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丽江市玉水寨景区民俗院里,年逾古稀的闵尚群老人向游客演示着古老的纳西东巴造纸技艺。把煮透的树皮反复舂捣成浆,将纸浆浇到木制方槽滤水后轻轻均匀抚平成坯,取出放到木板上晒干,再用光滑的鹅卵石细磨平整,一张凝聚着纳西人古老智慧和文化的纸张就成型了。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充满智慧的纳西先民就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用高原特有的植物,创造出独特的造纸技艺。上山采集造纸原料、晒干、浸泡、蒸煮、洗涤、舂料、再舂料、浇纸、贴纸、晒纸……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成就一张东巴纸。东巴纸的晒纸过程明显又受到浇纸法的影响,有抄纸法的痕迹,是中国内地造纸法与印巴次大陆造纸法兼容并蓄的结晶。东巴造纸采用当地独有的植物瑞香科丽江荛花“阿当达”为主要原料,由于造纸原料本身有毒,因此纸张不易被虫蛀,可长期保存。20世纪40年代的调查资料显示,用这种纸书写的东巴经典当时就有5000多卷。
现在的丽江,随处可见用东巴纸制成的相册、书签、折扇、灯罩等文创产品。千年不腐的东巴纸,不仅是古老技艺的展示,更成了传承纳西文明的重要载体。(记者 黄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