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调研丨搬还是不搬?新疆策勒:沙漠小城生存记

全文1013字,阅读约需3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新疆策勒县在抗击风沙方面持续探索,通过加强防沙治沙力度和动员百姓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02策勒县不再搬迁,而是守住故土,绿洲已经向沙漠推进近20公里。

03为此,策勒县建立了策勒沙漠研究站,探索如何因地制宜科学防护。

04本村村民麦提努日承包了580亩沙地进行治理,种植肉苁蓉、红枣等经济作物,实现致富。

05除此之外,策勒县还提供补贴政策,调动了老百姓的积极性。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被沙漠包围的策勒,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但临近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漫漫黄沙随风流动,不断吞噬着沿途的绿色生命和祖先创造的文明印迹。近年来,策勒人在抗击风沙方面持续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果?

 

风沙威力惊人 搬还是不搬

图片

英阿瓦提曾经是策勒县一片绿洲上的村庄,在整村搬迁之前,这里生活着60多户人家,280多口人。如今,这里变成了一片沙漠。

图片

这个村庄是1997年由于沙害和缺水而搬迁到离这里七公里之外的地方,不到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来到这里,看到的是一个个深陷沙漠里的断壁残垣,残破程度令人以为这是一个沙漠中的古城遗址。由此可见风沙侵蚀的强度和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的。

图片

介甫的家在离策勒县城更近的托艾日村,沙漠虽然没有吞没他的村庄,但风沙依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图片

中国科学院策勒沙漠研究站工程师 托合提热介甫·图尔荪:甜瓜西瓜种了,棉花种了,一场风来了以后,瓜这些东西,风一吹吹跑了,叶子都没有了,就白种了。我们就到地里面去哭,正儿八经哭,那个时候有些人自己种的粮食还不够自己吃。

图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策勒周围生态持续恶化,沙漠边缘距离县城已不足1.5公里,这座历史上沙害三次南迁的小城再一次面临搬迁的命运。

 

抵御肆虐风沙 策勒不“撤了”

不再搬迁,守住故土,策勒的方法是什么?通过加强防沙治沙力度,县里广泛动员百姓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并建立了策勒沙漠研究站,探索如何因地制宜科学防护。

托帕艾日克村有八千多亩沙地,全部位于策勒县的沙漠锁边带上,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的是,托帕艾日克村的这一大片沙漠全部交给本村村民治理,如今工程已经过半。

图片

麦提努日去年承包了580亩沙地进行治理,如今他已是打井、发电、育苗、种树样样精通的行家,去年的树苗种活了,今年他又向村里提出要承包更多沙地。

图片

策勒县策勒乡托帕艾日克村村民 麦提努日·迪敏:这个土地我们承包有补贴政策,所以这方面就不担心了。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好机会,(错过)以后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图片

策勒县策勒乡托帕艾日克村支部书记 庄彬:一亩地的补贴最高的话可以达到5000多,补贴非常大,老百姓的积极性也调得比较高,我一开始预计的是可能我会分出去一半多一点,剩下一部分要我们(村集体)自行来解决,但现在基本上是我自行解决的都没有,全部都分出去了。

图片

除了眼前的补贴,更让麦提努日兴奋的是未来的发展。按照根据新政策,在达到防风固沙标准的前提下,麦提努日可以在这580亩沙地的林带间隙进行经济作物的种植。

图片

在不远处一块红柳种植带上,去年种下的肉苁蓉迎来了丰收的时节。

图片

今天的策勒,不仅不用再搬迁,还在向沙漠中扩展,绿洲已经向沙漠推进近20公里,通过种植肉苁蓉、红枣等经济作物,让当地农牧民在沙漠上走出一条致富之路。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