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耐药丨肖浩文、付豹、潘灵爱、王俊教授:人类与细菌的博弈,耐药危机下的感染诊疗

编者按: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此过程中细菌也不断发展出新的耐药性。近年来,“超级细菌”的传播和感染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其中,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菌(CRO)作为“超级细菌”的代表,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肖浩文教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付豹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潘灵爱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俊教授共同探讨CRO在血液科和ICU的感染情况、治疗挑战以及新型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前景,为耐药菌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感染医线》: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菌(CRO)在血液科的感染情况如何?临床诊疗面临哪些主要挑战?

肖浩文教授: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产酶类型多样,在血液科,NDM酶为主要酶型,占73.0%,KPC酶占21.9%。值得注意的是,产金属酶CRE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天然耐药。

图片

血液科CRE和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的治疗面临重大挑战。首先,两者耐药机制复杂,应根据耐药菌产酶类型个体化选择药物,如产金属酶则不宜选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其次,血液科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感染时症状和体征不明显,且部分患者有长期抗微生物药物暴露史,导致病原学诊断阳性率低,诊断困难。

此外,治疗药物选择有限。临床常用药物主要为传统“三剑客”。替加环素在肺部和血流的浓度较低,常需加量使用,使肝损伤和凝血功能异常风险增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对产金属酶CRE无效,且肺部浓度低,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多黏菌素具肾毒性和神经毒性,肺部浓度低,与替加环素联用时肝肾损伤风险较高。

图片

因此,目前耐药菌治疗药物选择受限,期待依拉环素等肝肾毒性小、耐受性良好的新型抗菌药物能够为临床提供更多有效、安全的治疗选择。

《感染医线》:根据《依拉环素临床应用综合评价项目》中期报告,依拉环素在血液科耐药菌感染的治疗中表现如何?

肖浩文教授:在血液科人群中,依拉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敏感性高,均达到100%。

图片

在基础疾病多、病情严重且复杂的血液科患者中,依拉环素治疗有效率达到87.7%,整体治疗有效率达89.0%。

图片

依拉环素的安全性出色,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

《感染医线》:本次中期报告纳入的血液科病例有哪些特点?依拉环素在治疗血液病患者CRO感染方面有哪些优势?

王俊教授:《依拉环素临床应用综合评价项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耐药评价专家委员会发起,入组超3000例患者,中期报告已纳入885例,覆盖全国21个省/直辖市,包括211例血液病患者。

血液科患者77.3%的患者近期接受过化疗/放疗,53.1%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50.7%有中央静脉插管,高危因素复杂多样。

图片

依拉环素主要用于血液科肺炎患者。在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中,肺炎均为最常见的感染类型,这反映出临床医生对依拉环素肺组织浓度高的药物特性较为认可。

图片

在我国真实世界实践中,依拉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性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坚实基础。其用药简便,推荐剂量为1 mg/kg,无需剂量爬坡,便于临床使用。

同时,依拉环素在血液科感染患者中展现出快速的退热效果,平均退热时间为3.5天,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治疗结束时,临床有效率和微生物学有效率分别高达87.7%和89.1%,患者好转出院率也达到80.6%,表明依拉环素临床疗效确切,极大改善了患者预后。

图片

此外,在临床实践中,依拉环素可与多种抗菌药物联用,为复杂或混合感染的治疗策略提供了便捷、可靠的联合用药方案。

总体而言,中期报告数据提示,依拉环素在治疗不同类型、不同感染部位CRO感染时,均表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感染医线》:在本次中期报告中,ICU纳入的病例有哪些特点?

潘灵爱教授:ICU中肺部感染最为常见(59.3%),与ICU真实世界应用场景相符。此外,还存在肺炎合并血流感染、肺炎合并腹腔感染及单独腹腔感染等病例。

图片

鲍曼不动杆菌(70.6%)和肺炎克雷伯菌(19.9%)为主要单一感染病原菌,这与依拉环素针对的重点病原体相符。

ICU人群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较高,分别达到92.0%~94.0%和71.4%~85.7%。

图片

期待总体分析报告的公布,我认为疾病分布、感染部位及耐药趋势将保持一致。

《感染医线》:在本次以ICU患者数据为主的中期报告中,依拉环素的敏感性、疗效和安全性表现如何?

付豹教授:首先,药敏方面,依拉环素的敏感性优于传统“三剑客”。具体而言,依拉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分别达到94.1%和93.3%(ChinaCAST折点),高于替加环素(FDA折点,68.6%和75.6%)、多黏菌素(EUCAST折点,88.8%和84.7%)、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LSI折点,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为51.9%)。

图片

其次,关于临床疗效,依拉环素起效迅速,平均3.4天即可实现快速退热。治疗结束时,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和微生物学有效率分别达89.0%和89.7%。

图片

最后,安全性方面,药物安全性至关重要。依拉环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9%。

《感染医线》:ICU医生在预防和控制CRO等多重耐药细菌引起的院内感染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

付豹教授:第一,根据院内实际情况,开展CRE主动筛查,筛查人群包括有CRE定植/感染病史、曾与CRE定植/感染患者居住于同一病房、预计入住ICU>2天,以及进行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在实体器官及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粒缺伴发热的患者。第二,严格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特别是碳青霉烯类,以减少耐药菌产生。第三,精准用药,依据病原学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药物,并据治疗反应调整方案。第四,采取升阶梯或降阶梯策略,早期给予高危患者广覆盖、高活性药物,感染控制后及时调整为窄谱药物。第五,加强药物监测,确保药物有效安全。第六,提升医护人员院感防控知识也是关键措施。

图片

肖浩文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血液内科二/细胞治疗中心,负责人

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百人计划(临床医学)”入选者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才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亚太血液与骨髓移植组织官方期刊《Blood Cell Therapy》编委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

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含共同)在《Blood》,《Haematologica》,《Bone Marrow Transplant》和《Biol Blood and Marrow Transplant》等杂志共发表SCI论文34篇

研究结果以第一作者在美国血液学年会、美国血液与骨髓移植年会、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年会等国际会议口头报告交流20次

获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5)、2013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3)

图片

付豹 教授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贵州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贵州省重症医学学会秘书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图片

潘灵爱 教授

四川省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医疗组长,硕士生导师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附属医院Uniklinik访问学者

国家卫健委全国细菌耐药监测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

四川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青年医师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重症超声协作组(CCUSG)全国培训师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移植分会委员

医促会重超与血流动力学专委会常委

四川省医促会器官移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常委

省医卫健会血液病学专委会委员

四川省重症超声协作组秘书

专业方向:重症感染、移植管理 、血液重症

图片

王俊 教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良恶性血液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

中华中医药协会血液学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国家卫健委抗菌药物专委会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组员

江苏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感染病学组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学组委员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造血干细胞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

苏州老年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苏州MDS/MPN专业委员会委员

苏州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委员

美国希望之城国立癌症治疗中心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