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堂:岭外红楼称第一 开风气首马丁堂

图片

图片

  马丁堂不但是康乐园里最古老的建筑,还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之一。 姚明基 摄

图片

  孙中山一行在马丁堂前留影。 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供图

图片

  马丁堂侧面。 叶嘉怡 摄

图片

  马丁堂前的石狮子雕塑。 叶嘉怡 摄

图片

  马丁堂旧影。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供图

  建筑档案

  名称:马丁堂(Martin Hall)

  竣工:1906年

  面积:2516.48平方米

  地址:康乐园东北区334号

  价值:马丁堂1993年被评定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建筑学会评为中国优秀近代建筑之一;2000年被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列入近代、现代优秀建筑群体保护名录;2002年8月被广东省文化厅批准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11月12日是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南方都市报推出“走读中大百年建筑“系列报道,展现中山大学校园建筑的百年历程,让更多读者走近这一著名学府。本期为报道第一期,后续报道近日陆续推出,敬请期待。

  “马丁堂外树笼烟,雨逐东风着物鲜。芳草添春花添媚,双双笑语到门前。”1935年,一名岭南大学学生在杂志上发表了这首名为《春雨即景》的诗,诗中描绘了春雨滤镜下的校园,花木葳蕤,青翠流光,每一处都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令人遐想。首句中的“马丁堂”便是2024年11月迎来百岁华诞的中山大学之南校最为古老的一幢建筑,不仅如此,它还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之一,而更为重要的是,以马丁堂为开端,红墙绿瓦成为康乐园内建筑风格的基调。

  奠定了康乐园的建筑基调

  马丁堂最初的名字叫“东院”(EAST HALL),顾名思义,东院即东面的一座建筑。这个方位性的指称,乃是相对于当时整个校园的规划而言的。对康乐园红楼颇有研究的中山大学档案馆前副馆长姚明基介绍,岭南学堂早于1902年初就确定了在广州河南岛购地建校的决策。10月18日,岭南学堂监督尹士嘉博士(Oscar F. Wisner)支付了后称“康乐园”的第一块地皮的购买金。但由于这片土地乃是由许多小块地所组成,地权所属关系复杂,直至1904年春天,学校才在区域内共购得30英亩(约0.1214平方公里)土地。“学校所购地块,在与市区若即若离的河南岛上可谓位置优越。它濒临珠江,交通便利;地势较高,能眺望白云山的景观,是一块读书治学的天选之地。更重要的是,校方认为这里具备了更进一步建校的良好基础。”

  土地交易甫一完成,岭南学堂的教师晏文士博士(Charles K. Edmunds)便对这片新校址进行了初步勘察,并提出了初步的规划设想,还主持搭建了几座简易房屋权作校舍。与此同时,岭南学堂从澳门迁回了康乐校址。随后,岭南学堂的美国纽约董事会还找来了美国斯道顿建筑师事务所为校园进行规划,并画出了当时待建房屋的位置平面图。

  对于当时校园的规划设计,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武洹宇副教授在其撰写的《马丁堂历史研究报告》中指出,1904年岭南大学校园的规划图与1895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园的规划图有诸多相似之处。“两座校园规划结构上的相似之感,很可能源自一种被称为‘布扎式规划(Beaux-Planning)’的空间布局思潮。它是继1893年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之后,美国城市与社区设计的主要手法和风格,强调几何规则与古典唯美,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大学校园规划的主流思潮。”

  1905年,马丁堂开始奠基,营建资金2.5万美元全部来自纽约董事局出售其证券所得。设计者正是为校园进行规划的美国斯道顿建筑师事务所,并依规划将之命名为“东院”(EAST HALL)——建筑的北面门楣原标有“EAST HALL”,现已抹去。1906年,马丁堂正式落成。作为中国近代最早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之一,马丁堂的修建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从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所藏的老照片可以看出,马丁堂为三层建筑,另有地下室和阁楼。其最初的建筑特征为英式,周边敞廊,屋顶为四面直坡顶,6个壁炉烟囱伸出屋顶。“其实最初竣工的马丁堂屋顶并不是中国式的绿瓦,因为在满清时代绿瓦是不允许用在私人建筑上的。”武洹宇向南都记者透露,直到1913年前后,美国建筑师晏詹士(Jas.R. Edmunds)接替斯道顿建筑师事务所,成为岭南大学建设的主要设计师,才在他的主持下对马丁堂(包括屋顶)进行改建。晏詹士是时任岭南学堂监督晏文士的兄弟,一直服务至1926年左右,先后设计了怀士堂、马应彪夫人护养院、马应彪接待室、陈嘉庚纪念堂、爪哇堂、八角亭、十友堂、张弼士堂、理学院、荣光堂等十余幢重要建筑。“晏詹士在装饰元素、建筑色彩的运用方面,表现出对岭南地域特色的浓厚兴趣,在他的作品中,人字形两坡顶、琉璃装饰构件、岭南特有的博脊式等得到大量运用,建筑色彩表现更为丰富。马丁堂称得上是第一次将中式大屋顶与西式墙身组合在一起的近代校园建筑。此后修建的岭南大学建筑,基本承袭了这一风格。”建筑在百年间几经改造,1930年后所有敞廊都改为封闭式外廊,屋顶改为庑殿顶,拆除烟囱和老虎窗,1965年又把庑殿顶改为现在的盝顶。此为后话。

  1905年,为纪念建校初期捐款最多的美国辛辛那提州企业家亨利·马丁先生(Herry Martin),“东院”被命名为“马丁堂”,并在建筑的南面门楣标有“MARTIN HALL”字样,今亦已被抹去。  

  广东最早的正规博物馆

  南都记者在建筑南立面左下角发现其墙体镶嵌着一块刻有“AD 1905”字样的岩石,岩石上面是一张老照片——那是1912年孙中山首次莅临岭南学堂时与学堂教职员在马丁堂前台阶的合影。

  “1912年5月7日,在时任岭南学堂华人教务长钟荣光的邀请下,孙中山莅临岭南学堂参观,并在马丁堂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当时全校300多名学生都慕名前来领略国父的风采,马丁堂容纳不了那么多人,他们有的就坐在走廊的地上。在演讲中,孙中山提到其著名的观点‘非学问无以建设’,强调学问和科学知识在建设中的作用,听者莫不备受鼓舞。”《红楼掠影——中山大学康乐园近代建筑景观》一书的作者姚明基对南都记者说,“当时孙中山的演讲只能在马丁堂内举行,因为当时校园内只有这幢永久性建筑。除了大会堂之外,马丁堂还要承担起教研的多种功能,即同时作为教室、图书馆、博物馆等。不过,在马丁堂诸多功能中,其博物馆功能堪称开风气之先。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郑君雷教授在《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馆藏珍品》一书中指出,岭南大学博物馆(后改称“文物馆”)是广东省最早建立的正规博物馆,也是全国较早创办的博物馆之一。1936年出版的《中国博物馆一览》将岭南大学文物馆藏品分为人类方物部(风土物品、工艺品)、古物美术部、自然博物部三类;1952年冼玉清馆长手书的《岭南大学文物藏品册》分为古物部(包括砖瓦石器、铜铁器、陶瓷器、古乐杂器、书画碑帖拓片照片五类)和民族部(兄弟民族器物类、各国风土类),另有家私数件单独罗列,总计藏品800余件。

  “1927年,钟荣光邀请冼玉清担任岭南大学博物馆馆长一职。冼先生自此执掌博物馆直至1952年院系合并,总计长达25年。其中,博物馆于1931年迁至十友堂,故1906至1930间的24年时间里,博物馆皆位于马丁堂。纵观岭南大学博物馆的建设历史,冼先生可谓居功至伟。”姚明基口中的冼玉清教授是岭南第一位女博学家、近代广东著名的女学者和女诗人,集诗人、画家、文史考证、金石考证、金石鉴赏、收藏家于一身,被誉为“千百年来岭南巾帼无人能出其右”的“岭南才女”。

  “在岭南大学博物馆众多藏品中,在我看来,石狮们最有故事。”姚明基还指着在马丁堂正门的石狮对南都记者说,这是钟荣光校长于20世纪20年代从广州一座被拆除的庙宇中找来的典型的南派石狮。“这是一只雌性狮子,它脚踩一头小狮子,口含飘带,生动灵巧,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突出。更为精彩的是,在马丁堂大门里面,展陈着征集而来的,由参加公车上书、推动戊戌变法的主角康有为先生,在变法失败后游走欧洲多国时购买的13件套的狮子、女神石雕。门内的一对石狮,毛发浓密卷曲,雕刻细腻逼真,体形与现实相近。”

  图书馆与气象观测站

  除博物馆功能之外,马丁堂的图书馆功能也不容忽视。“在1982年新图书馆落成之前,马丁堂一直还承担着图书馆的功能,虽然1915年至1928年一度迁往格兰堂。”武洹宇介绍,1930年7月,日后成为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档案学家、历史地理学家以及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教授和创办人之一的周连宽应聘赴任岭南大学图书馆中文部主任,其办公地点即于马丁堂内。1932年,热心教育的马丁夫人去世,其捐赠岭南大学的遗产中有1000美金被专门指定用于捐赠图书馆购置图书。据不完全统计,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以前,岭南大学图书馆的藏书总量已高居全国大学图书馆排名第五,其中理科西文杂志品种数量占全国图书馆之首。此外,当时的岭南大学图书馆亦已出现自成风格的特藏体系。首先,是中文部的古籍善本中多存明本和抄本,其中不乏珍贵孤本;其次,是注重广东地方志与广东文献的收藏;复次,是着重收藏有关“中国问题研究”的西文出版物;最后,在1940年代末,对共产主义思想言论持“绝对自由”态度的岭南大学亦将这一点体现在藏书建设之中,遂设立了“新智识研究室”。

  武洹宇还透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1918年,岭南大学在校园建立了“菲文气象观测站”,就安置于马丁堂楼顶。“马丁堂早期屋顶有6个3m高的通气烟囱伸出,中间靠右的一个烟囱竖起一根铁杆,铁杆的上部伸出横臂,安装了三杯风速仪,铁杆的顶端是一个风袋。楼顶还安装了日照仪。风向按照8个方位进行人工观测,风速仪和日照仪转接到马丁堂内的物理实验室,在室内获取器测数据。物理实验室内还安放了气压表,可直接读取气压值。在马丁堂楼顶最外侧的2个同飞烟囱上各竖立了一根避雷针,高度高于风杆,既保护了大楼,也保护了楼顶的气象观测设备。”1965年,马丁堂由于层面拼接出现问题,经常漏雨,故将屋面及窗台栏杆拆除重建,同时屋顶6个烟囱亦被拆除,测风设备自然也随之消失,仅余楼顶的两根避雷针。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复办

  1981年4月,在著名人类学家梁钊韬教授的努力下,中山大学重建人类学系,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复办的人类学系。同年,人类学系获国家首批博士点,成为当时国内唯一具有本、硕、博三个层次的人类学办学单位,为国内外学术界所瞩目。1982年新图书馆正式落成,地点就在毗邻马丁堂的马岗顶上,迁出图书后的马丁堂遂成为了人类学系的系楼使用至今,而马丁堂南面门楣亦悬挂上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于20世纪80年代题写的“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匾额。

  “值得一提的是,马丁堂悠久历史空间气氛也在这一时期逐渐成为人类学系师生用以建构专业自豪与发展情感连接的符号资源。”曾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的武洹宇介绍,1987年3月,人类学系的第一本刊物面世,即定名为《马丁堂》。2007年3月,人类学系教师发起设立“马丁堂奖学金”,鼓励学生的学术兴趣。其间,一个以人类学系学生为主体的社团——“马丁堂学社”应运而生。学社长期开展诸如读书会、田野营、“马丁之夜”等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对学生身心产生深远影响。有社员因此创作了一首《马丁堂主题曲》,词曰:“Hello,欢迎来到堂口,这里到底有何看头,看对大学的抢救,价值和家园的相守……背负马丁的光芒,追逐塔顶的张狂……恢复最初的仰望……”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王卫国 李阳

  统筹:宋爽 周佩文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叶嘉怡

  题签:陈永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