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档案
冯达文,1941 年出生于广东省罗定县。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中山大学比较宗教研究所首任所长,中山大学禅宗与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全国性学术团体)副会长,广东禅文化研究会会长。
自1993 年以来,先后主持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和宗教学两个博士学科点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97 年与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合作共同主编教育部下达的统编教材《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2007 年被中宣部、教育部遴选为“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中国哲学史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再度参与主编新编教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994 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9 年获评广东省岭南优秀教师,2015 年获评广东省第二届优秀社会科学家。
■ 心中的“中大精神”
百年中大的精神,离不开“ 家国情怀”四个大字。中大培养的人才应该不仅仅是知识精英,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少一些个人功利主义,多一些真正的社会关怀和责任担当。
“以平常心做人,以真常心做事。”中山大学哲学系的冯达文教授如此概括自己的“人生哲学”,语调平和而坚定。他解释,“这是以平常心来看待社会的各种交往,在做学问中追求‘真’”。六十载寒暑,从贫困的罗定乡村到中山大学的讲坛,从一个满怀憧憬的青年到如今白发苍苍的哲学智者,冯达文始终未曾背离最初的那份赤子之心。
初涉哲学
冯达文1941 年出生在广东罗定的一个小村庄,那是一个贫困且封闭的地方。冯教授回忆起少年时的生活,脸上总有一种温和的笑意:“我们家是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境况下,他遇见了他人生的另一盏明灯—— 哲学。在高中的图书馆里,管理员老师为他推荐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这本书像是一颗火种点燃了他对哲学的好奇。
1960 年,本计划赴苏联留学的冯达文因时局未能成行,转而选择了中山大学哲学系。从此,康乐园成了他人生舞台重要的一幕开场。他回忆说:“那时的中大,对我们这些来自乡村的学生来说,像是一扇打开的门,通向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界。”初入学时,他与同学一道住在旧印刷厂车间改造的宿舍里,条件简陋,却难掩求知热情。
在中大哲学系求学期间,他经常光顾当时的系主任杨荣国教授的家。杨荣国家的一楼是“书库”,也是冯达文最喜欢去的地方,那里总是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各类哲学书籍,从古希腊到中国古代典籍,一应俱全。在这小小一方天地中,杨荣国不仅教学生们如何读书,也教学生们如何思考。冯达文回忆道:“杨教授常对我们说:‘哲学系与历史系面对的史料大体相同,真正有突破的是方法。材料是死的,方法是活的,要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必须找到独属于自己的研究方法。’”这一番话,83岁的冯达文回想起来仍然清晰如昨。他曾在个人文章中写道:“我们长成如此模样,是从景仰前辈的老师们的风范中被形塑出来的。”
边学边教
1965 年,冯达文大学毕业。他回忆起当年的毕业分配政策:“那时有一句很响亮的口号,‘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心怀激昂,志愿前往河南的农村。然而,学校决定留下他在哲学系任教,这也使得他与中大“再也无法分离”。
几经波折,1973 年,学校逐渐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冯达文终于可以正式站上中山大学的讲台。他初始被分配到外国哲学教研室,尽管这并非他所擅长的领域,但他依然毫不退缩,一边阅读大量资料,一边学习外语。1977 年,36 岁的冯达文才正式开启中国哲学问学之路。刚一踏入中国哲学领域,尚未准备好,便因先前的老师身体不适,临时接过了先秦-隋唐时期中哲史教学的重担。他说:“我当时只能一边自学一边讲课,讲到孔子读《论语》,讲到孟子读《孟子》……每当讲到一个新思潮,我就熬夜查资料,确保自己在第二天讲课时不出差错。”那些年,他在压力中摸索成长,渐渐走出自己的学术和教育之路,至今桃李满天下。
除了教书育人,冯达文还主持了哲学系宗教学学科点的创建,拓展中大哲学系的学术疆界。为了让相关学生得到更系统、全面的学术训练,冯达文不惜牺牲闲暇,亲自开设新课。考虑到宗教学是古典学科,涉及多种古典语言,国际化程度颇高,冯达文先后开办了梵文、巴利文、希腊文、希伯来文、拉丁文等古典语文学习班,除了安排本学科的老师讲授相关课程,更从欧洲和斯里兰卡等地邀请老师前来授课。他笑道:“我当时有雄心壮志,就是要通过强化语言的训练,让中山大学的宗教学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桃李满园
从教以来,冯达文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精彩的教学内容,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作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冯达文学海拾贝60 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哲学学者,被哲学系众教授尊称为“我们的老师”。他心无块垒,不立门墙,面对问题做倾听和解答者,面对矛盾做调停者,面对困难施以援手,对人与事都以一颗“平常心”相待,也是哲学系公认的“大家长”。
无论是面对学生的学习困惑还是经济困难,身为师长的冯达文总是尽心相助,多年来,通过他的帮助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就有近四百人。他开玩笑地形容自己是在“四处讨吃”,常常为了奖学金奔波各地联系赞助机构。粉笔教育网的创始人张小龙曾是冯达文的学生。他研究生时期差点因贫辍学,是冯达文亲自写信为他争取了奖学金,最终帮他完成了学业。多年后,张小龙捐赠了100 万人民币设立“冯达文奖学金”,用以帮助更多的学生。张小龙说:“冯老师教会了我,任何时候都不要背离人文主义的精神,要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
作为中国哲学大家,冯达文的“讲台”还从中大延伸到了更远的地方。他和同事联合编撰的《中国哲学史》作为推荐教材,影响了中国大陆及台湾许多代的哲学学子。如今荣休的冯达文仍然没有停歇播撒哲学思想的步伐,出任岭南书院·江心岛书院的山长,面向社会大众进行公益讲学。
“‘为己之学’,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学以成人’,通过学习使自己成为有家国情怀的人。”岭南书院的教育理念为冯达文所认可。无论是在个人求索还是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冯达文都从未放下过赤诚的家国情怀。
文|李可欣 李雨轩
图| 潘俊华
拍摄| 潘俊华 刘畅 蔡嘉鸿 宋金峪
剪辑| 王炯勋 方可茵
设计 |周敬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