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发展中的重要节点,是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连绵不绝特质的生动写照。”11月6日,国家文物局召开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专题新闻发布会,宣布陶寺遗址博物馆将于11月12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在历史的坐标轴上,陶寺拥有众多专属于它的时间标签。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前,东依崇山、西临汾河的古人在临汾盆地安然生活;66年前,这片聚落遗址被发现,从此揭开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神秘面纱;46年前,人们再次掀开掩盖被历史尘封的黄土,以中华文明起源唤醒世界。与四千年的厚重历史对比,数十年的考古发掘显得尤其短暂。但对于一代代考古工作者来说,这66年时光漫长而伟大,是几代考古人毕生的积累与付出。
▲陶寺遗址观象台。
“我们常用8个字来形容中华民族的特点,那就是“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陶寺遗址同样证明着中华文明的延续性。”坐在发布会现场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陶寺考古队领队高江涛内心澎湃不已。从老前辈手中接过这项重任,高江涛亲眼见证了陶寺遗址博物馆从无到有,也切身感受陶寺发掘工作取得的一个个历史性突破。
“如此长时间的发掘工作可以概括为3个重要的历史遗迹。首先,1978年至1985年,陶寺遗址迎来了第一次连续发掘期。1309座墓葬所展现的等级分明,很可能与国家的形成密切相关,有利于探索文明的出现;其次,大城的发现是第一次在中原地区发现夏王朝之前的超大型城址,作为王权形成的重要标志,证实陶寺遗址是一个都邑性遗址;第三就是观象台的发现,与天文历法、观象授时密切相关。”高江涛介绍。
▲陶寺博物馆外景。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临汾市政府多年来通力合作下,久负盛名的陶寺文明不再“藏在深闺”,而是急于与观众见面。从2021年12月开始,历经近3年的雕琢,这座坐落在遗址之上的博物馆,让陶寺遗址的发掘成果有了高质量的展示中心,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多璜联璧、彩绘蟠龙纹陶盘、铜蟾蜍片饰、绿松石镶嵌腕饰、彩绘漆木器、骨质口簧……230件(套)珍贵文物将这座占地面积74.4亩的博物馆集中亮相,并以数字化复原、现代化展陈与实物展示等多种手段,重现早期国家都城的盛大气象和恢宏图景,勾勒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发展中的重要图景,展示陶寺遗址在城址规划营建、手工业制造、艺术创造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凝结66载成果,陶寺遗址博物馆掀开考古工作全新的一页。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表示:“陶寺遗址博物馆将更直观地认识到陶寺遗址之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进一步深度阐释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博物馆还特设考古历程展厅,致敬陶寺发现以来60余年的丰硕考古成果和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工作者,让更多观众直观了解考古学科。”
届时,人们走进陶寺考古遗址公园,领略陶寺遗址博物馆与相邻的天文考古馆、文物本体保护展示工程珠联璧合、遥相呼应。这座集考古发掘、文物展陈、研究教育功能为一体的博物馆,将作为遗址公园的“总导览”,不仅记录、保存、展示着中华文脉,更是山西宣传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