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宁海关技术中心主持制定的《壮锦》国家标准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并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制定,填补了我国“四大名锦”中壮锦国家标准的空白,也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非遗纺织类国家标准。
南宁海关技术中心检验员正在对壮锦进行纤维成分检测。韦崇云/摄
壮锦又被称为“僮锦”“绒花被”,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其工艺风格独特,种类齐全,与云锦、蜀锦、宋锦一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锦”。壮锦织造工艺于2006年入选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壮锦不再仅限用于服饰、婴儿背带、巾被等传统用途,通过与时尚元素的结合,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目前用壮锦制作的室内装饰画、箱包、雨伞、文具等旅游工艺品及衍生文创品,成为广西“名片”,走向更广阔的市场。2019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将《壮锦》列入消费品国家标准专项计划。
但由于当地品牌规模化、标准化意识不强,文化传承以手口传教为主,地域间存在差异和争议,且壮锦传统文化行业和相关科研单位尚未形成合力等原因,导致壮锦在国家标准方面尚为空白,仅停留在地方标准阶段,不利于传统文化有效运用数字技术保存、整理和对外推广。
南宁海关所属邕州海关关员对壮锦制品进行现场查验。陈欢/摄
为此,南宁海关技术中心申报制定《壮锦》国家标准并获立项。《壮锦》产品的定义和技术要求制定是标准制定的难点。南宁海关技术中心牵头壮锦相关企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科研院所等组织和个人共同就壮锦花纹特色、织造工艺、文化传承、民族特色等确定标准起草和研制方向,随后经过起草、征求意见、审查等阶段,最后完成《壮锦》国家标准并获批正式发布。《壮锦》国家标准颁布实施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弘扬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南宁海关技术中心将加大力度开展《壮锦》国家标准推广工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促进壮锦文化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海关力量。”南宁海关技术中心主任吕春秋说。(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