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反导系统站上中东冲突C位丨智库视点

全文3805字,阅读约需11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美国国防部宣布将向以色列提供一套完整的“萨德”反导系统并派遣相关美军人员,以帮助以方提高防空能力。

02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哈加里表示,伊朗向以色列发动了超过180枚弹道导弹袭击,导弹攻防战成为局部战争、武装冲突和反恐作战的重要内容之一。

03以色列反导体系由“铁穹”“大卫投石索”“箭”-2和“箭”-3系统组成,形成相互协同和互补的作战体系。

04美国反导体系发展经历了从技术探索到实战部署的过程,目前已在全球实现了大规模实战部署。

05未来美国反导体系发展将进一步完善体系要素能力、扩大装备部署规模并增强实战能力。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2024年10月16日,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国防部13日称,美国将向以色列提供一套完整的“萨德”反导系统并派遣相关美军人员,以帮助以方提高防空能力。10月1日,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哈加里发表声明说,伊朗从其领土向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共发射超过180枚弹道导弹。

近年来,导弹攻防战——包括火箭弹攻防战在内的对抗,越来越成为局部战争、武装冲突和反恐作战的重要内容之一,甚至已经发展到大规模的导弹攻防战。

图片

美国陆军装载“萨德”反导系统发射站。 (视觉中国/图)

美国“影子”

在美国支持下,以色列投入巨资研发反导系统,上世纪的“箭”系统初始研发经费就超过10亿美元。

目前,以色列反导体系由“铁穹”“大卫投石索”“箭”-2和“箭”-3系统组成,分别在不同的距离和高度上拦截不同类型的威胁目标,形成相互协同和互补的作战体系,其中“铁穹”主要拦截火箭弹等目标,“大卫投石索”针对近程弹道导弹实施末段拦截,而“箭”-2和“箭”-3针对更远射程的弹道导弹在更远的距离上实施拦截。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常年持续为以色列反导系统研发、部署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大卫投石索”合作方为美国雷神公司、“箭”-2和“箭”-3系统则是以色列与美国波音公司合作的产物,目前还在联合研发“箭”-4系统。“箭”-2最初的研发合同价值3.3亿美元,其中美国出资2.4亿美元。美国公布的2025财年预算中,继续为以色列相关导弹防御系统申请资金10亿美元、后续5年研发申请30亿美元。

如果说之前以色列防空反导系统主要还是以应对火箭弹、迫击炮弹等威胁目标为主,单次导弹攻防战规模还仅限于数枚到十数枚的量级,那么此次总数上百枚的大规模弹道导弹攻防作战,使弹道导弹防御作战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走到了战争舞台的中央。

“氪金”推动大规模部署

以色列反导系统虽然名声在外,但众所周知,全球发展反导系统历史最悠久、实战能力最强的还要数美国。这里的反导特指弹道导弹防御,美导弹防御局公布的反导发展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

美国一直谋求保卫美国国土、海外驻军,以及盟友免遭弹道导弹打击的绝对战略安全体系,多年持续投入巨资研发反导系统,平均每年约百亿美元量级。

一是发展路径从技术到单装再到体系。

二战刚结束时期,弹道导弹诞生之后,美国就研发试验了以导弹反导弹的“锤击者”“神汉”两个系统,因为技术难度太大,最后都失败了。

随后二十多年间,为了弥补探测和制导两方面的精度问题,美国先后发展了“奈基·宙斯”“奈基-X”“哨兵”等多型采用核战斗部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并在七十年代中期实战部署了“卫兵”系统,但是该系统不到半年就退役拆除了,技术问题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八十年代,美国继续发展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在里根总统“战略防御倡议”计划下,探索尝试包括动能技术、定向能技术在内的多种反导技术途径,最终依靠动能直接碰撞杀伤的动能技术逐步成熟,成为了主流和最现实的技术,并应用在装备的研发上,发展了“爱国者”-3系统、“萨德”系统、“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以及“地基中段防御系统”等4型核心装备。

2002年,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并决定开始部署“地基中段防御系统”;2006年,“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具备初始作战能力;2008年开始部署“萨德”。2010年,美军开始集成这些单装系统,发展全球一体化的分段多层拦截弹道导弹防御体系。

二是能力从应对简单威胁目标到复杂威胁目标。

美国反导系统发展过程中,能应对的威胁目标从简单威胁开始,逐步发展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威胁,体现在射程、大小、是否具备突防措施、弹头机动能力等方面。

能拦截导弹的射程从近程到中程,再到中远程,最后发展到拦截洲际射程目标。

目标大小从头体不分离的大目标起步,发展到头体分离的小目标,未来可能发展到拦截雷达反射截面积极小的具有隐身能力的目标。

突防措施从拦截简单无突防措施目标向包含轻重诱饵、干扰机等复杂突防措施的威胁目标发展。

机动能力从拦截无机动弹道导弹目标,到拦截弹道导弹的机动再入飞行器,未来将向着拦截分导多弹头、高超声速滑翔再入机动飞行器等更先进的威胁目标拓展。

三是装备部署从少量应急到大规模实战。

始自海湾战争,美国从最初的“爱国者”系统的应急部署开始进行实战,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爱国者”-3系统的少量部署,再到“地基中段防御系统”2004年完成应急部署,目前,已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和阿拉斯加格里利堡两个阵地部署44枚地基中段防御拦截弹。

“萨德”也从2008年最初的2个连发展到如今的7个连,未来计划还要增加部署1个“萨德”连。

装备“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已经达到接近50艘,陆基“宙斯盾”也分别在罗马尼亚和波兰各完成一套系统的实战部署。

可以说,美国的反导系统已在全球实现了大规模实战部署,并且还在进一步发展规模和数量。

反导体系逐步发展落实

美国成体系地构想弹道导弹防御是从“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战”计划开始的,当时主要进行技术探索,体系上则由于过于超前而显得完全不切实际。

随后,经过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发展演变,到2002年底开始部署“地基中段防御系统”时体系架构更趋可行,美国开始构想全球一体化分段多层拦截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的架构,核心要素包括:预警监视跟踪识别、指挥控制和拦截武器三大类装备。

其中,预警监视跟踪识别主要包括多种型号的天基卫星和地、海基专用预警雷达等,指挥控制则是在美国战略司令部等位置部署的指挥控制作战管理与通信系统——即C2BMC系统,拦截武器包括在中段和末段实施拦截的前述4型装备。此外,还计划有动能拦截弹、机载激光武器等助推段拦截手段。

美反导体系架构也随着技术和装备的不断发展而日趋成熟:2010年取消了机载激光武器等助推段拦截系统,2012年体系要素中增加了助推段上升段的先进技术,2014年重点发展区域一体化,2015年则重点开始改进升级已装备的体系要素,2016-2017年增加了海基末段拦截能力要素,2018年增加陆基“宙斯盾”系统要素,2019年增加拦截助推滑翔高超声速目标的能力构想,2020年提出下一代导弹防御体系架构2.0版。

目前,美国反导体系主要依托“地基中段防御系统”、海基“宙斯盾”系统、“萨德”和“爱国者”-3系统实施拦截作战。

图片

当地时间2024年3月5日,美国海军宙斯盾驱逐舰“希金斯”号(DDG-76)当天驶入济州海军基地,进行休整补给。 (视觉中国/图)

其中,“地基中段防御系统”针对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在来袭目标弹道的中段实施拦截保卫美国本土;海基“宙斯盾”系统针对从近程到中程到中远程弹道导弹,在其弹道的中后段实施拦截保卫美国本土、要地、海外驻军和盟友等,甚至可以对部分特定的洲际弹道导弹实施中末段拦截,补充“地基中段防御系统”的能力,与之一起构成双层拦截体系。

“萨德”针对近程和3500千米射程以下的中程弹道导弹,可在其中段或末段高层实施拦截,保卫美国本土、海外驻军以及盟友;“爱国者”-3系统针对射程在1000千米以内的近程弹道导弹,可在其末段低层实施拦截,保卫要地、美国海外驻军等目标。

美国反导体系的作战能力演变,首先体现在单一装备的实验成功率上。依据美国导弹防御局数据和美国防部作战试验鉴定局公开报告,“爱国者”-3系统是经过实战检验的弹道导弹防御武器系统,其拦截成功率从海湾战争中前身“爱国者”系统的很低水平已发展到目前很高的水平。

“地基中段防御系统”的试验则经历了众多挫折。由初期的经常性失败,发展到目前已经连续多次试验成功,自部署以来进行过的20次试验,成功率超过60%,对少量规模的远程威胁目标具备了一定的防御能力。

海基“宙斯盾”系统则是美国防部作战试验鉴定局评价为目前可靠性和拦截概率最高的系统。从2002年开始至今,完成近50次拦截试验,拦截成功率已超过80%,2023年还首次在实战中成功拦截1枚也门胡塞武装弹道导弹,2024年4月在东地中海成功拦截至少3枚伊朗的弹道导弹。

“网红”反导系统能力壮大

“萨德”的发展经历了近20年的研发,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8年开始到1999年停止试验,这一阶段问题百出。“欲速不达”导致了试验成功率惨不忍睹;第二阶段从2006年开始,经过整顿后重启试验,至2019年公开报道的有20次拦截试验,其中4次由于其他原因没有发射拦截弹,其余16次拦截成功,试验成功率达到了80%。如果仅考虑发射了拦截弹的样本,则达到了100%的命中率。

2022年1月,阿联酋使用“萨德”成功拦截1枚胡塞武装发射的弹道导弹,成为“萨德”的首次实战战例。

美国反导体系的作战能力演变,还体现在反导体系能力的从无到有。

最初,美军反导能力主要集中在单一装备的作战能力上,随着多型装备的不断实战部署,装备之间的体系化协同使得反导体系能力不断涌现,针对不同的威胁目标,逐步具备了分段多层多次(最少2次)的体系化拦截能力。

与此同时,反导体系特别是区域防御体系,对多种目标小规模同时来袭时的体系化防御能力也逐步显现,特别是“萨德”与“爱国者”系统的集成互操作试验已经完成,实现了“萨德”探测、“爱国者”系统拦截的作战模式,极大扩展了“爱国者”-3 MSE型拦截弹的作战范围。

图片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德国防长皮斯托留斯会面,推进爱国者导弹系统训练合作。(视觉中国/图)

未来,美国反导体系发展或会越来越完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体系要素进一步发展完善。目前,美国的反导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并具备了一定的实战能力,将进一步完善体系要素能力,特别是完善天基预警探测和跟踪识别能力,重点将发展中低轨预警监视、跟踪识别卫星星座和相关的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技术等,为充分发挥现有拦截武器装备性能、更快闭合针对高端威胁的杀伤链提供信息支撑和保障。

二是装备部署规模持续扩大。美军在多年的财年预算申请中,包括“地基中段防御系统”的下一代拦截弹、“萨德”、“标准”-3拦截弹、“爱国者”-3 MSE拦截弹、具备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的“宙斯盾”舰在内的装备都有持续投资,其部署规模将进一步持续扩大。

三是实战能力不断增强。随着装备部署数量的持续增长,特别是技术发展和进步,在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加持下,通过实战战例和试验数据的积累和学习,美军全球一体化反导体系的实战能力将会不断增强。目前美军已经把“萨德”应急部署到以色列,其表现大家可拭目以待。

南方防务智库特约研究员 朱风云

责编 姚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