装了1门AGS-17D型3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其战斗全重47吨,乘员组共计5人,分别是车长、瞄准手、驾驶员兼机械师和2名榴弹发射器操作手。
这个方案的火力配置较此前的781项目要完善很多。俄方声称,其上“边框”火控系统最大作用距离可达10千米,足以支持最大有效射程达8千米的9M120“旋风”反坦克导弹发挥出远距离打击威力。该反坦克导弹采用激光半主动制导,因此不仅可以攻击战场上移动的坦克装甲车辆,也可以很方便地摧毁各种敌方固定堡垒或临时火力点。2A42型30毫米机关炮炮管长2416毫米,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炮闩回转闭锁方式,并装有炮口制退器和双向稳定装置,能在行进间射击。其采用双向单路供弹系统,理论射速有200~300发/分、550~800发/分这2个档位可供选择,分别用于对地、对空射击。炮口初速约960~980米/秒,对付地面目标时直射距离约1000米,配用的穿甲弹在1500米距离上能击穿60度倾角的25毫米厚装甲钢板。PKMT7.62毫米机枪的作用是消灭无防护的有生目标,为2A42型30毫米机关炮省下弹药。2具AGS-17D型3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的主要作用,是以高射角发射VOG-17M和VOG-30榴弹,打击隐藏在各种距离障碍物后的敌人,尽可能消除车载直射武器的射击死角。
此前据俄媒报道,BMPT“终结者”1样车在实际测试中的表现,远超其前辈787工程样车,足以应对敌方的反坦克小组、位于城市高层建筑的火力点、在街头巷尾突然出现的坦克装甲车辆,以及低飞的直升机。但是,俄军内部对是否应装备这种坦克支援战车仍存在争议。于是,乌拉尔车辆厂于2013年针对海外市场推出了外贸版BMPT“终结者”2坦克支援战车。和自用版相比,它改用了老式的T-72坦克底盘,并取消了安装在车体上的2具AGS-17D型3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火控系统的作用距离也降至5千米左右。不过,为增强暴露在外的反坦克导弹储运/发射筒抗损能力,BMPT“终结者”2为其加装了可防弹片的装甲护套。 这款“猴版”BMPT也被称为BMPT-72,有升级套装可供海外客户自行改装。不过,迄今为止它并未能得到海外订单。如果事情就这么发展下去,199工程很可能又无疾而终了。幸运的是,2015年9月底,俄军公开介入叙利亚战争,让199工程迎来了转机。
2017年,10辆经过改进的BMPT“终结者”3样车被秘密运往叙利亚战场接受实战测试。它在“终结者”1基础上加装了爆炸式反应装甲,提高了整车防护性能。车载观瞄系统的布局进行了微调,反坦克导弹储运/发射筒外也如“终结者”2那般加装了装甲护套。根据俄媒透露的信息,这10辆BMPT“终结者”3样车曾在叙利亚代尔祖尔、哈马省一些城镇攻防战中有上佳的表现,所以最终得到了俄军的认可。
根据俄方公布的数据,BMPT“终结者”3采用T-72主战坦克的底盘,车体长7.2米,裸车宽3.37米,侧裙板上加装爆炸反应装甲后宽达3.7米,车体顶部距地面高度1.94米,全车最高处距地面高3.44米,战斗全重48吨,柴油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000马力,燃油载行量1200升,公路最大速度60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550千米。在弹药基数方面,2门2A42型30毫米机关炮共备弹850发,2具30毫米AGS-17D或AGS-30型自动榴弹发射器共备弹600发,7.62毫米并列机枪备弹2000发,9M120反坦克导弹备弹4枚。
“盛名”难副
从BMPT“终结者”3的诞生过程和测试环境来看,它毫无疑问是一款旨在针对城市攻坚战的特异化装备。如果将其置于野战环境下,BMPT“终结者”3则会沦落成一款啥都干不好的鸡肋装备,没法为其他单位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因为哪怕是平原地区,受限于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交战距离也无法超过4千米,其标准交战距离通常在2千米左右。BMPT“终结者”3的观瞄系统和信息化程度并不比主战坦克更高级,又无升降式观测平台或是便携式侦察无人机的加成,因此根本无法在敌坦克火力控制范围之外为己方坦克作远距离火力支援。别看它所装载的4枚9M120“旋风”反坦克导弹号称最大有效射程超过8千米,但反坦克导弹飞行速度远低于坦克炮弹,在战场上敌我双方同时发现对方时,根本做不到先敌摧毁。因此反坦克导弹从来就不是反坦克火力的主要支柱,而只是一种“免子蹬鹰”式的搏命手段而已。
从二战至今,无数战例都证明,城市作战是一种需要坦克、步兵战车、下车步兵、工兵和炮兵密切协同的复杂作战样式。其战斗组织非常复杂繁琐。甭管哪支军队,如果为图省事省去了协同组织,简单粗暴地直接将部队投入城市作战,哪怕这支军队在装备、人数、士气方面均占优势,都会付出远超预期的沉重代价。
仅就坦克和步兵战车而言,所谓的主炮仰角在城市战中不够用,非要定制高仰角城市攻坚坦克支援战车的说法,是非常值得商榷的。哪怕是主炮仰角明显低于西方同代坦克的T-72,其主炮仰角也有14.5度。通过简单的几何计算可知,哪怕是要轰击设在30米高的10层高楼顶部的目标,T-72坦克在距楼房130米外,取13度仰角就能够得着。当然,坦克和步兵战车对距己距离很近的高层目标是无能为力的。但是,无数城市攻防战经验教训表明,在这种作战环境下,机械化步兵必须下车前出,坦克和步兵战车应作为支援火力紧随其后,并由下车步兵保护其侧翼。自行火炮则负责提供曲射支援火力,工兵以小组为单位配属给下车步兵,用于清除前进路上的障碍。
在伊拉克战争中,曾有过2辆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打光了所有车载炮弹,才勉强清除藏身于1栋楼房中反美武装的战例。而在另外一些战例中,M1A2坦克往往只需发射1枚120毫米多用途弹,就能荡平整整一层楼里的抵抗。正反两方面事例说明,城市战中的支援火力仍然是口径越大、威力越大越好。
此前,关于BMPT“终结者”3在叙利亚的实战表现,实际上并非只有一边倒的溢美之辞。也有俄媒透露,在阿勒颇城市攻防战中,作为这款坦克支援战车的主要武器,2A42机关炮配用的30×165毫米高爆燃烧弹虽然炸药装填量已达49克,但在对付坚固楼房时仍然力不从心,很多情况下仍需倚仗坦克发射125毫米高爆弹摧毁目标。正因为如此,俄军内部有用新型57毫米机关炮替换BMPT“终结者”3现有2门30毫米机关炮的呼声。因为哪怕是老式的57毫米曳光榴弹,其炸药装填量也有168克,威力是30毫米口径弹药的3.43倍之多。如果配上新研发的复合穿甲弹和高爆榴弹,理论上将能摧毁3000米内的轻型装甲目标,并能在常见作战距离内击毁主战坦克侧面装甲。或许,这也是这款武器在俄乌冲突中表现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仅如此,从BMPT“终结者”3设计思路来看,俄军似乎指望用这种特异化装备来替代组织诸兵种合成战术,希望由这种装备包打城市攻防战。这是俄军解决问题时贯有的简单粗暴思维,很容易陷入“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窘境,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就火力而言,BMPT“终结者”3用小口径机关炮取代大口径主炮,是用威力损失为代价换取打击范围的提升。但是,2A42型30毫米机关炮并未配备双链供弹系统,难以快速转换弹种,以满足打击不同性能目标的要求,于是只能用1门炮专门发射榴弹,另1门炮专门发射穿甲弹。此外,俄方指望用反坦克导弹弥补小口径机关炮火力的不足。但区区4枚的备弹量在实战中往往不敷使用。其沿用坦克底盘和加挂爆炸式反应装甲,固然提高了车体的抗打击能力,但外置的大量武器装备却并未置于装甲的有效保护之下,被轻武器弹药击中就有可能瘫痪部分打击功能。而且由于车重较坦克增加了数吨,导致其战场机动性能明显下降。最为关键的是,其战场态势感知能力较现有主战装备并未有任何提升,其车组观察死角和车载武器射击死角依然如故。
据俄媒报道,BMPT“终结者”3在实战中并不具备厂商宣称的“能同时打击三个目标”的能力,而且30毫米AGS-17D或AGS30型自动榴弹发射器固定安装在车体两侧,方向射界极窄,远不足以消除全车的火力死角,仍然需要下车步兵为其提供近距离掩护,以阻止敌方利用射击死角接近。既然如此,对于下车步兵来说,这和此前近距离保护坦克和步兵战车有何区别?俄军这么做,等于是为部队额外增加了一款适用面极窄的新装备。而这款新装备的所有功能,都可以由既有装备的组合来达成。
对于俄军后勤部门来说,尚属“小众装备”的BMPT“终结者”3系统构成复杂,保障不易,这也直接限制了其作战效能的发挥。如果要追问已经正式列装2年有余,但这款“巷战神器”的装备数量依然屈指可数的原因,可以列出诸如近年来俄军实际装备采购费用捉襟见肘、BMPT“终结者”3单价较T-72系列主战坦克翻了一番,以及其适用面较窄等一大串理由。
上述林林总总的缺陷、不足与无奈叠加在一起,BMPT“终结者”3在近期的冲突中没有相关的作战运用报道也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