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爸爸,为什么你们小时候好像比我们现在要有趣得多?”“我更喜欢在家里玩,因为只有屋里才有电源插座。”10多年前,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所著的《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在我国出版。该书中文版的序言由学者杨东平撰写,在书的扉页上,就有这段引人深思的对话。
在近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丹麦幸福教育大会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杨东平在会上表示,“自然缺失症”现象值得深思。
杨东平说,“自然缺失症”并非医学诊断。现代城市中,人与大自然的相对割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行为和心理出现问题。原因包括父母因工作安全考虑限制孩子户外活动、自然景观的缺失以及电子产品对孩子们的吸引。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孩子们肥胖、注意力紊乱等问题增加,甚至影响视力。
中丹教育论坛中方主席、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说,80多年前,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儿童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即:解放头脑,解放眼睛,解放双手,解放嘴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强调孩子应在自然中实现全面发展。如今“双减”政策的提出,更是直接指向这一问题的核心,希望给孩子们更多学习的体验和动脑、动手、观察、思考的时间。
中丹教育论坛丹方主席、丹麦终身学习计划协会主席摩根·戈德鲍尔表示,当前,我们正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加剧,生物多样性严重缺失,各类资源亦日趋匮乏。因此需要转变心态,探索和实践全新的生活方式。这种转变应从幼儿教育开始,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我们应共同开发全新的教育方法,不仅传授科学知识,也引导社会行为,更对自然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解。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必须认识到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并将这种理念融入幼儿园和学校的教学中,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摩根·戈德鲍尔说。
李镇西认为,大自然本身便蕴含着深刻的教育价值。自然环境能够净化心灵,培养对自然的纯粹热爱和敬畏。大自然是促进智力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天然教师,能够激发思维,使言语充满个人体验。大自然有助于增强师生感情,营造亲密无间的班级氛围。通过回归自然,能够实现心灵的净化、智力的提升和情感的深化,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我们的教育在很多时候强调‘有意义’,这当然是必需的。”李镇西表示,所谓“有意义”,指的是教育的使命、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手段都应具备明确的价值和意义。然而,这种强调往往是从成人的视角出发的,“我们还需要从儿童的角度来考虑,教育还应当‘有意思’,是好玩、有趣、浪漫且充满诗意的。”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师工作与研究部主任于维涛认为,大自然是幸福教育的摇篮,而幸福教育是大自然的家园。学校是缩小的自然,自然是放大的教育,自然是幸福教育的沃土。自然教育是生命的教育,主要以原生家庭为主;学校教育是生长的教育,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自然是最大的教育资源,拥抱自然,让教育自然发生,孩子们就会幸福地成长。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