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
作家林语堂在《秋天的况味》一文中写到,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所偏爱的。随着年岁渐长,很多人都会越发偏爱秋天,不仅仅是因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还因为秋天有其独有的韵味和从容优雅。我喜欢透过光影,看斜阳穿过秋叶的慵懒。回眸季节轮转,人生跌宕起伏,我们在释怀和取舍间不断丰满着自己的羽翼。在秋天,我们储藏了许多岁月中的故事。
一季一风景。青海作家蒙成花的散文《爱在深秋》,是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深秋的山林景色被霜露浸染后愈发清澈明丽,这是深秋才有的独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蒙成花用文字描摹的深秋画卷,一同感受青海辉煌绚丽的深秋。
正文:
晚秋时节的鸟鸣是原野上的天籁。饮一口清澈的鸟鸣, 惬意又闲适。各种果树上坠下枝条的繁硕果实的馨香弥漫在日子的罅隙里。澄澈的蓝天中白云呈现各种姿态,有的如缥缈的轻纱,那么纤柔;有的如洁白柔软的棉花,团团簇簇;有的如绵羊,毛茸茸的,缓缓蠕动着。
院子里的那丛纯白色的九月菊都敷了一层薄薄的霜,但依然决然地绽放,孤傲又倔强。细碎的花瓣紧蹙着,纯净明丽。我老家的村子里有个姑娘也叫九月菊,她也跟这白色的九月菊一样清纯淳朴。
乡土的深秋是由风霜晕染成辉煌绚丽的。
霜,这个清丽的字眼最先客串在《诗经》里,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她盈盈的碎步喜欢串门,她还客串进杜牧的《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她很会调色,经她晕染过的植物特别艳丽。清晨,院子里的朱红色的小丽菊和淡黄色旱金莲经霜露浸染后花瓣边缘是酡红、橘红色的。蝴蝶栖息在花瓣上,翕动着薄薄的翅翼很是享受。村里生个女娃取名丽菊呀金莲的,可见这些花朵真有灵性,宛如安静的女孩,在悠闲的时光中静静地绽放,兀自吐露芬芳,随风摇曳。
霜,很会营造意境。最让人销魂的是寒霜遇上皎洁的月光就美成了一首诗。李商隐的《霜月》明朗清澈素雅,但凄凉:“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月光清冷,寒霜清纯。
深秋的山林景色也被霜露浸染后清澈明丽。那些野杏树的枝叶经霜露浸染成酡红;山谷里的沙棘果被霜露浸染后成了深红色,让人垂涎欲滴。呼啦啦覆盖了山坡的打碗花和各种野草也被霜露浸染得冷艳清丽;寒露过后是霜降,一些倔强的植物在霜降时节依然不肯枯萎,有着凛然的气质,这就是晚秋的魅力。就像画家随意晕染的,粗陋中渗透浓浓的韵味。这色调犹如莫奈的油画,粗陋的笔画色调温暖又浓烈。
风儿抚摸着那些树木和野花,缕缕秋风拂过时感觉很清爽。
那些年,母亲摘来沙棘果,用食醋和蜂蜜腌渍在罐子里,用来止咳平喘。晚秋时节正是腌渍各种蔬菜的最佳时节,比如洋姜,用食醋和白糖抑或冰糖腌渍,也用来止咳平喘。用胡萝卜和大头菜切碎腌渍花菜。白萝卜在蒸笼里蒸一下,然后晾晒在阳光下,过了一夜,表层敷了一层霜露,水分缩尽后再晾晒干了过冬用,用猪肉炒,是一道馨香美味的家常美食。地塄边种的胡麻拔了扎成捆,经风吹雨淋日晒,圆圆的夹穗(籽粒表皮涩损)沤了摊开用连枷捶打,那光溜溜的籽粒就从夹穗里蹦出来,那些褐色的颗粒我们老家称作“黑油”,是做美食的原料,把它炒熟了在石臼里碾碎,蒸发面馍馍时卷进去蒸熟了叫油花,吃一口唇齿留香。把面团用擀面杖擀开撒上黑油一层再卷起来,切成一寸左右的碎丁下入滚沸的开水中煮熟,叫黑油粑粶,同样让人口舌生香。胡麻油也是精贵的油料。
接连几天的阴雨绵绵让人倍感冰冷,雨过天晴时,好渴望挤时间晒晒太阳,也将潮濡濡的忧伤晾晒一下。临近中午,那热辣辣的阳光渗透肌肤时特别柔软又舒服,打心眼里觉得深秋的阳光有馨香的味道。
深秋时节的月光特别撩人心弦,站在故乡的小河边,清冽的河水中那轮下弦月倒映在河水中,碧波荡漾的河水将月儿摇荡成了碎片,光影闪烁。一阵窸窸窣窣,原来是脚下的树叶和野花在随风起舞。风里裹挟着枯草的气息。
最撩人心魂的还是晚秋时节的那场雨夹雪,稠密的雨帘裹挟着细碎的雪花,这样的天气里适合储藏岁月中的故事。雨雪中静默的乡村宛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深远又朦胧。雨雪中的山峦雾气缭绕,朦胧缥缈。晚秋的美景如一位气质凝重的中年女子。淡定从容,优雅中透着岁月历练后的成熟稳重。
作者:蒙成花;
短评:宋翠茹;
主播:宋翠茹;
配图:宋翠茹;
编辑:李雪薇;
主编:王十梅;
总监:王丽一;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