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一调皆成韵 一言一行总关情 —— 单县山东梆子剧团演变发展小记

图片

刘翠芳演出现场 通讯员 郭峰 摄

图片

《山东汉子》主要演员与剧中主人公原型孟昭良一同谢幕

在单县,单县山东梆子剧团家喻户晓,足迹踏遍鲁苏豫皖结合部及晋冀交界城乡,唱响“豫剧窝里”,尤其闻名豫北。

2016年,单县豫剧团改为单县山东梆子剧团(地方戏曲研究保护中心),曾经单纯的创作演出单位升格为地方戏研究保护机构,主要从事鲁西南地方戏的研究保护和地方戏创作演出。

单县山东梆子剧团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四班剧社”演变而来,老一辈艺术家们倾力配合全国解放事业,推出《花木兰》《斗地主》《送子参军》等剧目,享誉红色湖西大地。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开放搞活,多元化文化媒体进入寻常百姓家,地方戏曲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单县豫剧团举步维艰。

单县政府把剧团作为文化名片和艺术品牌倍加呵护,每年拨出专款为剧团更新设备、排演新剧目。刘翠芳、朱来劲、孙红霞等6名演员先后拜师虎美玲、王希玲、张宝英等豫剧表演艺术家,颇受真传,学有长进,成为剧团的台柱子,并相继涌现出宋秀敏、魏留宝、谢寅玲等一大批优秀演员。

1995年7月开始,剧团实行团长聘任制,相继导演、排演、参演了《大祭庄》《花木兰》《跑汴京》等优秀传统剧目,使剧团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改制后的单县山东梆子剧团(地方戏曲研究保护中心)致力于地方特色文化、戏曲艺术的研究、创作和培育、传承,主要演出40余部保留曲目及十几部现代剧目,以出身单县的大汉高后吕雉为原型创作的历史剧山东梆子《大汉英后》,被确定为2014年度《山东地方戏与京剧保护扶持工程》重点剧目。

1996年在全区新剧目展演中,《女乡官》一举夺得编、导、演、舞、美等8个一等奖,是年应邀赴中央电视台录制折子戏《打胡林》,并在《九州戏苑》栏目中播放;1998年山东省第二届戏曲邀请赛、2004年菏泽市第二届戏曲节,刘翠芳分别主演的《大祭庄》《天下第一汤》均获表演一等奖;2003年度全国“国花杯”青年演员戏曲大赛,刘翠芳荣获“十佳闺门旦金奖”;全国第六届“香玉杯”戏曲大赛,刘翠芳成功塑造的穆桂英、花木兰角色夺得艺术大奖。

一直以来,单县山东梆子剧团(地方戏曲研究保护中心)每年送戏下乡400多场次,成为菏泽市最具表演实力的优秀地方戏曲单位之一。(通讯员 刘厚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