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难找刘警官。”这句在铁路新村流传甚广。社区警务工作的重点、难点在群众,做好这一工作必须紧紧依靠群众,社区民警刘伟深知这一点。以“为民服务”为出发点,依托“三所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厘清了小区治理的“千丝万缕”,编织成社区防控这张网。
图说:静安社区民警刘伟 静安公安供图(下同)
一刀剪断楼道飞线
铁路新村小区是一个建于1956年的旧式公房小区,小区总面积近6.6万平方米,15栋楼共981户,实有人口约2100人,小区共有停放充电需求的电动自行车288辆。但因该小区为铁路局自建用房,未配置物业管理公司,无公共区域,原先建设的非机动车棚仅配备了80个电瓶车充电停车位,小区电瓶车楼道充电、飞线充电的现象极为突出,停车秩序乱、消防隐患多的问题随之而来。
针对小区居民电瓶车停车充电的刚需,派出所主动牵头街道平安办、小区居委研究制定了电瓶车停放充电建设方案,预计在小区北部、南部原动拆迁空地和毛家弄3号4号公共区域新建非机动车充电桩,但居民却认为集中建设的充电桩存在辐射,对健康有害,表示反对。
考虑到居民担心的焦点问题是充电桩是否影响健康,柔性劝说的效果有限,刘伟在“三所联动”机制运作下,邀请人民调解员与律师参与到与居民的对话中,寻找突破口。座谈会上,律师指出,充电桩的建设是在先期审核和事中监督下进行的,司法所、律所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以保障居民权益不受侵害。刘伟劝导居民,充电装置的缺少导致部分居民找不到外部充电点位,不得不“飞线”充电,容易致使火灾。公建充电桩本是为民工程,质量层层把关,希望两幢楼的居民权衡利弊,消除火灾隐患。
法、理双管齐下,3、4号楼居民终于放下心来接受了充电桩的建设,铁路新村小区新增了可供120辆电瓶车同时停车充电的简易电动车棚,加上原有的80个停车充电位,基本解决了小区电动车停车难、充电难、易引发纠纷的问题,彻底消除了“飞线”充电和楼道充电带来的消防安全隐患。
两手聚拢法律红线、道德底线
“他不交水费,我拆了自己家的水槽,有什么问题?”
丁先生与胡女士是一对同母异父的兄妹。丁先生居住胡女士家已有二十多年。调解室里,兄妹对峙着两年来发生的种种摩擦,妹妹因兄长不付水费而拆除的水槽、争执时怄气换了门锁,甚至是不小心用坏了的拖把,都成了喋喋不休的“状词”。见双方争吵不休,社区民警刘伟出手喝止,缓和了双方一言不合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再直指矛盾中心:丁先生是否有房屋产权。
律师指出,当前丁先生并无证据证明当初曾向胡女士出借5万元以购买铁路新村的房屋。丁先生曾向胡女士表示,要求对方以350万弥补当初的出资款后自己会将户口迁出,该诉求无法律依据也无事实依据。房屋出售时,新的房产权利人申请将房屋内原有户口迁出后,原有户口人员若拒不迁出可以直接将其户口迁至社区公共户。
丁先生听着相关法律与政策,半晌不语。胡女士打破了沉默,三十多年前,兄长念小妹体弱,自告奋勇代表家庭告别故乡,前往远在千里的云南扎根劳动、生活,内心抱有感激,因此当初愿意接纳丁先生夫妇与自己共同生活。但时隔多年,两人的生活习惯已发生改变,不似儿时,再次一同生活避免不了大大小小的摩擦,因此打算搬往底楼居住,减少摩擦,修复两人之间的兄妹亲情。
胡女士的让步使得丁先生吐露了心声:自己从云南回上海时手头并不宽裕,眼红起了妹妹在上海的生活。不禁怀疑,当初自愿赴云南就此与妹妹交换了人生。社区民警刘伟肯定了丁先生当初做出的选择。若让体弱的妹妹插队落户,丁先生必然是要活在自我怀疑与后悔中的,何况丁先生也在云南找寻到了恩爱的另一半。丁先生笑了笑:“若是时光倒流,大概还是会做同样的选择。”胡女士闻言红了眼眶,表示听闻铁路新村可能会在几年后动迁,若房屋动迁愿意将部分动迁款分给丁先生作为补偿。久违的温情充斥在调解室内,兄妹二人终于握手言和。
为了巩固调解成果,刘伟对于成功调解的关注及重点类矛盾纠纷实行一周内全量回访,了解当事人思想动态。今年以来,刘伟调解处理铁路新村大小矛盾纠纷67起,其中,通过“三所联动”机制推动化解矛盾纠纷12起,同比2024年1-10月,纠纷类警情下降53%,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上升12.8%。
通讯员 宋一江 新民晚报见习记者 陈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