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男友兴致勃勃地给女友小A推荐了一部电影,小A心不在焉。
男友:“你怎么了?不想看看这部电影吗?”
小A:“我心情不好,难道你看不出来?”
男友:“这样啊,你为什么心情不好啊?”
小A:“我为什么心情不好,难道你不知道吗?”
男友:“不知道啊。”
小A:“连这都不知道,自己去想啊!”
男友:“你说嘛,怎么了呀?”
小A:“你心里根本没有我,还有什么好说的?”
······
小A:“你忘了今天是我们恋爱一周年纪念日。”
男友:“原来是为这事,你早说啊!”
小A:“什么都要我说,你那脑子是干嘛用的!”
以上令人崩溃的对白,你是否觉得很熟悉?
在与恋人、伴侣的相处中,许多女人要求男人生出一项特异功能,叫“天生懂我”。
然而,带着这样的期待进入亲密关系,她们常常感到失望和沮丧:“他一点都不懂我”,“他给到我的,并不是我想要的”。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感觉?你对伴侣是否也有这样的期待?
其实每个人都很孤独,一生都渴望寻找到一个能读懂自己的人,希望能找到一个心有灵犀的灵魂伴侣。
但最后大多数人会发现,对方没有自己所期望的那么了解自己。
亲密关系中我们会再次回到婴儿期的融合状态,理所当然地觉得,“你如果爱我,就应该懂我到底要什么”,
而当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难免大失所望,内心直呼:你根本就不了解我!很多人为此一次次生闷气,内心积攒了失望和愤怒,最后使关系岌岌可危。
其实,每个人都习惯以自己为参考坐标。男人看重被需要,专注于解决问题;女人更在乎感觉,希望被爱。
很多时候,我们以一种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爱着对方,只可惜,这与对方的需要背道而驰。
也许作为付出的一方,我们应该考虑的是,我付出的东西到底是不是对方需要的。而作为需要的一方,为什么不能向对方表达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呢?
广州心理咨询提醒,表达感受是一种亲密关系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你不说,别人怎么会知道?哪怕这个人是你朝夕相处的伴侣。
一、了解自己
如果你都不了解你自己,又怎怪别人不了解你呢?
也许你总是在渴望被了解、你宁愿生闷气也不能表达需求、你并不能接近自己的感受、你压抑而难以以真实面目示人……
那么你懂得那个内心的你在这些行为、诉求、和各种不能够的背后,想要向你自己诉说什么吗?
那个深深藏在心底的人,Ta在渴求什么,又在害怕什么?
看清楚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看到让自己感到痛苦的部分。
即使是在心理咨询师的带领下,去直面自己最脆弱的部分也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
潜意识为了保护自己,学会了自动屏蔽那些会引起痛苦的东西,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身陷同样的心理困境。
要让对方真正了解你,你需要先去了解和接纳那个立体而真实的自己。
二、学会表达
人们往往对爱情抱有一种想象:两个人是心有灵犀的,对方越懂我,就越爱我。
然而,让一个人懂你、猜到你想什么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他得时时刻刻关注你。
你还一定要他了解你,但了解就一定得牵涉到开放、沟通和表达。
许多人不愿意表达或不懂表达,得到的结果是对方所做的不准确,在亲密关系中得不到符合心意的支持和帮助。
在这里,借用《大话西游》的一句话:“你想要啊?你想要的话你就说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当然,我们向伴侣表达我们情感的需要、内心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是需要训练的。
伴侣关系的经营,需要用心,花时间花精力花大量的耐心,不断地磨合练习,遭遇挫折,慢慢使彼此之间更懂对方。
三、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看问题
当对方的行动或表达没有符合你内心的期待,就意味着TA不爱你吗?
人们习惯于从自身的角度去想别人,而不习惯从别人的思维想别人。
其实,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理解和擅长的方式去给到伴侣支持,就像上面那位男友一样,他推荐小A看电影,其实也是为了让女友开心。
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去看待男友的行为,小A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也许差距也能成为伴侣的爱情促进剂。
四、降低期待,成熟自我
人们很容易对伴侣抱有过高的期望。
虽然我们在伴侣身上投注了对完美父母的期待和希望,但伴侣不是神,他不可能完成你对完美父母的期待,更不可能去弥补你父母对你的缺失。
就算能弥补一时,也不可能弥补一世。
因为人的需要也会发生变化,而且这个过程中你对伴侣的需要是来自不成熟的自我。
另外,每个面对同样的事情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反应方式。
要完全了解一个人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你不可能成为那个人。
所以你也不可能完全被一个人了解。
也因此,我们的一生都会与孤独并肩行走。
每一个人在关系里寻找融合的过程中都必须接受这个现实:最终那个最了解自己,可以在心灵最深处陪伴自己的人,只能是我们自己。
调整你的期待,减低你对伴侣的要求。
放下对家庭和伴侣的完美期待之后,接受自己就是这个样子,也接受伴侣就是这个样子。
当你对伴侣的期待减少了,你的自我会越来越成熟。
你不会觉得必须他来帮你完成什么,你自己就可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