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主流媒体走进南京江北新主城探寻“幸福密码”

大皖新闻讯  作为省会城市、长三角特大城市,南京通过一件件卓有成效的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建设更有温度、更具归属感的幸福城市。11月7日,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多家长三角主流媒体齐聚南京江北新区,走进为民办实事项目现场,实地见证基层一线为民办实事的好项目,发现更多做好民生工作的好点子。

图片

活动现场

南京江北新区是全国第13个、江苏省首个国家级新区。成立九年来,南京江北新区持续推动城市建设与民生保障,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样本。今年9月,国务院批复的《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将江北新主城共同纳入中心城区范围,作为南京提升城市能级、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的核心承载区。

图片

颁奖现场

本次活动以“‘长’风万里绘幸福——长三角主流媒体走进南京江北新主城暨‘强富美高’口述史社区篇启动仪式”为主题,由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民生办)、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指导,中共南京江北新区工作委员会宣传和统战部、扬子晚报共同主办。来自新民晚报、潮新闻、宁波晚报、新安晚报/大皖新闻以及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等长三角主流媒体实地调研采访,进一步挖掘江北新区在民生建设上的成功经验与创新成果。

图片

江北图片馆外景

沿着“民生幸福”这条主线,媒体团首站抵达南京江北图书馆,作为全国首家国家图书馆共建馆,以其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文化活动,迅速成为江北新区的文化新地标。据介绍,上个月刚迎来周年庆的江北图书馆,接待借阅书刊、咨询问题以及参加各类活动的读者总流通人次超265万,办证量5.9万次,借阅量44万次;举办150余场文化活动、40余场剧目演出、20余场产业相关活动,线上线下共吸引约1万读者热情参与。新民晚报的记者感叹说,自己曾在南京读大学,对过去的江北片区很熟悉,看到如今产业发展与民生公共设施建设齐头并进的新区,为这里的变化感到惊喜。

图片

图片

江北图书馆一角

在江北新区生态治理的典范——杏湖公园,记者们了解到,这里曾经是华能南京电厂的粉煤灰堆场,如今已变身为绿树成荫、水质清澈的市民休闲好去处。与此同时,项目方因地制宜,将桥北污水处理厂的达标尾水引进来,杏湖公园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大型的“水质净化器”,日净水量可达近10万吨。媒体团在公园内采访了多位市民,他们纷纷表示,杏湖公园的建成,不仅改善了生活环境,更是提升了生活质量。“将‘灰渣场’变成公园太有想象力了!拥有杏湖公园真幸福!”媒体团记者表示。

图片

杏湖公园

媒体团来到了位于桥北的零工驿站。这里紧邻家居建材市场,经常有木工、泥瓦工、水电工等零散务工人员就近在马路边等待接单。泰山街道结合实际情况打造的驿站,成了他们温馨的就业之家,为他们提供空调、茶水和休息等服务。一位正在驿站内休息的瓦工师傅告诉大家:“以前我们在路边等活,风吹日晒,现在有了这个驿站,我们有了遮风避雨的地方,感觉到城市对我们的关怀。”

图片

零工驿站

活动当天,扬子晚报连续四年举办的“我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口碑榜也正式揭晓,来自南京全市基层一线的30个为民办实事项目获奖。据悉,该活动自2021年启动以来,始终围绕与市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微实事,通过线上征集投票、线下寻访调研的形式,挖掘出一批批基层一线涌现的民生工作典型案例。值得一提的是,南京江北新区各类民生实事工作每年都榜上有名,充分展示了江北新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为和民生改善的丰硕成果。

大皖新闻记者 叶素健  摄影报道

编辑 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