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伊凡·季莫菲耶夫(Иван Тимофеев),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RIAC)主席团成员及总负责人
编译:李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
伊凡·季莫菲耶夫
美国高级官员宣称朝鲜军事人员已经出现在俄罗斯,并确信他们已站在俄罗斯一边介入到乌克兰战场。俄罗斯外交部将这些指控定性为信息战和舆论战。当然,美国及其盟友有足够的理由去担心。
2024年6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平壤
与俄罗斯的合作可以缓解朝鲜在国际社会的孤立。美国几乎没有能对双方施加影响的工具。
对有核国家动武显然很危险,而考虑到经济制裁的种种局限性,用经济手段对付俄朝两国同样没什么意义。
俄罗斯与朝鲜的接近至少可以从三个因素加以解释。
第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欧洲安全面临的严重危机,这一危机的“神经元”是俄乌冲突。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的军事、经济援助,对俄罗斯采取了一整套单方面制裁,但在距离欧洲舞台十分遥远的地方遭遇到了俄罗斯非对称反制。长期以来,俄罗斯同时经营国际政治多个地区板块的潜力并未显露出来。在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仍在伊朗核问题和朝鲜核问题上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保持合作。换言之,乌克兰危机从莫斯科作为多边外交参与者的其他地区问题中相对剥离了出来。在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后,这种割裂性的政策开始走向终结。在全球某个地方的尖锐对抗已无法和在另一个地方的合作共生共存。俄罗斯开始回归历史悠久的“均势”外交,这种外交就暗示针对共同敌人的结盟游戏。朝鲜在过去75年里饱受美国的军事经济压力,与朝鲜合作符合均势原理。在当前的政治条件下,美国及其地区盟友无法为莫斯科提供某种“便利”,以使其维持现状。他们对俄罗斯的遏制政策尽管强度不同,但都给俄罗斯提供了强烈的反制动机,其中就包括支持美国的对手。
第二个重要因素是朝鲜核导计划的动态。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2000年代,俄罗斯一直是朝鲜半岛无核化的支持者。防止核武器和导弹技术的扩散符合莫斯科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降低临近边境地区发生核冲突的风险。出于上述考虑,俄罗斯积极参与了旨在解决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也在联合国安理会层面积极工作。
然而,和美国及其盟友的单方面遏制政策一样,多边外交也没能阻止朝鲜拥有核武器。
当平壤实质上变成“拥核国家”,且没有任何动机放弃这一地位时,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改变当前的状况,多边外交已经失去了意义和价值,谈判同样如此。解决问题变得毫无希望。
第三个因素是朝鲜和俄罗斯应对制裁的韧性。美国对朝鲜的全面贸易和财政限制从上世纪50年代就启动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对朝制裁有所放宽,但相当一部分仍保留了下来。在与朝鲜进行核问题谈判的过程中,华盛顿以“取消制裁”作为筹码。1994年的朝美日内瓦框架协议允许朝鲜和平利用核能,并承诺向朝鲜提供能源,以此换取平壤放弃核武器,且就无核状态接受国际核查。华盛顿与日本、韩国以及其他国家一道,给朝鲜提供了粮食及其他援助,这对于当时陷入经济困境的朝鲜而言是极其需要的。然而,框架协议的执行陷入了僵局。平壤不急于完全销毁核设施,而美国和其他国家也时不时中断援助。后来的六方会谈同样没有成功。
2006年,朝鲜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触发了国际制裁。从2006年至201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10个针对朝鲜核导问题的决议,对朝制裁日趋严厉。至2017年底,国际制裁框架可谓全面彻底。美国及其盟友在联合国制裁框架基础上又附加了自己的单方面制裁。朝鲜被列入美国的主要敌人之一,但这即便是种制裁布局也没能阻止平壤拥有核武器。而且,由于最严厉的制裁措施已经落地,对朝制裁框架已失去了意义。
如果就与朝鲜合作的问题对俄罗斯威胁使用单方面制裁,莫斯科必然会无视,因为加在俄罗斯头上的制裁已经够多。
《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预示着两国合作的广阔空间。如何落实条约中的条款,取决于时机和两国的政治意志。显然,安全问题将占据核心位置。朝鲜是否会介入欧洲事务是一个开放性问题。不排除韩国同步介入其中的可能性,或者说已经介入了。显然,无论是威胁动武还是威胁制裁,美国都无法阻止事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