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亿化债来了,6大要点、3大影响!

图片

先说明一下,今晚的文章,只讲一些公开可以讲的话(也就是尽量的说好听的话),有一些不方便讲的心里话(官方不喜欢听的),明天再讲。

10万亿化债,终于出来了!

2024年开始,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再加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

对于化债的事情,哨兵提炼出6大要点:

1、就是10万亿,不是某些人说的12万亿!

官媒(比如新华社)用的标题也是10万亿:

图片

很多自媒体,非要说是12万亿,属于是吸引眼球。

官方是希望能鼓舞人心的,能多说的话,他们肯定会往多的说!

我们看一下,多出来的2万亿,官方的原话是:2029年及以后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

都说了,是“仍按原合同偿还”,这意思明明白白的,没有新的变化,也意味着,这2万亿不是增量政策!

所以说,官媒没有算成12万亿,而只说是10万亿!

2、这10万亿的增量政策,用了两个工具,一新一旧:

新的工具是“专项置换债",3年6万亿,与此前传闻的一致,符合市场预期。

旧的工具是“特殊新增专项债”,每年8000亿,今年已经做了8000亿,未来四年还有3.2万亿。

这4万亿的“特殊新增专项债”,算是超预期的,是之前传闻没有的。

3、关于房地产收储,今天没有提及。

之前传的是4万亿。

对于这个问题,今天财政部也讲了:专项债券支持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储备,以及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方面,财政部正在配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政策细则,推动加快落地。

收储的事情,在推进,但具体的金额,不知道,这是在做预期管理。

其实,相较于化债,收储是更加能够“创造增量”的政策,因为本质上就是多了几万亿的资金来买房,自然是增量!

4、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问题,今天也提到了。

财政部讲: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等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

这个事情,估计要等到明年才会正式落地。

5、关于昨天传闻的2万亿刺激消费的政策,跟哨兵昨晚猜测的一样,落空了。

今天,关于消费的表述只有一句:加大力度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品种和规模。

算是有加大刺激消费力度的意思,但这个话,大家听着,其实也不抱过多的期待了……

今天,白酒股普跌,其实已经说明问题了。

6、财政政策

财政部今天讲: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目前我们正在积极谋划下一步的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这也是预期管理,给市场信心。

但具体会如何“给力”?

现在还不知道。

等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治局会议,再来定调拍板!

接下来,咱们再说一下化债带来的三大直接影响(内容相对克制,有些话不方便直说):

1、直接受益的是地方政府,这是在给地方财政“续命”!

所谓的化债,本质上,就是把高息的城投债等隐形债务,换成了正规的专项债。

打个简单的比方,一个败家子,从银行已经办了一大堆的贷款,然后还借了一堆的网贷,网贷的利率自然要高于银行贷款。

现在,败家子还不上钱,焦头烂额。

于是,家长出面变相担保,让银行给败家子增加了贷款的额度,从银行拿到新的贷款,去还网贷的钱。

这样,有三个直接的好处:

首先是利率更低了,预计可累计节约利息支出约4000亿元。

其次是避免了地方政府违约,避免金融市场出现大量坏账。

再次,败家子解决了焦头烂额的问题,减轻了负担和压力,可以有心思做一些该做的正事儿了。

2、对于那些依赖于地方政府的行业和企业,能稍微缓一口气;但没有一些人期待的那么乐观。

上面分析了,化债的本质是借新还旧,地方政府手里并没有新增资金,所以,不要指望地方政府能够大规模的给企业还债。

之前,有机构分析测算的是:新增的化债资金中50%用于清偿企业拖欠款。

这个期望值,明显是太高了!

地方减负之后,确实会还一部分欠款,但真的没有太多的钱……

3、放水的力度还需要加大!

要增发这么多的专项债,货币政策必然要配合。

据估计,央行有可能再度降准0.5个百分点,向银行体系释放长期资金1万亿,支持政府债券顺利发行。此外,央行还可能加大力度,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开展买断式逆回购等操作,向市场注入中长期流动性;同时配合四季度基建投资发力,引导金融机构适度加大信贷投放。

今晚先讲这么多,有些不方便讲的话,明天再在小号跟大家讲一讲……

最后说一下,对于市场的影响,这一点大家普遍关心。

消息出来之后,A50跳水。

政策力度,其实并没有低于预期,但市场的预期有点高、也有点过度炒作的意思,所以A50的走势算是“利好兑现是利空”。

但咱们也不必在意,“水牛”才是市场的核心逻辑,这一点没有变啊!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