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随着“双十一”的到来,家用电器成为各大平台销售额排名榜首的商品。
02以旧换新政策叠加优惠,有效提升了家电市场的热度,截至11月8日,共有2025.7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3045.8万台,带动销售1377.9亿元。
03各地不断创新举措,推出家电以旧换新加力支持政策,持续释放内需市场潜力。
04由于房贷压力的减轻和以旧换新政策的补贴优惠,消费者购买家电的意愿和能力得到提高。
05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对行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企业持续深耕原创科技、绿色科技及智慧科技。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随着“双十一”大幕开启,线上线下共掀消费热潮。今年的“购物车”里,家用电器成为“显眼包”,高居各大平台销售额排名榜首。
优惠叠加,市场热度攀升
这两天,广州市民邓女士带着父亲到京东线下店凑了个“热闹”:“家里的电视机用了很久,其实将就对付一下也能继续用,但看到国家以旧换新的补贴叠加‘双十一’补贴双重优惠,一共可以省下差不多2000元,立马‘下单’,老人开心得不行。”
和邓女士有着同样想法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广州京东MALL副店长蔡先生告诉记者:“自新一轮以旧换新启动以来,线下门店客流逐步提升,以旧换新订单增长明显。尤其是进入11月,客流量是前几个月的两倍左右。”
目前,超20个省份家电换新活动陆续在京东上线,覆盖8500多款家电产品;天猫与上千家品牌联合投入60亿元,通过发放品类券、品牌官方让利等方式,部分家电商品价格降至5.5折;快手启动以旧换新专项,联合上百个商家对家电类投入10亿元换新补贴……
真金白银的诚意,有效提升家电市场的热度。多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8日,共有2025.7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3045.8万台,带动销售1377.9亿元;截至10月30日,在2024年“双十一”全网累计销售额中,家用电器以1324亿元高居榜首,占据15.7%的市场份额。
对于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有外国媒体用“大获成功”予以评价。彭博社日前在报道中表示,中国政府旨在刺激消费的以旧换新政策,不仅带动家用电器销量飙升,还促使投资者纷纷买入家电生产商的股票,包括美的和海尔在内的中国家电制造商的股票表现优于全球同行。
落地显效,消费潜能激发
消费的“热”,背后是政策的“进”。
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对“两新”工作作出全面部署;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明确要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8月,商务部等四部门明确各地自主确定补贴“8+N”类家电品种,每件最高补贴2000元……
在中央政策引导与支持的基础上,各地不断创新举措——四川、上海、湖北等地对补贴品类进行扩容,新增洗碗机、蒸烤箱、空气净化器等产品;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将大部分家装厨卫和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纳入补贴政策范围……目前,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启动家电以旧换新加力支持政策,持续释放内需市场潜力。
一线城市用好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调整住房限购政策;组织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联动举办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持续组织开展以旧换新供需对接……最近一段时间,以旧换新再迎政策“红包”。
存量+增量政策“双轮驱动”,特别是下调首付,取消商品住房限购、限价,加大购房补贴等措施释放楼市利好,将对第四季度的家电消费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依绍华表示,一方面,房贷压力的减轻使得消费者在购置家电等大额消费时有了更加充裕的资金支持,原本打算偿还高额房贷利息的部分资金如今可以投入到家电消费中,提高家电消费的预算;另一方面,以旧换新政策的补贴优惠又进一步降低了购买家电的成本,从而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消费能力。
乘势而上,产业转型向“新”
走进位于四川绵阳的长虹智慧显示工厂,18条“5G+工业互联网”超高清电视生产线全部满负荷生产,每条生产线同时生产6种不同产品,一天可实现1100个不同产品的生产,交付周期仅10.86天。
“本轮换新,消费者更看重节能、智能、健康、舒适的产品体验,也显示出对美好生活品质的追求。”四川长虹企业策划部部长徐明发说,公司在政府补贴基础上加码了企业补贴,同时还从研发、生产及服务、回收等全流程进行支撑,用丰富的创新产品矩阵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连接供需两端,既惠企又利民、既利当前又利长远,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意义重大。
西南财经大学消费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叶胥认为,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不仅可以直接繁荣终端市场销售、提高千家万户的生活品质,还可通过经济大循环带动生产端转型升级,有利于整个行业攀升更高价值链。
针对食材保鲜期短的痛点,海尔冰箱开发了全空间保鲜技术;针对内筒藏污、衣物清洗不干净等问题,美的洗衣机创新采用无孔除菌洗2.0技术……
海尔智家相关负责人表示,瞄准置换需求,推动以旧换新向好向快落地,有助于企业持续深耕原创科技、绿色科技及智慧科技,以优质供给激活存量市场,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记者邹多为、胡旭、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