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7日,进博会上海会议之一,由澎湃新闻主办、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做学术支持的“净零碳城市:推动循环经济的跨国协作”论坛在上海虹桥商务区举办。
11月7日恰逢上海召开首个“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的二十周年纪念日。2004年的那次会议,由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以及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主办,邀请各界围绕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相关问题,主要从理论层面展开探讨。当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首次从国家战略层面,强调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
本次论坛邀请了参与这二十年循环经济的立法梳理、政策制定、学术研究、国际合作、产业实践和社会倡导等各方面工作的有识之士,对中国循环经济的历程进行回望,并展开面向未来的探讨。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在论坛上分别做主旨演讲。
圆桌讨论围绕“中国循环经济:20年经验与未来之路”的主题展开,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教授担任主持,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孙佑海,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英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关一松,宝马集团副总裁吴燕彦,以及绿色光年创始人倪欢参与圆桌讨论。
从产品碳足迹精准量化,到在净零碳城市中发挥循环潜力
从循环经济的产业链出发,周汉民在主旨演讲《探索产品碳足迹精准量化 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中指出,目前中国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仍存在标准体系不完善、数据基础薄弱、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缺乏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全生命周期数据准确性难保障。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发表主旨演讲。
周汉民建议,探索产品碳足迹精准量化,中国可从几方面发力:一是与国际通行的标准和规范接轨,建立精准量化的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二是开展产品碳足迹精准量化示范试点,加强应对欧盟碳关税的能力;三是完善碳足迹相关产业政策,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要聚焦重点领域发布碳足迹数据,鼓励细分行业公布产品碳足迹,不断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碳足迹背景数据库。
从城市系统出发,诸大建在题为《循环经济助推净零碳城市》的主旨演讲中说到,当下谈论循环经济要和“双碳”目标相结合。“中国城镇化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发展阶段,而存量发展正是循环经济的核心要旨。城市更新是降碳的主战场,循环经济主要在价值链排放(范围3)中发挥降碳作用,可以减少30%到45%的碳排量。”他强调,不能单纯用回收率衡量循环经济的发展程度,要从废物的终端管理走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发表主旨演讲。
诸大建指出,循环经济有废物循环、产品循环、服务循环三个维度。在能源与电力系统、工业与产品、交通与出行、建筑与用地等方面,循环经济通过服务循环控制需求(Reuse),通过产品循环延长寿命(Reduce),通过废物循环回收利用(Recycle),来实现减碳并促进经济发展。
从过去到未来
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主持圆桌讨论。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圆桌环节围绕“中国循环经济:20年经验与未来之路”的主题展开讨论。与会各位嘉宾分别从法律制定与实施、国际交流与合作、跨国企业的实践以及社会组织的作用等方面展开分享。
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孙佑海发言中。
孙佑海回顾了《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立法探索过程。他指出,当初的中国循环经济立法,将循环经济从理念上升到法律层面,从源头进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立法要敢于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自己的立法道路。”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英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关一松在发言中。
关一松则表示,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在起步阶段就意识到中国循环经济的重要性。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位置,世界是看得到的。循环经济与中国“双碳”目标的结合值得关注。循环经济原本就和减碳紧密相连,但这依然是正在形成中的共识。中国向全球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这一理念是非常先进的。
宝马集团副总裁吴燕彦谈到,循环永续向来是宝马集团的重要战略支柱。 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宝马集团副总裁吴燕彦谈到,循环永续向来是宝马集团的重要战略支柱。1973年,宝马集团已设立首席环境官的职务。1994年,宝马在慕尼黑郊区设立了回收拆解中心,研究最高效的拆解技术。到了2021年,在慕尼黑车展期间,宝马推出了全部用二次材料制作、不用复合材料、工艺尽量简化的循环概念车。电动化、数字化和循环永续的相应理念,将贯穿在2026年于沈阳量产的新世代车型中。她指出,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豪华车品牌有责任去引领循环。也就是说,“无循环,不豪华”。
剑桥大学志奋领学者、绿色光年创始人倪欢在发言中。
倪欢回顾了绿色光年的发展和实践。她谈到,可持续发展是为了未来。将可持续的理念落地,需要扎实推进可持续教育。澎湃新闻推选出的中国循环经济20年“十佳案例”对生态环境教育从业者来说,是一份很好的教材。希望今后能将更多循环经济的案例、理念传递给更多学校和社区。循环经济是面向未来的经济,要为下一代创造更多发展和增长的机会。
激励思考,联合行动
“我们相信合作的力量,相信循环经济的跨国协作,可以共同实现更有韧性的发展。”澎湃新闻副总裁、澎湃研究所所长张俊在对本次论坛的致辞中说。
尤其是,极端天气等资源环境层面的挑战愈发突出,循环行动迫在眉睫。“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达成更多合作,形成更多制度与机制、技术与基础设施、金融与投资,以及土地与空间利用的创新。”
为了激励思考和联合行动,澎湃新闻从2024年6月开启了“永续之道:跨国的循环行动”研究和传播项目。本次论坛上,该项目成果逐一发布。包括经由行业组织提名、专家委员会选出的“跨国的循环行动”十佳实践案例、中国循环经济20年参与者口述合集以及调研报告“回顾与展望:对中国循环经济的十条建议”。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薇发表感言。
格林美的“先进技术实现资源高效回收”是十佳实践案例之一。自2001年成立的这家企业,正赶上国家推进循环经济的试点,始终坚守绿色生态制造,持续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企业不仅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也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薇表示,希望通过跨国循环合作,实现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共同推动全球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20年来,诸多有识之士为中国的循环经济贡献力量。在发布中国循环经济20年参与者的口述合集阶段性成果时,张俊谈到,循环之道是日常之道、永续之道,澎湃研究所还将继续跟进循环经济参与者的口述,为循环经济转型组织更多讨论。
澎湃新闻副总裁、澎湃研究所所长张俊在发言中谈到,循环之道是日常之道、永续之道。
杜欢政教授则认为,中国循环经济已走过二十年,从原来的无序化、低技术的“游击队”走向有序化、系统化、高技术的“正规军”。澎湃新闻在报告中提出的十条建议,能让人看到循环经济正在新旧转换之间。“循环经济要变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是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