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杭州第十一中学迎来百廿校庆,千余名校友从四面八方赶来,涌入杭州城北这条八丈井的小巷。
这里是十一中大关校区,校园里装扮一新,迎接各位校友、退休教师回家。
有的校友遇到多年未见的老同学,眼圈红了,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有的毕业生带着孩子回母校,看到以前的班主任,来了个大大的拥抱;还有大学生校友,帮着老校友,踮起脚来找毕业照……校园里到处都是红色,处处都是笑声。
照片墙晒出几百张毕业照
定格住百廿时光
一走进校门,遇到点小“拥堵”,原来是校友们排着队在拍照打卡。一位头发、眉毛全白的大伯,按下按钮,背景上显示出——“我是第83位”校友。他后面有4位毕业生,穿着运动服,青春活力。
最吸引校友们目光的,是几面毕业照的照片墙。百廿时光的流转,被几百张黑白照片、彩色照片定格下来。
十一中创办于1904年,前身为贞文女学堂;1919年,定校名为“浙江私立惠兴女子中学校”,1947年,创办“杭州私立东瓯中学”;1956年,两校合并,成立“浙江省杭州第十一中学”;2000年,初中独立为“杭州市惠兴中学”,“浙江省杭州第十一中学”为高中。
“诺,我看到周老师了。”“你能不能找到我?”“那时候噶傻的……”
在1925年-1996年的照片墙面前,不时有人驻足,找一找当年自己班的毕业照。有位卷发阿姨找到了,满脸欣喜,拉着另一位阿姨,两人边看边说,一会儿唏嘘,一会又开怀大笑。
学校收集了几百张毕业照,最早的一张是1925年浙江惠兴女校的全校合影,1950年,惠兴女中有了高中部 ,第一届毕业生的合照里,有20几名女生。到了1952年,东瓯中学有了第三届毕业生,再到1959年,杭十一中第一届高中生,毕业了。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说不尽的故事。
一家五个“十一中人”75岁的校友谢淦,是十一中1968届毕业生。他和两名高中同学,脖子上挂着红丝带,刚刚拍完合影。
“我对十一中的感情非常深厚,可以说,我就是在这里长大的。”谢淦说得很动情。
他的父亲是惠兴女中的老师,母亲在当时学校的教工幼儿园工作。谢淦兄妹三人,他是老大,弟弟、妹妹也都在十一中读书。
“我读书的时候,惠兴女中与东瓯中学刚刚合并为十一中,我家就住在旁边,眼看着十一中有了新校名。”谢淦边说,边指指身后的老照片。在十一中度过3年初中、3年高中,遇到了很多好老师。
“音乐老师很有才华的,我喜欢吹笛子,他把我编入器乐小组,这对我帮助很大。我们班主任陈老师是位厦门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教数学,非常专业,班里同学的数学都学得蛮好。”
谢淦的说法,同学杨中南也很认同,他是高中数学课代表,和陈老师接触很多,“老师正直、专业,很让人佩服的。”
高中毕业后,响应祖国的号召,谢淦、杨中南和一批同学都去了黑龙江。过了几年后,他俩陆续回到杭州,分别在锅炉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等一线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
“不说了,庆典最后的校友大合唱,我要上台的,先去候场了。”谢淦和两名同学暂时告别,他们约好了,等到活动结束,一起去看看80多岁的班主任。
有校友受母校办学精神感召
捐赠50万元
上午10点,庆典开始了,校友与嘉宾们齐聚一堂,共同为十一中庆生。
学校党委书记莫若虹致欢迎辞,她说:“学校薪火相传两个甲子,我们深切怀念每一位为创业立校呕心沥血的先贤前辈,诚意致敬各个时期为学校改革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历任领导和同事,我们将追随百廿荣光,凝心聚力、不懈奋斗,努力实现‘让每一位学生成长为最强的自己’,接续书写学校发展的崭新篇章!”
现场,1983届校友桑坚信上台,为母校捐赠了50万元,其中,以个人名义捐赠30万元,以建人国际教育集团的名义捐赠了20万元。
“我当时初中、高中都在十一中就读,遇到很多好老师,今天也见到了两位近90岁高龄的老师,语文王明珠老师和政治陈爱芬老师。”桑坚信说,十一中有一批好老师,为了学生奉献自己,所以学校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先后出了3位院士。
他感恩母校的培育和教养,也受到惠兴女士办学精神的感召,所以从考古研究所辞职,投身教育事业,并将它当成终身志业,也是非常奇妙的事。“今天的捐赠是对母校的小小回报,也希望广大校友们一起为基金会注入活水,为母校再上台阶,再创辉煌,奉献心力!”桑坚信说。
四名女生的“130”之约今天,校园里也出现不少年轻的面孔。四名青春洋溢的女生正在桂花树下合影,她们摆出了和几年前同样站位的pose,用拍立得拍的照片很快就好了。
她们都是学校2021届毕业生,现在读大三。穿校服的这名女生翁嘉怡,在中国美院读书,前两天她专门把高中校服找出来,今天重新穿上回到母校。
“我们几个同一届,大家都是学美术的,一起上课、备考,感情很好。”翁嘉怡说,在学校读书时,大家一起在这棵桂花树下合影了,今天来原景重现一下。
翁嘉怡说,她最想念以前的班主任周佩霖老师。“对她来说,我可能只是众多学生中的一个,但是她对我来说,是唯一的高中班主任,意义非凡。这次回来,和同学、老师都能见到,很开心。”
回忆起高中生活,几名女生叽叽喳喳,开心地说个不停。还有人感叹,马上大学毕业,就再也没有寒暑假了。
“这次,母校过120岁生日,机会难得,我们回来聚聚。等到130年的时候,希望我们几个还能聚在一起,再拍一张这样的照片。”翁嘉怡说。
今天,不少师生时隔多年见面,有说不完的话。
莫若虹书记对于十一中,别有一份感情,因为她也是十一中的毕业生,曾在这里度过6年时光,1988年高中毕业。
今天她见到十几名同学,还有高三班主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刘绶石老师。大家一起共进晚餐,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再叙一叙师生情、同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