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贵港市港北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名誉权、肖像权纠纷案件,一位理发师未经顾客同意便拍摄顾客剪发视频,最终被判赔 500 元,并在媒体平台上致歉。
不久前,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因其欧式复古外立面吸引了众多网红达人前来打卡拍摄,不少网友纷纷吐槽此举影响了正常就医。在全民直播的时代,被直播事件屡见不鲜。
对此,许多市民表示,即便处于公共场合,也不希望在未被告知的情况下被直播、被打扰。虽然直播行业十分火爆,但仍需遵守社会秩序,在不违反公序良俗、不影响社会正常秩序的前提下进行直播。在这种情况下,若未经同意进行直播,很可能会涉及侵犯隐私权。因为通常情况下,大家并不愿意被公开拍摄。如果是一些大型公共场合,或许相对容易被接受;但若是一些小型、较为私密的场所,如理发店等,就不太适宜进行直播了。
规范网络直播行为的路径探索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认为,当前一些主播的违规直播现象并不鲜见,他们刻意拍摄他人,可能侵犯他人隐私。其主要原因在于利益驱动。因此,必须加大对违规主播的处罚力度,让他们不敢进行违规直播,深刻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杜绝此类不合理的直播行为。具体而言,要让处罚措施具有足够的威慑力,使主播真正感到 “肉疼”。
同时,直播平台也应加强引导和规范。一方面,要明确直播的边界和禁忌,对主播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让他们清楚哪些行为不可为,例如不能拍摄和传播儿童青少年、私密行为和私密空间等内容;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直播内容的审查和审核,确保直播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
此外,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也至关重要。社会公众应积极劝阻和举报违规网络直播行为,共同抵制不合理的直播行为。尤其是粉丝群体,不能凑热闹、猎奇起哄,而要抵制违规直播行为,共同推动良好直播环境的形成。只有整个社会都关注这个问题,共同抵制,才能减少违规直播现象的出现和蔓延。
《第三方评估、绩效排名与政府循证管理》
作者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