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没动摇过。
从一开始工作的时候,尽管当时我心里还没有什么新闻理想,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好职业、好工作。
然后慢慢干着之后,我就有新闻理想了。
我对这份职业是非常感恩的,也相信自己会一直坚持往前走。
文|王子逸 赵璇
运营|高磊 郭思航
责编|高磊 黄玺澄
指导老师|王辰瑶
在二十二年的记者生涯历程中,王文志有十八年都奔赴在国内调查报道的一线。
独走祁连、数遣敦煌、敏察违建、摧毁网赌.....在持续深耕调查报道领域的十八年中,王文志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人民至上的新闻情怀与百折不挠的职业精神,采写了上百篇调查报道。他穷尽手段“拿料”,按着葫芦“扣籽”,一路把调查记者从“职业”做成了“事业”。
2022年11月,王文志获得第十七届长江奖,这是好记者的荣誉。面对这些,王文志只是淡淡地挥挥手笑笑,“我只是在坚持一个调查记者应该做的事情”。明天会有什么样的线索与事件,才是真正牵动他心弦的所在。
在他来到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为同学们作讲座的不久后,11月7日,他以作品《山东莱荣高铁被举报:偷工减料暗藏重大安全隐患》第八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第34届中国新闻奖名单
除了深耕舆论监督报道,近年来王文志越发注重通过公开渠道为高质量新闻工作“发声”。他近期的行程中就有不少去高校和进行线上新闻公益讲座的安排。2016年以来,他在《中国记者》、《青年记者》以及《新闻战线》等行业期刊上发表了八篇业务文章。
这是一位对新闻工作“做得多”,也“有话说”的记者。
10月28日,王文志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进行了一次名为《监督报道:效果可期、风险可控》的讲座,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王文志记者
讲座结束后,家书小编们还与这位记者前辈展开了一次“跨世代”的对话。
一个单纯的选择
对于王文志而言,二十二年前选择从事记者行业的初衷很直白。
“我最开始做这一行并不是因为新闻理想,而是想着毕业之后就找个工作,这个工作呢,别太累,别坐班儿,我可以睡懒觉,也不用求人。思来想去,我发现记者这个职业很合适。”
在诙谐轻快的现场气氛中,王文志微笑着回忆起从业初衷:“当时的我只想找一个比较舒适的工作,才选择了这份行业。没想到真正干起来后才发现,这个工作其实做起来没那么舒适。”
“但是......”谈及于此,王文志的表情变得认真起来。在日积月累的实践历程中,他的心底的职业信念慢慢变得厚重而具体了。
“我认为这份工作有更多的职业荣誉感,也有更多的成就感,是能够工作锻炼自己的一个职业,是非常值得去做、值得去用心做一辈子的一个职业。”
谈及当今新闻媒体与记者行业的境况,王文志不禁感慨道:“其实现在很多记者都存在些‘失语’和‘失职’的问题,这确实让我很痛心。在我心中,记者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只要我们努力,并有一定基础,一定能做好这个职业。”
在王文志心中,选择记者这份职业就必须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初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有“懂社会、懂专业,吃得了苦,受得了寂寞”,才能真正挖掘出做调查记者的独特行业魅力。
“先到现场再说”
笑着分享完自己的就业初衷后,王文志讲述起自己十几年从事调查报道的一个个实践案例来,他的声调也在不知不觉中升高了些。
2018年,王文志接到线索,青海当地有群众举报,祁连山内部地区仍旧存在着大规模的非法采煤现象,为了弄清楚情况,他深入祁连山腹地的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实地勘探情况。
矿区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当地对陌生人非常警惕,“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直接去问,人家肯定会起戒备心,到时候什么线索信息都套不到了。”因此,王文志最初只能在外围观察,“大概一个月,我都是睡在车上的”。
青海省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
为了进入矿区内部获取第一手资料,他为自己设计了一个“身份”:到矿区买煤炭的山东厂家,来的目的是到矿上看看煤炭质量如何。为了进入矿区,他经常去矿区附近的饭店吃饭,和饭店老板聊天,经老板介绍认识了一名山东卡车司机,并以该卡车司机亲戚的身份,成功进入矿区,在矿上的卡车司机宿舍里住下。
“不管怎么样,先进入现场再说。”
进入矿区内部后,他仔细考量每个相处细节,比如在不经意间的日常对话中埋入想问的问题,比如在去之前特意准备点山东产的酒,把细节做到位。“我住在矿上,平时跟司机朋友们喝酒打牌,大家都很友善,很快就打成了一片。”
在长期潜伏中,他用随身设备记录下矿区内部非法采矿的实况,并利用人际关系顺藤摸瓜地拍下司机排班表、采矿流程等多项内部秘密文件,连续六年内矿区精确到月的采煤量,甚至有每个运煤司机的电话号码、身份证复印件等信息。有了这些过硬的素材,调查报道《青海“隐形首富”:祁连山非法采煤获利百亿至今未停》轰动舆论,引发力度空前的专项整治:青海省副省长文国栋投案,另有19名严重违纪违法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被立案查处,青海“隐形富豪”马少伟等被绳之于法,彻底清除了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治理的痼疾。
王文志将调查报道形象地比喻为“按着葫芦抠籽”,小事情往往可以扯出一系列大问题。2021年,在山东济南南部山区走访时,王文志发现远处别墅“漫山遍野”,还有新的别墅项目正在施工。
“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这和中央环保督察组的工作明显相违背。”
济南南部山区违建的别墅
多年一线调查经验和对政策、法律的熟悉,使他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的严重性。经过一系列调查,查明事实后撰写了《多年拆违岿然不动 数千栋“坚挺别墅”野蛮侵蚀济南泉域保护区》,迅速推动当地拆违整改。
从北京著名公园暗藏高端会所,到中国福彩黑幕、境外特大网络赌博平台深度渗透国内的深刻剖析,再到调查莱荣高铁偷工减料案……纵然调查过程十分辛苦,但各种危险和困难都没有动摇过他的步伐,记者职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支撑着他,用事实和真相回应时代关切。
“把话说到人家的话语体系里去”
在鼠标的声声敲击中,一张张印载着王文志调查报道印迹的图片与文稿快速切换,讲座现场的听众时而屏息凝神,时而因为王文志的采访故事爆发出笑声。一讲到采访经历,激情就像能透过王文志厚厚的黑色眼镜框,点燃在场的每一个人。
记者要“既当‘杂家’,也做‘专家’。采访时只有进入对方的话语体系,人家才愿意和你交流”。
2023年7月,王文志接到举报,称中建八局涉嫌偷工减料,莱荣高铁部分路基段螺纹桩施工存在质量问题,该段大部分螺纹桩的施工桩长不满足设计要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为了确认举报是否属实,王文志对着密密麻麻的桩位示意图,和举报人一起在现场一一对照指认,通过举报人在上述路段螺纹桩施工混凝土用量数据,推算得出实际施工桩长普遍缩水,平均长度低于设计桩长的20%左右。
查阅大量资料后,王文志辗转联系上莱荣高铁三标段另外两个劳务分包商现场人员,发现半数以上螺纹装未达到设计桩长,“我自己首先要对相关技术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我在现场问工人的时候,才能问出更深的问题,同时判断对方有没有撒谎。”
最终,通过各方数据间不断的相互印证,王文志基本确定中建八局偷工减料的问题属实,撰写的《山东莱荣高铁被举报:偷工减料暗藏重大安全隐患》一文,出现在第34届中国新闻奖获奖名单中。
“不要总是把自己想的那么重要”
即使赞誉铺天盖地地向王文志迎来,但在日常的每一刻,他始终坚怀着一个念头:
“不要总是把自己想的那么重要。”
王文志在青海祁连山调查期间出现高反
在现场互动环节中,不少同学的提问,带着对王文志安危的担心。
“这么多次进行调查报道,动了很多人的利益,是否会在往后的实地调查中经常被认出,或者经常面临一些风险威胁?”
王文志的回答充满对国家法治建设的信心:
“十几年前,我刚做调查报道的时候有过一些担心。但是说实话,最近这些年从没担心过,因为我们现在的社会治理越来越好,我对我们社会的法制与治安特别有信心,所以我是真没顾虑的。”
他也笑着说,其实记者被认出来的概率特别低,并没多少人会在意。
有一次王文志去某地采访,当地宣传部长非要见面说:“文志啊,你给我说个实话,你到底是来查我们哪方面的?你来给我们现在做正面报道,我是绝对不相信的。”王文志意识到自己的名字和舆论监督挂上钩了。他说,那就用个化名去采访,一样可以做报道。
做调查记者比常规报道的记者要难。但是做调查记者是有独特‘职业魅力’的,每一步都是考验、每一步都是乐趣和过程。
王文志认为,“做好一个调查记者,至少要吃得了苦、受得了寂寞。除了能吃苦,还得‘懂社会’、‘懂专业’。精品的舆论监督报道是跑出来的,是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结晶。”
好记者的成就感,来自于职业生涯中一个个有分量的新闻作品。
明天会更好
当下,当调查记者似乎成为一条需要很多勇气才能踏上的路。
2021年,王文志采写的调查报道《万亩沙漠防护林被毁,敦煌防沙最后屏障几近失守》披露了国营敦煌阳关林场1.33万亩生态林,因发展葡萄生产而遭到大面积砍伐,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当时相关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阳关林场“防护林面积约6500亩”,“林场范围长期以来只有6000余亩防护林”,对报道指出的问题几乎都否认。
“当时我看到网络上出现了各种舆论信息,甚至有一些是针对新华社的攻击”,王文志丝毫不慌,“我们的证据非常充分,可以说是十分采访,三分写作。大部分证据素材在第一篇稿件中都没用到,比如他们此前报给中央环保督察组的文件,最后通过这些数据和甘肃发布会公布的数据做对比,真相就水落石出了。”
当下有一些调查记者离开了一线,在新的领域进行人生转型。王文志认为,“其他行业接受记者,说明社会对记者的贡献是充分尊重和认可的”,但他坚持在调查一线的心却从未动摇,“坦白讲,除了调查记者我也不会干别的,所以只好在这条路上继续往前走。”
社会需要正义,真相离不开调查。
“调查报道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难也罢,易也罢,都是我们记者的社会使命,不要太在乎外部的环境怎么样,先努力把自己做好。”
提问环节中,同学们抛出深深浅浅的困惑:从地方舆论监督的未来、自媒体时代的信息核查,到调查记者的工作平衡、能力修炼等,其实都共同指向一个方向:未来,新闻的路要怎么走?
对于这个问题,王文志本身的经历或许就是答案:“不能因为这个路窄,我们就不走了,是不是?你走出去了之后,别人才会感觉这条路可以走,才会跟着你走下走,大家走的越来越多,这条路就通了。”
访谈现场
“我们的媒介生态与舆论监督环境是会逐渐变好的。”
“今天的状态肯定比昨天好,明天肯定比今天好”。
这样的乐观信念承载着王文志的职业信念,并支撑着他面对情况反转、风险反扑时冷静应对,实现舆论监督风险可控、效果可期。调查记者这一职业无论多么艰难,都不可或缺。他认为年轻记者要坚持理想,踏实工作,不为一时的经济利益迷失,更加关注长远的社会效益,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无愧记者这份职业所赋予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家书工作室”,原标题为《对话王文志:记者是个好职业,我从没动摇过》。
本文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WeChina微观中国”项目、未来编辑部一流课程的学生实践作品。
欢迎您通过投稿、提供线索等方式,和我们一起,在宏大叙事里找到微观中国!联系方式:wechinatengxu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