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涂渡
乡村,数千年以来,一直都是中华民族很多传统美德的空间载体。但除了田园牧歌的浪漫之外,乡村的治理和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它是国家治理的重中之重。
现在,我们找到钥匙,中国的乡村治理和发展真正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11月9日,“2024潞村论坛”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世界乡村旅游小镇开幕,论坛既包含对湖州“潞村实践”“形神兼备”的经验总结,也包含对中国乡村振兴的新思考:中国的支农资源持续投入,政府与农民、工业与农业、商业与农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不断拓展,一个“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和“人人享有”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在全球关注下徐徐展开。
01
用好市场机制,建设“高市值”乡村
湖州的乡村振兴“形神兼备”,“高颜值”和“高市值”兼具。高颜值指的是湖州“美丽乡村”的面貌。湖州乡村以宜居闻名。走在德清县莫干山镇的五四村村道上,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路边是造型优雅的别墅和花园。在安吉县天荒坪镇横路村,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去“智慧健康站”问诊买药。2021年,数字惠民工程“乡村大脑”建成,湖州所有区县连续3年被评为“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先进县”。
高市值指的是湖州乡村产业发达,囊括两项制度性创新:一是以“标准地”改革促进和推动钱、地、人三要素的充分发展;二是以强村公司为基础,创新企业、村、农户新型合作模式。
从“地”的方面看,2019年,湖州在全国首创农业“标准地”改革,解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用地难题,实现农业经营主体、农民、村集体多方共赢。
乡村供地难、用地贵、拿地慢,湖州“标准地”改革以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契机,统筹调配新增指标,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每年落实150亩左右的用地指标用于农业“标准地”。同时,突出“标准地”政策姓农、惠农、助农的宗旨,明确出让价格参照同级别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的70%,减轻农业主体的资金压力。另外,简化手续办理落成,参照农民建房审批“一件事”标准审批,为农业主体节省三分之一的办理时间。
位于安吉的浙江宋茗白茶有限公司就受益于“标准地”,2019年该公司获批10.6亩“标准地”,随后便在新批准的地块上建起数字化生产线。5条数字化生产线每小时可处理鲜叶600公斤至700公斤,预计全年收入达1.5亿元左右。
高山之颠的杰作——湖州安吉天荒坪蓄能电站
从“钱”的方面看,湖州于2017年落地中国首个地方性绿色金融综合统计制度,并深化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开发了有关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担保等一系列绿色金融产品。
而且,开发绿色金融产品的主体多样化。目前,湖州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已经有53家,其中有24家绿色支行、26家绿色金融事业部、2家绿色保险创新实验室、1家绿色保险创新研究院。
在人的方面,培育乡村“五类英才”,强化“人”的支撑。湖州目前累计培育英才3.9万余名,遴选“南太湖特支计划”乡村振兴领军人才61名,培养乡村创客7330名。还在全国首创“1+1+N”农技推广联盟、全国首个“农民学院”,服务农业主体1400余家,累计培训农民大学生1.5万余人、高素质农民2.2万余人次。
强村公司以“强带弱、弱抱团”为发展模式,有机组织村、企业和农户,包括单村组建、多村联建、多村参股等模式,目前已经有390多家。
随着实际需求的变化,区县级“强村富民集团”也先后成立。吴兴区强村富民集团,推动了一大批空野疗愈基地、清野休闲营地等项目;还带动了一批青年入乡就业,为青年提供乡村CEO、职业经理人、乡村运营师等岗位120余个,带动250余名青年返乡就业;也拉动了一批青年返乡创业,推动“一间房子”向“一间民宿”“一间咖啡屋”的转变。
南浔区也将“强村公司”迭代升级为“强村富民集团”,推行“集团化实施、共享化运营”模式,打造新型农村开发模式、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新型农民致富模式。2019年,西堡村等23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投资组建了湖州练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入区属国有企业南浔强村富民发展集团,采取“投建返租”模式,依靠“共富工坊+村集体+农创客+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吸纳周边11个家庭农场参与。
如今,练市“红美人”柑橘可持续发展园区向周边村扩展到5000亩,依托“红美人”柑橘特色产业,为周边闲散农户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结对帮扶20户低收入农户。香甜多汁的“红美人”柑橘,不仅成为水果产业的一张新名片,而且也成为了强村富民的“共富果”。
02
从传统中寻宝,铸就“文化灵魂”
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重塑乡土文化、涵养乡风文明、繁荣文化产业,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和产业振兴力。文化元素相互交织形构了朴素的乡村价值观和认知体系,进而构建了乡村社会的行为规范。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乡土文化蕴含的礼俗秩序开始在乡村社会中崩解,乡村出现了内核“空心”。重塑乡土文化,建设乡村精神家园,对筑牢乡村振兴之根,确保乡村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陈列馆在湖州潞村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老村落开馆。该陈列馆以“在湖州,沉浸中国,大阅典籍”为主题,结合文化陈列、沉浸科技、互动体验、美学传播等前沿创意,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陈列馆中正在举办游学活动
湖州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江南古城。
波澜壮阔的“吴越”历史,闪烁于《史记》《越绝书》等多部典籍。千百年来,湖州的宋词文化、丝绸文化、书画文化等都在华夏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湖州也是中国最早生产和利用茶叶的地区之一,是世界茶文化发祥地之一。一千多年前,“茶圣”陆羽寓居湖州,与著名书法家、大文豪颜真卿在此书写了一段震烁古今的文人情义。陆羽遍走名山秀水,遍尝名品佳茗,倾尽毕生所学著成《茶经》,开创了中国茶文化的先河,铸就“精行俭德”之品格。
在湖州典籍里的中国陈列馆,穿行于时空甬道,游览者以“时空旅行者”和“现代读书人”的双重视角与先贤相遇。镜鉴空间,依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为灵感,以镜面为主元素,包含“典耀千秋”“又见先贤”“AR换装”“古今对照一起拍”“我PICK的典籍”等丰富展项,囊括了与过去对话、与未来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展馆及节目对话等意涵。
湖州典籍里的中国陈列馆
“传承”院落以艺术构筑物打造半通透的造型装置与曲回案几。上空悬挂着印有典籍金句的模拟“钱山漾”丝绸质感的金属纱帘,院落中央摆放曲回案几,陈列有一些典籍拓本,一路蜿蜒至品读阁,寓意“中华典籍,生生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东西两侧“回”字走廊将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内容以铜版剪影结合灯光的样式,串联成长卷“典亮华夏”,既是对节目的回顾,也是对历史的回首。
未来,该陈列馆将继续发挥以古鉴今、以文化人、传播人文价值的独特作用,打造中华古籍的科普中心、展示中心、研学中心、交流中心,成为湖州乡村振兴的“文化灵魂”。
与典藏中的中国陈列馆相互呼应,潞村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共同打造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在潞村,你可以参观古宅,了解当地民俗风情;可以漫步古街,感受岁月沉淀;也可以感受民俗表演、非遗展示等各类传统文化活动,参观现代艺术展览,领略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双重魅力。
此外,潞村也正用湖州特色的丝瓷笔茶为主体,拉动“研学经济”,以古风夜市为主体,拉动“月光经济”,已引进多种业态,包括餐饮、民宿、研学、文创、茶饮等商企共计35家。以新业态传播旧经典,用新场景包装传统文化,农文旅相融合,千年古村落焕发出新活力。
03
“造血式”振兴,通往共同富裕
水口乡顾渚村“造血式”振兴乡村的鲜活奋斗史,反映的是湖州乡村振兴下共同富裕的迭代发展历程。顾渚村,人口不到3000人,聚集了486家农家乐,90%的村民都在从事农家乐产业,每年接待上海中老年游客大约400万人次,全年没有淡季,打破了传统旅游“旺季太短、淡季太惨”的经营魔咒。在“从无到有”的阶段,水口乡党委基于本地村民发展农家乐的强烈意愿,研究确立了“生态立乡、旅游兴乡”的发展战略,大力鼓励发展农家乐产业,为此乡政府专门成立了农家乐管理办公室,村里从事农家乐的村民在政府的支持下又自发组建了水口乡农家乐行业协会,负责协调组织农家乐的统一管理,逐步根据客群需求形成水口农家乐“包吃住”和“包接送”的特色模式。
湖州长兴水口乡顾渚村
在“从小到大”的阶段,政府和市场对农家乐规范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2年县政府出台了《长兴县农家乐管理办法》,对农家乐的部门职责、审核报批、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动态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范,农家乐按照要求办理了执照,并全部安装公安住宿登记系统,这一阶段农家乐得到规范提升。在“从点到面”的阶段,“乡村度假”模式开启,游客的旅游体验更丰富、停留时间更长,农家乐扩张到558家,2015年启动全省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创建。2017年创新建立农家乐积分制管理,以季度普查、月度抽查、随机检查的方式进行常态化检查评分,并将结果纳入积分式诚信管理体系,与星级评定挂钩,推动农家乐的提档升级,村庄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改善。在“从有到优”的2018年至今,也叫“乡村生活”阶段,顾渚村注重营造一种有别于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沉浸式全方位的乡村生活体验,更关注内涵的提升和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的体系建设,农家乐已近600家。2017年政府提出“控量提质”,大力推进农家乐转型升级,2023年乡政府在相关部门支持下结合前期管理的经验做法,起草发布了农家乐垃圾分类和绿色低碳乡村民宿两个县级地方标准,为全国首创,从制度层面提供了农家乐绿色发展的经验和样本,并运用数字化技术将农家乐行为转化为碳积分,辅以奖惩激励措施,比如说金融授信等,确保标准得到落地。
另外像住宿、餐饮、车费等,协会也都制定了相应标准,并且推行网格化管理,让有威望、有公益心的农家乐老板担任网格长,管理好各自辖区。“十四五”期间,湖州将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示范区。”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沈国忠介绍,计划到2025年底,和美乡村覆盖率达到60%以上,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比重预计将达到10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3万元,省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率达到100%。
从历史中走来,有泥土的芬芳,更有一脉相承的千年书卷气息,绿水青山一步一景,这是美丽的乡村。在市场中磨炼,用市场机制和现代管理技术,打造金山银山,这是共同富裕的乡村。在中国浙江的湖州,一幅美丽的立体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End-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出品
作者 | 涂渡
编辑 | 谭保罗
统筹 | 查一鸣
排版 | 拼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