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了一千多年、拿到了“国字号”头衔、江浙第一大家族“教育经”……《钱氏家训》源于何处?影响几何?奥秘何在?随着吴越文化博物馆的开放,这部吴越国王钱镠留给整个家族的精神遗产,再次吸引众多目光。
如今,每逢假期,坐落于临安、余杭、富阳三区交界处的临安区板桥镇总能听到一声声稚嫩的读书声,来自杭州各地的孩子们在此研学吴越文化。
研学的第一课,便是跟着“灯盏太公”一起“开笔破蒙”——用毛笔字将《钱氏家训》抄录在竹简上,边抄写边朗读。
源自临安的吴越钱氏,被称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千百年来,钱氏一族能人辈出,尤其是20世纪以来,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外交家、国学大师、两院院士……大家族的人才“井喷”并非偶然,寻根溯源,与《钱氏家训》这本“教育经”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那么,这本“教育经”究竟讲了些什么?它为什么能传承一千多年呢?
三个版本的家训
一以贯之的家国精神
要聊《钱氏家训》,就得先从吴越国王钱镠说起。
钱镠的奋斗史堪称传奇,从一个临安农家青年,到坐领一军十三州的吴越之主,对于家国天下,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
约公元912年,江浙一带承平多年,地方富庶,已被封为吴越王的钱镠看着逐渐有天堂模样的杭州城,给家人制定了8条家训,后人称之为《武肃王八训》。在这版家训中,钱镠回顾了家族历史和个人经历,告诫子孙要继承和发扬家族优良传统,“若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便是破家灭门”。
那一年,钱镠刚过60岁。
转眼又是20年过去,年逾八旬的钱镠看惯了乱世中那些兴亡成败,在人生最后的时刻,将一生的感悟浓缩成了10条家训,教育子孙后代化家为国,“家道和而国治平”,后代之中,如有人败坏家风,“须当鸣鼓而攻”。这便是《武肃王遗训》,也是钱镠生前留给整个家族最后的精神遗产。
如今,人们熟知的《钱氏家训》是钱镠第三十二世孙、近代外交官钱文选根据《武肃王遗训》和《武肃王八训》的精神,综合各地钱氏宗谱的家训内容所编订的,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篇。尽管相较于《武肃王遗训》和《武肃王八训》,《钱氏家训》在篇幅上简略许多,却提纲挈领,将钱镠当年希望子孙们传承的行为准则,以及钱氏后人感悟总结的思想内涵进行了高度提炼。
从《钱氏家训》的篇章名称也不难看出,即使相隔千年,即使表述各异,钱氏一族对于个人、家庭的规范,以及追求有利于家国天下的精神,始终未变。
从钱氏后人的故事
看世代传承的“家教”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农历五月初一,汴京崇元殿里,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权的和平更替正在进行。吴越国王钱俶将所部十三州、八十六县、五十五万七百户人口、十一万五千兵勇,以及民籍、仓库,尽数献给了宋太宗赵光义。没有刀光剑影,没有生灵涂炭,有的只是吴越国变成了北宋的两浙路,有的只是钱俶成了北宋的淮海国王,从此在汴京为臣。
“凡中国之君,虽易异姓,宜善事之。”“要度德量力而识时务,如遇真主,宜速归附。”这是钱镠写在《武肃王遗训》中的话。显然,他的孙子钱俶在审时度势之后,决定遵循祖父遗训,以纳土归宋,换取天下太平和百姓安乐。
这种“国为先,民为本”的思想也体现在了《钱氏家训》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钱氏家训·国家篇》中的这句话,被许多人认为是最精彩、最加分的一句。“利天下”和“利万世”,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说明了,“以家为国”的情怀恰如《钱氏家训》的定海神针。
距离西湖2公里,小营街道方谷园里,有一处白墙黑瓦的江南院落,这里是钱学森故居。百余年前,还是伢儿的钱学森常常在附近巷弄里玩耍。后来,他前往上海求学,每逢寒暑假就会回到这里与家人相聚。“继承家学,永守箴规”,这是钱氏家族从第30代子孙起启用的家谱中的八字箴言,也是钱学森一家的家训家规。
走进钱学森故居厅堂,一侧墙上记录着钱学森的成长轨迹,另一侧则挂着《钱氏家训》。钱学森曾回忆说,他从小就被父母教育要多读书、读好书,特别是史学类的书籍。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就在《钱氏家训·家庭篇》里。“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崇文尚学,从家庭教育上根植世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大大提升了后代出才学之辈的概率。正因如此,另一位钱氏家族的科学家钱伟长就曾直言:“我们钱氏家族十分注意家教,有家训的指引,家庭教育有方,故后人得益很大。”
钱钟书和杨绛是我国文坛上一对极具魅力的伉俪。2001年,杨绛先生将夫妇二人的部分稿酬及其后出版作品获得报酬的权利,捐赠给了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好读书”奖学金。此时,钱钟书先生已去世近3年了。
杨绛先生在捐赠仪式上说,设立奖学金是在钱钟书先生病重时,她与女儿钱瑗来到病榻前,三人商量决定的,而“好读书”奖学金就是要鼓励、帮助家庭贫寒的优秀大学生努力学习、成才报国。
钱钟书、杨绛一家的决定,与《钱氏家训》中“兴启蒙之义塾”的精神高度契合。“兴学育才则国盛”,《钱氏家训》倡导有能力的族人资助贫寒子弟读书,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奉献自己的力量,助力“教育兴国”“人才强国”。这样的训言,不仅仅是告诫后人通过读书武装自己的大脑,更是从社会担当的角度,对钱氏后人提出了更高的知识分子修养要求。
当之无愧
我国首个国家级非遗家训
俗话说,“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不计其数的各族家训,但成为国家级家训非遗项目的,“钱氏家训家教”是第一个。这也说明了,《钱氏家训》是超越了时代,超越了一族一姓范畴,丰盈着一代代国人精神世界的经典。
细读《钱氏家训》,不难发现,其中颇有一些“潮”观点,时至今日也不过时。
比如,“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这是一种朴素向上的择偶观,是为了叮嘱后代在找对象时,不要过于注重对方的经济实力,人品才华才是关键考量。
又比如,“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这是提倡通过民主协商、集思广益,集中力量干大事。
再比如,“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排难解纷。”这里体现的是公益思想,与当下“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社会新风尚不谋而合。
“道德传家”的力量是巨大的。“善事国家、孝悌睦家、治生安民、崇文尚学、重德修身”,不同的人都可以从《钱氏家训》中寻找到自己的行为遵循。
当然,《钱氏家训》作为一本有字的书,只能提供“参考”;好家风则是一本“无字的书”,需要言传身教,才能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