鲅鱼、鳗鱼、鼓眼鱼、青板鱼……即墨区垛石村迎来甜晒鱼旺季 年晒鱼片超300万斤
立冬当日,地处鹤山北麓四面环山的垛石村,迎来了一年最好的甜晒鱼季。初冬的阳光暖暖地洒在村庄的小平房上,微微的凉风均匀地吹拂在各种鱼片上,空气中飘浮着一股淡淡的鱼腥味。每年立冬后,这个全国闻名的“晒鱼村”,几乎家家户户房顶屋前都成了“晒鱼场”。鲅鱼、鳗鱼、琅琊鱼、鼓眼鱼、青板鱼、狮子头鱼、蛤蟆鱼……大大小小有30多种。整齐摆放的鱼片,迎着太阳散发出诱人的色泽,构成一幅别样的渔家景象。
“甜晒鱼”开晒
垛石村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因村西小山顶上岩石堆积成垛状而得名,就是这样一个依山而建的村庄,孕育出了远近闻名的晒鱼片产业。“现在正是甜晒鱼干销售的旺季,每天要加工1000多斤。”58岁的村民孙成谭从事甜晒鱼加工已经40多年了。他介绍,进入冬季以后,越到天晴低温的天气越忙碌,一天有10多个小时都在加工甜晒鱼。爬上村民的屋顶,放眼望去,村民家的院子里、屋顶上,到处是宽约3米、长约5米的晒鱼架,鱼架上摆着整整齐齐的鱼。
这几天,村民们开始忙着加工一批客户的订单。其中最抢手的有鲅鱼、面包鱼,还有咱们本地的鳗鳞鱼、鮟鱇鱼。“这几天趁着天气好,村民们起早贪黑忙着晾晒鱼干。”孙成谭说,这种传统晾晒鱼干的方法是父辈留传下来的,每到秋末冬初,家里都会把从海里打的鱼清洗干净,经过处理后挂在支架上,或摊铺在网布上晾晒,作为冬季的储备。
年产超300万斤
垛石村的甜晒鱼干既保存着海洋赋予的“鲜香”,也有阳光晾晒留下的“醇香”,“鲜香”与“醇香”的完美结合,离不开在垛石村流传多年的纯手工晒制技艺,先将鱼的表面简单冲洗,将鱼肚剖开,麻利地剔除内脏,均匀地搓上适量食盐;待鲜鱼腌渍好后,再用山中的泉水洗净并开始晾晒。为了能快速晾干,每个架子都是朝着太阳方向倾斜摆放。经过几天的晾晒,一条条鲜美的晒鱼片便完成了。凭借这门老手艺,垛石村许多居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每年十一月至来年的三月,家家户户房顶屋前都成了晒鱼场。整个村庄一年大约能加工300多万斤鱼片,营收好一点的村民一年能收入约20万-30万元。据介绍,晒好的干鱼主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辽宁等20多个省市。年销售收入达数千万元,成为全国闻名的甜晒鱼片专业村。
晒出“海底世界”
每年春节,一道独特的风景,伴随着冬日的缕缕阳光,出现在青岛沿海一带的渔村。年年有余,年年有“鱼”,这一美好寓意的背后,是渔家人用智慧传承下来的生活习俗,绵绵千年,亘古不变。晒鱼以一种渔家特有的表达方式,展示着青岛这座沿海城市厚重的海洋文化内涵。
对祖祖辈辈向海而生的渔家人来说,晒鱼也是春节最为重要的年货之一。从西海岸新区的琅琊码头到即墨的栲栳岛码头,延绵7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星罗棋布的小渔村,成了晒鱼场,这道风景“晒”出了渔家人的好日子。甜晒鱼,寒冬腊月青岛人的餐桌上也自然少不了这道美味。要说晒鱼哪里最好,崂山区王哥庄街道的港东渔码头就是其中之一。码头上连片晾晒着的各种甜晒鱼,仿佛来到了一个“晒干了的海底世界”。
像这样的甜晒鱼村,在青岛还有许多,千百年来,渔民用智慧的双手晒出了美味,晒出了文化。蓝天白云下,渔船停靠港湾,等待寒冬的到来,片片散发着鲜美味道的鱼干,仿佛已经跃上了市民的餐桌,呈现出一幅幸福的年景图画。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