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漫游”,揭开非遗中的“好品山东” | 大省挑大梁·好客好品

图片

11月10日,《“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漫游记》赶在双十一前夕上线了,短短十几分钟的视频中,观众跟着墨子设计的木鸢、6000岁的大汶口文化代表红陶兽形壶、3500多岁的商文化代表亚醜钺,在山东展开了一场跨越古今的Citywalk,重温齐鲁大地悠久厚重的历史,触摸新时代山东发展的澎湃动力。

趵突泉、泰山、苹果、石榴、蓝鲸1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风筝……从山东的美景、美食到山东的高端智造、非遗手造,悉数亮相,多角度展现了“好客是真情 好品凭厚道”的品牌形象,也勾勒出“好客山东,好品山东”的非凡魅力。

其中,作为“山东手造”代表的山东非遗惊鸿一瞥,揭开了山东非遗的魅力一角。细如发丝的鲁绣可以再现层峦叠嶂的山川花鸟,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鲁班锁蕴藏着满满的中国智慧,潍坊的风筝俨然对外交流的窗口,而那只贯穿始终,记载于《墨子·鲁问》的木鸟,即便已失传,也是山东非遗过往历史的见证。

2013年,在孔子的家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文化“两创”的号角在齐鲁大地上嘹亮吹响,并迅速传遍全国,激发了对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广泛讨论与实践热潮。在这场文化复兴的征途中,山东勇立潮头,成为文化“两创”的领航者。众多历史悠久的非遗项目在新时代的春风中焕发出璀璨光芒,不仅实现了从“沉睡”到“苏醒”的华丽转身,更以蓬勃之势“火遍大江南北”,强势回归大众视野,尤其赢得了年轻群体的青睐与追捧。它们成为了讲述山东故事、中国故事的生动载体,以独特的魅力架起了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的桥梁。

图片

在墨子故里滕州,祖上四代都是木匠的郝立岩,耗时数年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榫卯玩具品牌,用一根积木打通教育和传统文化。作为鲁班木作技艺传承人,他要把中国独一无二的文化和智慧一代代传承下去。

图片

在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国家级非遗济南皮影戏第五代传承人李娟打造了一支“皮影女团”。她们传承济南皮影,结合教育、文创等跨界合作,年演出300多场,深受百姓喜爱,从济南走向全国,并延伸到更大的世界舞台。

在因为烧烤而闻名的淄博,蹴鞠、琉璃、陶瓷、鲁派内画等国家级非遗也走在国潮前列。不久前,“2024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名单揭晓,淄博杰出匠人任波凭借作品《甲虫》系列荣耀上榜,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世界琉璃灯工艺术家。

图片

图片

在青岛,青少年正在成为非遗传承的主力军。胶东大鼓活态传承教育实践案例以及胶州秧歌、三铺龙拳进校园实践案例成功入选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从非遗进社区到非遗进校园,有声有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已成为青岛人身边最熟悉的文化风景。

在沂蒙山革命老区,沂蒙煎饼传承人徐海霞开发了小米、荞麦、红枣、水果煎饼等几十个品种,将煎饼做成了花,让传统美食变成了艺术品。而在她所在的常路镇,为进一步发展壮大煎饼产业,规划建设起了煎饼产业园,走出了一条强镇兴村的新路子。

菏泽单县的“羊经济”在北京、上海、长沙、重庆等地生根发芽,品牌连锁店在全国达1600余家,罐装羊肉汤畅销全国各地,正朝着“百亿级”大产业进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镌刻着世代累积的智慧精髓与丰富情感,乃一方水土与一方人民携手编织的群体记忆。类似的非遗传承故事,正在山东各地续写。非遗传承人以薪火相传的匠心精神,在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跨越界限,融合创新,展现出非遗在当代的无限可能。山东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恰似一部波澜壮阔、未竟其美的鸿篇巨制缓缓铺展,这不仅是对过往辉煌的致敬,更是对未来希望的播种,每一笔一画都凝聚着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厚意与对创新发展的不懈追求。

记者:任晓斐 编辑:吕冰 校对: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