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粮食安全面临挑战之际,农业数字化革命能否成为其未来粮食安全的关键?北京是这样认为的。中国政府于10月25日公布了一项行动计划,以加快这一转型,目标是到2028年底,主要粮油作物的数字化种植技术方案基本成熟,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基本建成。该计划涵盖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旨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在推动使用大数据、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人工智能的同时,中国还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和种子技术的投资,以保障粮食安全。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和进口国之一。中国的耕地面积不到全球耕地总面积的10%,水资源更少,但它却生产了全球四分之一的粮食,养活了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随着中国面临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环境、气候变化和贸易挑战,其雄心勃勃的新战略强调科技要在粮食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长期以来,粮食安全和自给自足一直是中国的优先事项,但这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中国的农业生产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民众饮食偏好发生变化和收入增加、供应跟不上需求、耕地和水资源面临限制因素、环境退化以及土地用途发生冲突。生育率下降和城市化模式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谁将成为未来的农村劳动力。气候冲击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令人们担心农作物歉收和病虫害增加。饮食模式的改变也是导致中国食用油、糖、肉类、动物饲料和加工食品进口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将保障粮食供应作为重中之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北京在提高农业生产率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自2013年以来,中国在很大程度上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粮食安全策略,旨在实现主食(如大米和小麦)及主要蛋白质供应(尤其是猪肉)的自给自足,非主食供应(如大豆)则依赖国际市场。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国今年的粮食产量有望创下历史新高,这对中国加强粮食安全的努力起到了推动作用。在连续九年粮食总产量超过6.5亿吨之后,今年中国粮食总产量预计将首次突破7亿吨大关。中国还在努力实现粮食进口来源的多样化,以减少对单一地区或国家的依赖,从而避免出现像“马六甲困境”这样的供应瓶颈,同时使北京能够加强对全球粮食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控制。为此,中国正在加强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已经和100多个国家签署了农业合作协议,确保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产品的替代供应商。然而,中国能否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目标仍存在不确定因素。一些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其他方面造成了不利影响。例如,中国在欠发达的内陆和北方地区加强粮食生产,加剧了这些地区的水资源挑战,因为这些地区水资源有限,灌溉严重依赖地下水。此外,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粮食自给率有所下降,2004年中国转变为粮食净进口国。食物自给率从2000年的93.6%下降到2020年的65.8%。到2030年,这一比例可能会继续下降,从而加剧对进口的依赖。与此同时,中国不断变化的食品消费模式和中产阶级的增长也是需要额外考虑的因素,特别是可支配收入增加推动了民众对动物蛋白和乳制品、糖、食用油以及加工食品的需求。这表明在中短期内,中国或许仍是一个主要粮食进口国。这也凸显了中国在提高本国粮食产量方面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的智慧农业行动计划反映了北京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和外部环境下致力于保障粮食安全。但挑战依然存在。在该国努力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的过程中,鼓励技术进步和解决农业生产面临的诸多挑战对于实现北京的目标至关重要。▲10月31日,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一台无人驾驶收割机在测产现场作业。(新华社)本文由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6日发表,原题为《中国大力推进智慧农业的行动能否保障粮食安全?》,作者是英国牛津全球问题学会研究员吉纳维芙·唐纳伦-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