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名校·江南文脉”丛书,
商务印书馆出版
近代意义上的江南名校,是西学东渐后城市文明的新产物。晚清民国时期,率先得开放风气之先的口岸城市及各级城市衍生出各类性质各异、样态多元的新式学校,而尤以通商巨埠上海最具代表性。上海陆续兴办了大量新式大、中、小学堂,并扩展至师范学校、幼稚园、女学校,以及其他各类学校。甲午战败之后,民族阽危,西学潮涌,兴学育才更成为彼时中国社会卓识之士御侮图强之道。
从通商口岸到江南内地,随着新学堂的大量设立,它们在传播新学、传授新知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些学校从创办之日起,即立身非凡,在开时代风气之先的同时,也能与传统江南的深厚文脉有机融合,在“存古开新”中拥有了“兼容并蓄”的格局,办学成就卓著,名声鹊起。在这些学校里,聚集了一大批融通中西的有识之士,既具深厚的旧学根底,又有开新的办学理念,可谓一时之选。他们以振兴文化教育事业为己任,在中华民族救亡与复兴之路上砥砺探索,勇毅前行。
十多年前,我们组建了团队,选择“徐汇公学”作为百年名校研究的开端。这所学校于1850年正式建校,取名“圣依纳爵公学”,因地处徐家汇,亦称徐家汇公学,或徐汇公学,法文为“COLLÈGE ST-IGNACE ZI-KA-WEI”。这是江南地区最早创办的天主教学校之一,采用了新的教育体制,构建了新的知识体系,在江南乃至全国都具有开创性。徐汇公学独具一格的办学章程、教材课本、教学方式,在教内、教外构建起的独特社会网络,凡此种种,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我们早前完成的《西学东渐第一校:从徐汇公学到徐汇中学》《沪上名校:百年大同研究》,均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当时我们还没有启动更多校史研究的计划。此后,长三角地区的一些百年名校相继找到我们团队,要求开展合作,共同研究校史。2012年11月19日,我们在《文汇报》发表《中国知识分子创办的大同大学》一文,开始提出研究校史需要挖掘与梳理所在区域(城市)的文化脉络。就大同这所学校而言,其涉及近代上海学校演变线索,以及近代中国留学生的那条脉络,背后无不与深厚的“江南文化”存在着密切关系。随后,我们专门成立校史研究组,联合商务印书馆,策划形成一套“百年名校·江南文脉”丛书。
江南名校渊源流长,文脉深厚,类型多样,风格特色各异。在风雨沧桑的岁月变迁中,历经了各种各样的“变”,包括校名校址之变、办学环境之变、管理体制之变、学科课程之变、师资生源之变;但也有诸多“不变”,如办学理念之传承、校训精神之延续。这种复杂的“变”与“不变”,蕴含了丰富的政治因素、社会变迁与教育内涵,其格局之广阔、其影响之深远,超越了一校之史的研究范畴,需要从教育史、江南史、城市文化、中外交流等多重视野中去把握,需要从“内史”与“外史”相结合的路径中去审视。
我们的做法是:第一,注重史料基础。要研究一所百年老校,完成一部完整、系统的校史研究专著,需要我们广泛收集、整理各个时期的各类原始史料,此为校史研究之根基。这是一项艰辛的工作,相关档案文献分散于各处,样态丰富,种类亦多,收集这些资料本身需要花费大量的心力,同时也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在研究每一所学校之前,我们都努力构建校史“资料库”,或形成资料长编。在校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中,我们也十分注意史料的原始性、多样性、连续性、完整性等特点,并采取以图带文,以文释图的形式,做到图文并茂。在扎实的资料基础上,我们才得以从不同阶段、不同层面深入解读这些百年名校的办学历程。
第二,注重学校类型的探究。本丛书重视江南名校的地域分布及其样本的选取。这些学校创办背景不同,就类型而言,有官办、公立、私立,在政府所办系统中,又有省立、府立、县立之分,甚至还有租界当局开办的公立学校(如上海公共租界开设的工部局华童公学);私立中又分传教士或外国侨民开办的学校,以及国人兴办的私立学校等,其性质不同,体系不一,在办学上亦各有特色,精彩纷呈。通过对各学校演变脉络的梳理,关注不同的类型及其样本价值,探讨办学的共通性与差异性,从中彰显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
第三,注重各校办学过程中的内在逻辑或轨迹探讨,这也是校史作为教育史研究范畴的应有之义。我们紧紧围绕“谁在办学、为何办学、如何办学”等关键性线索去追寻百年名校兴衰起伏的内在机理,在时局变动、政权更替、社会变迁中去解答江南名校的历史文脉是如何积淀的,如何从历史老校向现代化名校转型?现代化名校又怎样迈向一流品牌名校建设?这种集历史学长时段意识与教育史重在揭示内在办学规律的结合,既能清晰揭示这些名校变迁的历史脉络,又可打通教育史与制度史、社会史、文化史等的壁垒,使校史研究有血有肉,在校史中“见人群”“见社会”“见制度” “见办学精神”。一所学校的校史,是全体师生共同书写的。所以,要从“教”与“学”,从学生成长、校园生活等多个视角去关注他们、研究他们,这才是一部部活泼泼的校史。
第四,注重突破以往校史研究的“内史”局限,将江南名校置于更为宏阔的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中去探究。江南名校尽管类型多样,创办人的教育背景与社会经历亦各异,但其创立无一不具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与人文积淀,秉承明清以来江南士绅办学、绅商办学、家族办学、书院办学的悠久传统,同时也彰显了时代的演进,无论是创办者、继办者,还是师生来源,在不同的办学阶段变动很大。如早期教师中,既有一些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对“存古”与“开新”有独到理解的名家;同时也有不少名师拥有出海留洋、就读于欧美名校的经历,颇具世界视野,深得西方教育精髓。这都需要研究者依据史实,将学校的历史与所在区域阶层结构、文脉演变、城市变迁有机结合起来,并予以合理解读。
江南地区的百年名校在近现代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发轫之功,办学特色鲜明,教育成就斐然,在推动区域乃至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综合的过程,包括多个方面、多个领域的现代化。但最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任何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只有把“传统人”变成“现代人”,现代化才可能有效推进,持续扩展。而要培养“现代人”,没有现代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等指出,“在决定个人现代性的水平上,教育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直接的和独立的因素。教育等级每升高一层,现代人的比例就有实质性的增加。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及社会化场所,学生们在那不仅学到知识与技能,而且学到了新的态度与价值,发展了新的行动倾向。”学者桑兵也曾言:“如果说西方近代化的主要力源在工厂,那么由西学传播而引发的中国近代化,便不得不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学校。”因此,以学校教育尤其是以文脉厚重、人才辈出的江南百年名校为研究对象,是深入认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与制度变迁、知识与人群新旧转型的一条重要线索,更是一个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独特视角。这也是“百年名校·江南文脉”系列丛书主要的学术旨归。(文章系“百年名校·江南文脉”丛书总序)
作者:马学强、胡 端
文:马学强、胡 端编辑:蒋楚婷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