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卷怎么分?数学题的背后,是无法被“量化”的亲密关系。」
>>>
八个瑞士卷,应该怎么分?
近日,一位全职母亲在互联网上发布视频,记录了与丈夫关于瑞士卷的争吵。
根据视频描述,博主本人购入了一盒共八个瑞士卷,两个孩子和丈夫每个人分别吃了两个,深夜孩子熟睡后,母亲拿出剩下的两个瑞士卷自己吃,却遭到丈夫的一顿说教。
“你吃了这零食,孩子没得吃了呀”、“这是零食,不是饭你知道吧”,从为她好,到为孩子好,再到为这个家好,两个瑞士卷不断地被上价值,而当事人的意愿却一再被忽视。
视频发出后,#瑞士卷怎么分#、 #瑞士卷怎么分席卷全网老公#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当“瑞士卷怎么分”变成激起争论的导火索,变成代表着爱情考验的数学问题。瑞士卷背后,翻涌着人们相似又不同的忧虑与隐痛。
瑞士卷怎么分:具像化的日常困境
“这是天价瑞士卷吗?”、“现实远比剧本更荒谬”、“这是无数同样境况的女性缩影”、“会不会是剧本和摆拍”、“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上热搜”,复杂的情绪交织,构建出庞大的“瑞士卷”话题。
售价几十元一盒的瑞士卷,看似细微琐碎的家庭矛盾,为何能一石激起互联网千层浪?
(“瑞士卷怎么分”相关话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
发布视频的博主是一位全职母亲,日常便是负责照顾两个孩子和丈夫。在视频当中,丈夫以“这是零食,不是饭”、“你吃了,孩子就没得吃了”、“作为父母,应该把好的省给孩子吃”的理由,不断精神施压,试图使当事人放弃吃瑞士卷。
两块瑞士卷,承载了丈夫对妻子的控制权,也暗示了家庭中权力关系的不对等。高尚的奉献精神与责任意识,与价格低廉的瑞士卷之间,形成了充满张力的道德困境。天平两端,母亲的个人意志被忽略;母性之下,不该是自我牺牲的囚笼。
瑞士卷怎么分的话题能够在互联网上引发如此大的声量,离不开人性所共鸣的隐痛,视频的真实性可以被质疑,然而它呈现出的困境却是无法否认的存在。
回归到家庭生活中,这样细微的、似乎不值一提的矛盾总是在场,它们往往难以被讨论,只是在我们的漠视与默认之下悄然生长。
(瑞士卷争论下分享相似经历的网友)
越日常,越容易被忽略,这是导演尹丽川对家庭中权力关系的见解。
在电影《出走的决心》中,尹丽川导演也将目光放在了日常的刻画之上,“谁家老娘儿们不做饭啊”,“女人就是不明事理”,在李红呼来唤去的驱使与打压中,不断矮化她的自我意志,泯灭她在家庭内外的价值,推着她走到不被看见、也看不见自己的地方。
(电影《出走的决心》宣传海报)
在女性主义作家韩江的笔下,《素食者》中的英惠以拒绝肉食,走向素食者之路的选择,抵抗丈夫的权威与父权制的驯化。不吃肉食本只关乎个人选择,却沦为了亲密关系中权力与地位的博弈,一方生活的自主性消失,沦为另一方意志的载体。
瑞士卷引发的争吵中,当事人表示,自己已经成为了全职母亲,却连分享瑞士卷这一家庭资源时,都要受到丈夫的质疑和劝阻。瑞士卷只是无数日常景观中的一个,只是因它而起的争论恰巧被记录和放大,却牵动了无数有着相似境遇的人的共鸣。
突如其来的流量,铺天盖地的评价,不受控制的话题发展,博主最终删除了原视频,然而这段视频再也无法消失在互联网的记忆里,这一议题变成了公共的话题,而非最初私人的情绪。
这一份属于个人的,关于争吵、愤怒的记忆被掩埋在所有人都能看见的地方,一如那些日常困境在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地方尖锐生长。
(瑞士卷争论原博主宣布删除原视频)
瑞士卷考题:被量化的“亲密”
话题发酵后,“瑞士卷怎么分”成为了“全国男性统考题”。“买8个瑞士卷。你,我,还有两个孩子,应该怎么分”,网友纷纷向自己的伴侣抛出瑞士卷考题。而考题背后,是人们对自己在亲密关系中地位与价值的确认。
(网友关于“瑞士卷怎么分”的回答分享)
瑞士卷争论从最初家庭矛盾的导火索,被简单化为一道待求解的数学题,如何分配成为了新的注意力中心,人们从答案中寻求个体幸福的确信。然而,在数学题中获得满意的答案也无法与婚姻的美满划上等号。“8个瑞士卷”的分配难题和所谓的满分案例,一直都存在。当下网络环境中,只要有心,就能获得无数个可视的、量化的模范爱情、满分幸福。
(聊天记录中,被提问者直接询问该问题的模版答案)
当爱被量化为分配瑞士卷的数学问题,妻子被物化为照料家庭的工具,瑞士卷的话题景观之上,折射出人们对爱的渴望,以及对亲密关系的迷茫与忧虑。
齐格蒙特·鲍曼指出,流动的现代性给人带来了充分的主体性,也引发了个体的孤独、安全的丧失以及生存的恐惧和焦虑,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因工具性的转向,变得更加“转瞬即逝”。在“流动”的情感之中,关于瑞士卷的数学题似乎成为了人们唯一可以确信的直观考量。
然而,是否在“量化”的标尺上占得先机,永远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我们如何衡量爱?爱大概不会止步于在8个瑞士卷中成为获得更多的那一方,而是在每一个琐碎的日常中,保有自我的意志,得到应有的尊重与肯定,既不是任何人的附庸,也不会被要求“无私”的奉献。毕竟,吃瑞士卷,本就不该是争得的权利,无论处在什么样的亲密关系中,这一点都不该被否认。
(关于弗洛姆《爱的艺术》的书摘)
埃里希·弗洛姆指出,把爱的问题等同于被爱的问题,是一种对爱的误读。不断向伴侣寻求瑞士卷分配的答案的网友们,就陷入了寻求“被爱”的依赖状态,丢失了个体的创造能力,在寻求“被爱”中与爱的能力渐行渐远。爱不应是出于对自身孤独和分离的恐惧,主动、被动地顺从、依附伴侣,而是将目光放在自己身上,确信自己的价值,以此出发去爱他人。
(《再见爱人》中沈奕斐谈论麦琳与李行亮的感情)
“爱”的能力的缺席,必然走向关系的不对等与一方自我意志的泯灭。瑞士卷怎么分,应当是亲密关系双方平等协商下的结果,而非单方面的寻求许可。
爱是一种无法被量化的才能,一种需要习得的艺术,而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瑞士卷学:涨潮之后,问题消失在海里
瑞士卷原博主删除争议视频,宣告了当事人的退场。
然而,瑞士卷所造成的话题热度已然成为新的利益池。媒体、商家、自媒体创作者,各类人群一拥而上,各取所需,将话题热度为己所用,瑞士卷不再只是“全国男性统考题”,而是互联网“命题作文”、新的“流量密码”。
网友戏称瑞士卷商家一觉醒来“天降流量”,不少商家都开始直播带货。被质疑以剧本博取流量,而瑞士卷原视频博主即使隐身,也依旧有网友顶替“瑞士卷夫妇”,走向直播带货的变现之路。在重复生产和堆砌中,瑞士卷的热度大厦拔地而起。
(瑞士卷商家开始以相关话题直播带货)
瑞士卷成为新的“真相”,原本聚焦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与个体自由讨论的社会议题在流量的涨潮下走向退场。瑞士卷学的背后,是娱乐化对深度思考的拒绝和消解,是从瑞士卷出发,也止步于瑞士卷。
瑞士卷所承载的,女性所面临的、掩埋在日常中的结构性困境,家庭中权力关系的失衡,是否还有再被讨论的可能?为何问题被看见,却又消失在大众的视野里?
当韩江的《素食者》获得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有人质疑“狭隘的女性文学为何能获诺贝尔文学奖”,网友回复道“时代在这个时候选择看见这份狭隘,那么它早就庞大到震耳欲聋”。
即便质疑瑞士卷争论的必要性,将其诊断为“无聊”,也无法否认它已经成为重要的热点话题;即便对瑞士卷视频真实性的争议不绝于耳,也无法否认这一问题背后困境的真实存在;即便瑞士卷学走向娱乐化,也无法否认其所蕴含的隐痛给人们带来的共鸣。它总会重新回到日常之中,带着普遍性的困境再次投入到公共视线所不能及的地方。
然而,它曾经被看见、被讨论、被共情过,只要困境没有消失,瑞士卷学就会以不同的形态再次出现,在反复的讨论之中,或许能够离被正视和解决更进一步。
(网友回应“狭隘的女性文学为何能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流动的当下,海水会流向哪里,或许流向困境深处,才是瑞士卷学最好的归宿。
(图片素材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