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中国广告协会主办的“长城奖—文旅好品牌”案例征集大赛上传来好消息,《甘肃永靖——“依山傍水 景色秀丽”乡村旅游品牌塑造与传播案例》荣获年度县域及乡村振兴品牌优秀案例。对此,临夏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州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建霖认为,永靖在文旅融合的大潮中脱颖而出,临夏文旅对获此殊荣倍感荣幸!
马建霖说:“临夏州的文旅融合并非简单叠加,而是深入到各个层面的有机结合,旨在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沉浸式的文化旅游体验。”
永靖刘家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近年来,临夏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将自然景观与文化资源紧密相连。积极推动“文旅+”的发展模式,打造永靖刘家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围绕“黄河”主题,构建了三大核心产品体系,打造具有特色的度假旅游产品。为了丰富旅游业态,永靖县还投入大量资金实施太极岛荷塘月色和818片区鱼塘服务提升、七星桥原址改建等工程,完善了旅游基础设施。同时,利用当地的炳灵寺石窟、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等优质资源,打造了多种旅游业态,如夜游黄河、科普研学、康养度假等,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结合游客对当地文化近距离感受的需求,推出打铁花、社火、羊皮鼓舞等文化表演,让游客沉浸感受黄河文化魅力。临夏州还打造了以黄河文化、化石文化为要素的研学线路,促进了“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容,也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和文化认同感。
“除了刘家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临夏州还着力打造和政古生物化石文化旅游区、临夏市八坊十三巷民俗街区、永靖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东乡县布楞沟景区、和政松鸣岩省级旅游度假区六大旅游板块。并根据游客的需求,打造核心旅游产品,比如:滑翔营地、法台山、岗沟寺、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东公馆和唐汪杏花村等景区景点。”马建霖介绍。
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
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临夏州打通了全长286公里的太子山旅游大通道和70公里的环炳灵湖旅游风情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将临夏州西南部山区的雪山、草甸、森林、河流、农田、民居等秀美资源和风光串点成线,形成了一幅天然的立体画卷。环炳灵湖旅游风情线将临夏县、东乡、永靖、积石山四县水域资源串联起来。另外,配套建设了沿线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自驾驿站、观景台、旅游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旅游条件。
“两条旅游风情线的建设,极大地带动了沿线众多A级旅游景区的发展,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让沿线群众发展农家乐、露营地、乡村旅游合作社、民宿,吃上了旅游饭,发上了旅游财,走上了致富路,实现了旅游为民、旅游富民目标,为全州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马建霖说。
“临夏州还注重将民俗文化融入旅游活动中,让游客亲身参与和体验。”临夏是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花儿、砖雕、彩陶等。在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游客可以欣赏到花儿演唱、参与砖雕制作过程、了解彩陶的制作工艺。例如,在一些民俗村,专门设立了花儿演唱舞台和砖雕、彩陶制作工坊,游客可以在民间艺人的指导下尝试制作,亲身体验这些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互动式的体验不仅增加了游客的参与度和兴趣,也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八坊十三巷中的民俗馆
马建霖表示,文旅融合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发展优势,实现文旅首位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从消费转化角度讲好文旅融合故事,让城市的文化底蕴“活起来”“火下去”。临夏州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进一步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文旅产品和线路,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共同开发跨区域的旅游线路,形成旅游联动发展的格局,争取实现到2026年临夏州旅游接待人数达到53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0亿元的总体目标。
文字: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栎
特别声明:
1.微游甘肃内容文章旨在宣传甘肃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由于条件所限,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所有权利人联系授权,可能出现部分原创图片或文字未署名,请联系添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