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别走了,我去……”

编者按:燕郊爆炸现场、洞庭湖大堤决口合龙、台风“摩羯”过境、孙杨复出之战……哪里有新闻发生,哪里就会有他们的身影和声音。在第25个记者节来临之际,通过央广网记者讲述这些或惊心动魄,或触及人心的故事,看新闻人如何用执着、无畏与赤诚坚守初心,奋战新闻现场。

别误会,题目并不是一句脏话,而是一句没来得及写完的话。这句话被当作紧急时刻的留言,写在了一辆覆满尘土的车上,留言者还附上了时间。在今年8月20日之后的那一个多星期时间里,这样原始的通讯方式,是常态。

图片

车上的这行留言(央广网记者 宗韶峰 摄)

8月20日,辽宁省葫芦岛市遭遇洪灾,建昌县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8月20日中午得到消息,我和同事李子平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决定兵分两路,全力赶往灾区。

为了避开易堵路段,也为了防止高速出口封闭,我选择了多绕70公里。然而,刚开出一个多小时,雨便铺天盖地地倾泻而下,路上的积水越来越深,接近2吨重的车就像风里的棉絮,摇摆不定。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雨!

5个多小时的路程,足足走了9个小时,到达建昌县城,已是深夜10时,与经历了火车停运、晚点的子平恰好会合,直奔现场。

夜晚,受灾情况究竟如何,我们并没有很直观的感受。21日凌晨,在剪视频的我突感身体极度不适,子平送我去医院的路上,我才看到,临河的路已出现坍塌,到处是警戒线或是根本不敢涉足的区域。导航在这座“迷宫”里,不过是个摆设。

更糟糕的是,彼时,除了县城周边,建昌县大部分地区的通信网络中断,别说还有一些偏远村庄联系不上,就是我们自己的手机也几乎是全天“无服务”的状态。还好,有当地干部带路,我们的采访才能持续推进。

图片

记者李子平在救灾现场(央广网记者 宗韶峰 摄)

在杨树湾子乡,我们偶遇了两位回乡人,从河北坐火车到县城,从县城搭汽车回乡里,再越河、翻山,才能回到家里。我开车捎了他们一段,并决定跟着他俩回家看看。因为路极为难走,为了不占用救援车辆的道路,我们将车停在半路,准备步行。

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回家心切,走得太急,在我换完雨鞋后,已不见了子平与两位回乡人的踪影。路两旁熙熙攘攘,到处是领救灾物资的村民,手机没有网络,也不知道二人具体是哪个村庄,再想找到他们,难上加难。

索性,我和发放救灾物资的工作人员说明了情况,夹上两箱方便面,拎起一包矿泉水,边走边找,遇到需要物资的村民,也可以就地发放。

洪水稍退的河里,铲车正将救援物资从河的这一边运向对岸,村民排队等着领取;岸边的杨树,成片成片躺倒,洪水肆虐的模样宛然在目;到处是被冲毁的路,倒伏的玉米,和漫天的尘土。

图片

崎岖的道路加之漫天的尘土,走出不远鞋已经沾满泥土(央广网记者 宗韶峰 摄)

二道河子村位于受灾严重的杨树湾子乡和黑山科乡交界处,洪水让这座百余户人家的小村庄一度被困,我与路上遇到的救援队一起,将首批物资送进了村里,也记录下了村民杨大娘的泪水与感动。

跑题了,不是要找人吗?此时,我距离停车的地方已将近7公里的距离,这种路况,再不折返,天一旦黑下来就麻烦了。我赶忙往回走,等我到了车前,便看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还好,子平还没来得及写完,失联的我就回来了。那行留言完整的意思大概是“别走了,我去村里找你了”,不知道彼此身处何处,那时更多的是一种无助感。

还好,我们看着灾区的路不断被打通,水、电、通信不断恢复,一点点好起来。

还好,我们在现场记录下了一个个画面,一张张虽然家园被毁,但依旧乐观向上的笑脸;记录下杨树湾子乡那位一身汗碱、电话似乎总在占线的女干部为村民奔忙的身影;记录下救人牺牲的好支书李清学留给我们的感动与温暖。

前几天,不怎么会用手机的杨大娘托女儿给我打了个电话:“我妈搬进了重建的新房,让你放心!”与此同时,葫芦岛市“8·20”洪灾中受损的5447户D级危房重建工程全面竣工,达到入住标准,受灾群众温暖安全过冬得到保障。

还好,还好……

从建昌回沈阳的路上,经过一片群山,层峦叠嶂,山下小河蜿蜒流转,当地人称这里是辽西的“小桂林”,日暮下,奇秀隽美,让人恍惚置身江南。我和同伴说,秋天,我一定要来这里,拍下晨曦初露、霞光尽染。可最终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成行。我在想,何为记者?记者是“从事新闻记录的职业”,记录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这壮美景致,记录洪灾肆虐下的那份众志成城的坚韧。记者,更是一份责任,脚下有泥,眼里有光,笔下有情,这便是一名记者在现场的意义。

我和杨大娘约定,春节时,再去建昌看她的新家。

央广网记者 宗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