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颜色的气球代表做对了一道题,热身赛一共三道题,有三个不同颜色的气球。
11月9日,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举办的2024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热身赛上,在不少大学生还在苦苦计算时,重庆市育才中学校三名高中生组成的小队面前,却已经插上了红黄绿三个气球,他们以36分钟的答题总成绩在热身赛中夺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自己编写小游戏
在这支小队里,队员张渝林和张家瑞是高二年级的学生,队长郑悠然今年才升入高一。
“我觉得我们都是因为热爱才聚在一起的。”张渝林说,他是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接触到编程,亲戚家的大学生听说张渝林数学天赋很好,便推荐他试试学习编程。
开始的时候,张渝林在网络上找了一些网课来学,很快便沉浸其中。因为白天要上课,张渝林都是用晚上休息、吃饭、周末这些空闲时间来跟着网课自学。
“我觉得学习编程的过程很有趣,当看到一个问题的时候,要思索解决方法,再用代码去解决它,非常有成就感!”张渝林说,读了高中以后他加入了竞赛队伍,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学习编程相关的知识,全心投入其中,每年可以参加很多比赛。
普通少年还在玩游戏的时候,张渝林已经在开始自己写小游戏。他喜欢写一些棋类游戏,甚至自己发明了一种类似数独游戏的5✖5方格的棋类游戏,两个玩家依次填入1-5的数字,每行每列和对角线的数字都不能相同,和有相同爱好的朋友一起玩耍。
这两年,张渝林获得了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银牌、清华大学冬令营“一等约”等好成绩,他希望自己在大学里能够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把热爱的事情和学习“统一”在一起。
在热爱里找到同伴
才上高一的郑悠然凭借更强的沟通能力成为了这支小队的队长。他从小学6年级开始接触编程,一直在网络上自学相关知识。
初中的时候,郑悠然对编程最为痴迷,晚上回家的时候,作业也不做,就在家里做竞赛题,有时候白天上课也在思考没做出来的题目。“那时候班级考试差不多能排在第2、3名的样子,虽然没怎么学,但有几科成绩还不错,老师会管的宽松些。”郑悠然有些“凡尔赛”地说道。
有一段时间,爸妈不太理解,会说“天天搞这个有啥用”,后来因为孩子文化课成绩也没落下,而且比赛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便转变为支持。
郑悠然最大的爱好就是在网上各种竞赛平台上比赛做题。“信息学类的竞赛真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且因为这样的爱好,我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郑悠然说,他的目标一直是清华和北大。
张家瑞是从小学微机课上的图形化编程开始,对此产生了兴趣,初一的时候他接触到了信息学竞赛,作为业余爱好培养。
“我觉得电脑是非常忠实的朋友,想让他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张家瑞形容,“在电脑面前感觉自己就像是造物主,可以依据自己的想法来创造,如果电脑报错那就是自己写错了。”
张家瑞的话顿时引来了两个小伙伴会心的笑声。
张家瑞的成绩一直也不错,初中稳列年级前二十。“去年国赛只拿到了铜奖,希望明年能进入省队,再次去参加国赛,拿到一个好名次。”张家瑞说道,不知道自己选择的这条竞赛道路是否值得,但因为热爱,他还是想冲一冲。
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是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之一,本届比赛也是重庆地区首次举行全国性程序设计竞赛。比赛由清华大学负责命题,共有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200所高校,以及南开、八中、育才等部分中学校共计近1000名学生同台竞技。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 周本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