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周记
俗话说,每逢佳节胖三斤。今天(11月8日)是一年一度的记者节,鉴于不少记者即将在各类活动现场迎来一口一个热量炸弹。值此我们的节日,节食的我送上最真挚的祝福,祝名位记者同仁——
保重。
保持体重,这或许是对媒体工作者的江湖最高礼仪。毕竟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天天想爆款,结果却是天天爆血管。上着班,水稿发了一沓,水是没喝一口;下了班,夜宵线是一辆没见着,夜宵是一口没吃少。
同行可能都知道,我们身边永远有一个记者,他写得总是比你好,那就是别家媒体的稿。我们三餐不规律,但永远有一样东西能特别饱,那就是领导画的饼。这些年,好稿看了又看,好饼吃了又吃,我们的体重自然是涨了又涨。
管住嘴,迈开腿,睡好觉,减肥最基本的三条铁律,咱是一个都沾不上。那“胖出工伤”几乎就是个常态了。
但这似乎也不是我们放任自胖的理由。
去年vs今年
去年,记者们过节,我在渡劫,因为当天收获了一枚磨玻璃的肺结节。
今年,记者们过节,我在减肥,因为再不好好减肥我就要一剪“没”了。
当然,经过持续的努力,在记者节前,我已经完成了4个月前立下的Flag(Flag传送门:就传送到往期回顾好了),而且还超额完成了任务。
所以,仅以我为例,“保重”对记者而言应该远不止是一句祝福,也是一个可以企及的目标。毕竟像我这样肥肉和才华一样横溢的人,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管理,以及可持续坚持的运动习惯养成,都能够做到有效减肥。那我也愿意相信,每一位同行都值得拥有健康的体魄。
至于方法,往期已经提了很多。媒体工作者只要还把自己当人,核心逻辑大同小异,具体做法因人而异,大家可参考往期内容,寻找合适自己的方法。
当然,作为媒体工作者,我们要保持的其实也不止是体重。
如同规律饮食能够丰富营养,我们也时刻需要从新闻现场保持我们的能量。
很多网友以为记者的工作是精致的“早C晚A”。当然,或许真的有。但包括我在内,身边的记者,想想没交的稿子和已经交代了的身体,可能只有一句
——我*。
事实上,作为记者,虽然常常因公发福,但我们也从不停下前往现场的脚步。只是形象可能确实不那么精致。有的脸上有追台风被拍打的雨,有的手上有阻止拍摄的人推搡的伤,有的脚上有田间乡里黑黑的泥。但只要有现场,无论多么狼狈,我们只有一句
——我去。
如同科学运动能够锻炼了心肺,我们也需要随时保持我们的初心。
这些年,我们的工作量,如同我们的脂肪——日益增长;但人数,如同我们的发量——日渐稀少;关注城事民生的,写着写着去了民生银行;大谈新闻理想的,说着说着去了理想汽车;畅想美好未来的,义不容辞地去了蔚来……
虽然不知道留下的人是怎么想的,但至少我与我的同伴依旧相信着,关注民生是我们的责任,记录真相是我们的理想,融合发展是我们的未来。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这一初心,从未改变。
写到这,领导给我出示了审核意见称,不要卖惨,要正能量。
对此,我认为,科学依据始终明确——能量为正是永远不可能减肥的。而且我今天要发的是减肥周记,并不是离职审计。所以出于我对新闻工作的坚持,我毅然表示:
好的,领导。
so
最后必须得讲一个正能量的减肥故事
在此前的减肥周记中,我曾写到了备受关注的“减重神药”司美格鲁肽。当时,一位前同行辗转联系了我。这位曾扎根采访人民的媒体工作者,后来扎堆去寻找了人民币。如果说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最终青史留名。那他则是弃文从医,可惜最后只留下了青光眼。
但有意思的是,这位从事减重医疗十多年结果越减越重,干了记者三四年什么都没记的前同行,却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即使难以改变沉重的身体,依旧无碍那个热爱新闻的少年拿起手中的笔。
确实。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变肥。无论肥了瘦了,依然笑着爱着;无论节日劫难,一往无前,永远记录。这不就是我们坚守的理由么。
记者节快乐。减肥周记,我们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