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记者 孙永会
正午阳光制作出品了不少口碑佳作,比如《琅琊榜》《父母爱情》《大江大河》《乔家的儿女》等。除了《琅琊榜》之外,其余的剧集皆是年代剧,《父母爱情》定位为家庭情感剧,《大江大河》系列瞄准了时代洪流中小人物的奋斗历程,《乔家的儿女》则聚焦了个人成长和家庭生活。再看近日热播的《小巷人家》,便是对邻里关系的塑造与还原。
该剧改编自同名小说,由张开宙执导,侯鸿亮任制片人,主要围绕20世纪70年代末,同住在苏州棉纺厂家属区一条小巷里的庄、林、吴三个家庭展开,讲述三家人在社会变迁中互相帮衬,烟火小巷笑与泪并存的故事。
剧中的三户家庭,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人情冷暖之下,荧幕之后,或是观众对彼时的回望与怀念。
一条小巷 满溢烟火
庄、林两个家庭因分房相遇、相识、相交。
“棉纺厂改造了一条小巷,计划分配给职工做宿舍。分房名单还没出来,棉纺厂就出了一条爆炸性传闻——三更半夜,二车间厂花带着儿子敲响了书记家的门,被吵醒的左邻右舍模模糊糊地听到了一句,‘家里住不下,你要不给房子,我儿子就放你家了。’”这是原著小说开头的两句话,也成为剧集的开篇,同样的台词,搭配被塑造的场景。
故事始于恢复高考的1977年,剧情则始于一场分房“闹剧”。因为迟迟分不到房子,宋莹(蒋欣饰)一气之下抱着孩子夜里直奔工厂书记的家。因此,不好对付的她成为“刺头”,无奈之下,书记翌日便安排科长解决她的房子问题。
另一头,黄玲(闫妮饰)一家四口拥挤在转身都较为困难的空间里,亦有急迫的换房之需,最终靠“吃亏”换得房子。
随着剧情的推进,两户家庭的情况和主人公的性格得以显现——身为教师的庄超英(郭晓东饰)懦弱、愚孝,儿子庄图南(范丞丞饰)刻苦好学,女儿庄筱婷(关晓彤饰)乖巧懂事,和黄玲看似和谐体面,但因为他的性格却让家人备受伤害。
林武峰(李光洁饰)和宋莹的家庭热闹,看似我行我素,儿子林栋哲(王安宇饰)尤为顽皮,实则夫妻间相互扶持,亲子间相互尊重。正如同街坊所言:“刺头有勇,刺头男人有谋,刺头儿子还会打配合,一家子刺头惹不得。”
吴家则是重组家庭,在前6集的剧情中,戏份较少,除了结婚这一情节,其余主要为“看客”角色,观众透过吴家男女主人的视角、口吻,了解庄、林两家亲近的关系。
邻居,比邻而居,邻里关系的演绎真实且鲜活,争吵与温馨并存。争吵表现在家庭内部与邻里之间,皆为生活琐事。内部之争常见于庄家,黄玲的公婆爱占她家便宜,且自我、偏袒,当她刚用粮票买了排骨准备给孩子解馋时,公婆又带着小叔子一家前来蹭饭。黄玲心生一计,将肉丝切得极细,再搭配较多的胡萝卜丝和南瓜丝,不料,事后却被庄超英斥责其在饭桌上的表现。
但更多的是温暖,照耀小院和人物的暖光就奠定了全片基调——和谐、温馨。一棚蛇瓜,多家共享,林家帮庄家带菜,孩子之间共分蜜饯、零食,结伴上厕所等。再如,宋莹心疼儿子每天跑去别人家看电视被嫌弃,决定省吃俭用买电视,可存了许久,依旧没有存够。看在眼里的黄玲就以“你替我存钱”为由,说服宋莹借去了这笔钱,满足了孩子的愿望。
时代变迁与集体成长
剧情后续,林武峰和宋莹顺应时代变迁,举家到广州寻找新机遇,青梅竹马的庄筱婷与林栋哲分开后发现对彼此的心意,相约考入同一所大学,毕业时面临家庭与现实的阻碍仍坚定地选择了对方,庄图南和李佳(卢昱晓饰)辗转多年后也终成眷属。
从内容和口碑来看,该剧做到了“还原”,其一便是对原著的整体再现,其二,在于还原了那个年代的人、物、事。画面中,熟悉的物件进入视域,“丁零……”二八大杠自行车在热闹的巷子里穿行,瓷盆、蒲扇、缝纫机、凭票排队、三轮车送嫁等那个年代的“专属”陆续出场。
再如国家恢复高考、国企改革、改革开放等时代变迁。1977年12月底,全国有570万14岁至32岁的考生步入考场。剧中如此呈现教师阅卷:庄超英利用业余时间辅导学子功课,前期接到的重要任务是修改高考试卷。因为没有经验,教师阅卷的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这次高考太仓促了,从发出通知到正式考试就两个月,省教委都没有正确答案,我们商量了一下,老师们先拿卷子自己做一遍,再翻找出几份考得好的学生试卷,参考一下考生们的解题方式,最后大家总结出一份标准答案再阅卷。”“绝大部分考生基础很差,答不出题目就乱写,答得好的卷子很少,如果一份卷子正确率高,我们一屋子的老师都争着看。”两名教师先后说,这也是原著台词。
1979年起,我国提出了恢复和发展个体工商业、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存在的方针。采取这一方针,不仅是为了搞活经济,也是为了广泛地开辟劳动就业渠道。这一方针通过棉纺厂职工物的具体行为轨迹得到呈现。
该剧的另一个还原,是百姓记忆中的那段生活,那段“来时路”。庄、林两家小院内,有一棚高产的蛇瓜,野蛮生长,充满生机。虽然蛇瓜最后吃腻了,但小巷里每天都上演着新鲜的事情,如同蛇瓜一样,巷子里这群人的生命带有勃勃生机,和时代共成长,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