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我们在组织幼儿运动时,通常会凭借经验想当然地认为雨天的场地、设施设备等因素,会阻碍幼儿动作发展,影响幼儿的运动量,于是直接将户外运动改为室内运动。但借助数字化手段,让幼儿佩戴智慧手环,教师进行运动监测,将产生的过程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发现,真实数据与教师经验判断是存在差异的。伴随数据采集、监测、分析,结合一对一倾听的调研数据,我们通过动态调整户外运动场地、玩教具的投放,为户外运动的科学实施提供依据,使2小时户外活动真正得到保障。
室内外运动数据采集:
在对比和平衡中坚持户外运动
自2023年3月起,我园实施大时段户外2小时作息,幼儿运动、吃点心、游戏均在户外进行,实施至今深受幼儿欢迎,不仅避免了幼儿“上下、里外”的匆忙奔波,也能让他们在户外尽情享受自然的馈赠。但随着冬季的到来,特别是下雨后天冷地滑,幼儿很容易畏手畏脚、动作放不开,有些教师认为,还不如在室内组织运动,既安全又能保证运动量。
那么,可否将雨天的运动回归室内?教师的经验判断是否科学合理?我们将全园15个班级幼儿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全园幼儿连续两个雨天分别在室外和室内运动的强度范围作比较,结果发现:小中大各班幼儿中高强度运动时长差异性不明显。这说明雨天在户外运动的幼儿也能达到一定的中高强度运动量,教师的判断缺乏科学依据。
让数据“发声”,支持幼儿雨天户外运动发生的“可能性”。通过“智慧手环”数据采集,再佐以现场运动视频复盘,幼儿雨天在户外运动有了可能性。
户外各场地数据采集:
在分析与比较中统筹场地安排
幼儿园哪些场域适合在雨天向幼儿开放?这又让我们对数据产生了好奇。我们回看雨天的户外人数分布图了解到:2023年12月11日,阴有雨,塑胶操场上停留人数达到299人,是停留人数最多且中高强度运动时长最长的场地。说明教师和幼儿正在寻找适合的场地开展雨天户外运动。
追踪当天户外中高强度运动排名前五的班级所在区域,分别是中庭区、滑索区、山坡区、塑胶操场、骑行区。5个区域有明显的场地特征,如骑行区和滑索区,幼儿在装备齐全的情况下晴雨天运动量差距较小;山坡区没有任何遮挡和障碍物,地域较宽广;中庭区和塑胶操场没有泥泞和水坑,地面较平坦。即便是雨天,幼儿也能在这些区域中与器械、材料有较好的互动,产生一定的运动量。于是,我们对雨天户外运动场地做了轮转安排,将以上5个“安全场地”作为幼儿雨天户外运动的专属场地,并每隔5周进行一次轮转。
让数据“发声”,支持雨天户外运动发生的“科学性”。通过数据的采集与持续积累,我们比较幼儿在园所内每一处场地的运动量、心率,这对于雨天户外运动的实施过程具有积极意义,能帮助幼儿园关注雨天户外运动场地的安全性,又能追随幼儿运动需要,促进幼儿动作发展。
不同运动方式数据采集:
在观察与调整中满足幼儿运动需要
我们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60分钟的运动时间,为什么有的班级缩水至50分钟以内?时间去哪儿了?
教研活动中,教师提出,5个雨天户外运动场地在班级转场时很匆忙,能否扩充场地或者增加雨天户外运动场地?运动开始和结束时能否做到有“呼吸感”?我们便复盘之前的场地选择,发现只要提供适宜的运动材料,更多场地能在雨天户外运动中发挥作用。于是,我们将一个班级连续两周获得的数据又进行了新一轮对比:中(5)班幼儿上一周的中高强度运动均低于本周,原因在于教师为增加山坡运动的趣味性,提供了轮胎,但由于草地较湿,幼儿将轮胎放在地上之后不愿意再搬动,导致运动量小;而后一周没有提供辅助物,幼儿便自发开始追逐跑、灵活躲闪、蹲跳等,尽管路面泥泞,但幼儿运动强度、运动兴趣丝毫未减。
我们又通过动态表征、一对一倾听和问卷调查,从幼儿处获得关于“雨天,你最想在户外玩什么”的答案。调查得到以下高频词:踩水、骑车、玩泥巴、踢球、滑索道。结合幼儿的心愿以及教师的观察和数据对比,教师和幼儿共同产生了优化后的场地安排,并形成雨天运动器材推荐表,助推教师在组织雨天户外运动时更加有的放矢。
教师从观察和调查中发现,幼儿的廓形雨衣和雨鞋是影响雨天户外运动强度的另一个因素,阻碍了运动速度与动作发展。为此我们和家长沟通,及时跟进幼儿雨天运动装备,提供裤型连体雨衣。又在器材上下功夫,如在小车踏板上增加一层防滑垫,在投掷隔板下增装滑轮固定器,让幼儿能够在雨天运动得更舒心。
让数据“发声”,支持雨天户外运动发生的“适宜性”。智慧手环真实记录着每一名幼儿、每一个班级的运动情况。对教师而言,立足现场观察,再辅以手环数据分析,能更精准了解器械材料与幼儿运动之间的关系,让雨天户外运动的材料投放实现动态调整。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金山区张堰幼儿园)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10日 第02版
作者:胡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