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实施“强村共富”行动,谋划村级增收项目2785个
“村村都有好项目”如何实现
未见其面,先闻其声。10月25日,还未踏入淄博市临淄区金山镇东崖村的蝈蝈房,就听到了响亮的蝈蝈叫。蝈蝈房内,空调、暖气等一应俱全,铁架上井然有序地摆放着大小各异的蝈蝈罐。
“第一年养殖,虽然没啥经验,但好在市场还算可以,一万多只蝈蝈,现在就剩下这千余只成虫了。”东崖村党支部书记孙成富告诉记者,东崖村通过落地昆虫项目,养殖蝈蝈、蚂蚱等,尝到了甜头。这些不起眼的“小虫”,一年就可为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
发展集体经济,产业是基础,项目是支撑。“村村都有好项目”,既是淄博市各级大抓农村基层党建的工作目标,也是实现“强村共富”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抓手。
“村村都有好项目”,项目哪里来?又要怎么选?今年,淄博市专门制定出台《2024年“强村共富”专项行动工作措施》,要求用好镇街“上门问事、下沉议事、一线办事”工作机制,广泛征求村民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建议,深挖资源优势。对于集体收入不足20万元的村,提倡以小而精、短平快、风险小、收益稳的项目为主。今年以来,淄博市2542个行政村谋划村级增收项目2785个。
淄博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志臣说:“希望基层干部,尤其是村干部,不怕基础条件差、不怕身心投入累、不怕工作推进难,别嫌项目小、别嫌赚钱少、别嫌回报慢。”至于是从土地入手,还是围绕传统优势做文章,或是引进新项目?关键要“因村制宜”。
张店区湖田街道立足乡村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成立联村党委,整合5个村(社区)闲置资源,实施宏湖产业园项目。目前,占地50亩的一期工程已完成,建设厂房2万平方米,吸引6家企业进驻,带动联建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200万元。
淄博市张店区湖田街道实施的宏湖产业园项目。
项目有了,怎么推进才能更好达效?淄博市通过发挥联村党建资源统筹整合利用优势,建立“共富公司”“共富联社”“共富工坊”“共富联盟”,并引入“国资介入、多方参与、利益共享”机制,合力发展产业项目,推动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
博山区域城镇巧妙地以和尚房村等9个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作为切入点,成功引进山东文旅景区投资集团,由山东文旅景区投资集团与本地企业山东华旅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共同成立了山东红叶柿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各村通过资源入股、打包租赁等方式参与景区发展,辐射带动村民共同致富。2020年10月景区开园至今,累计接待游客400余万人次,带动2500余名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翻了一番。“通过引入国有资本,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我们成功让更多游客看到了家乡的山水之美。”山东华旅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房利军说。
目前,淄博市239个联村党组织覆盖行政村1104个,实施共建共富项目266个,以集体收入不足15万元的村为重点,引入国有资本,带动各类社会资本齐参与,促进组织力、公信力、市场力“三力合一”。仅全市33个国资助力乡村共富项目,就带动355个村年增收4200余万元。
“村村都有好项目”,人是关键。好项目由谁来牵头干?淄博市委组织部明确:村党组织书记带头,带领“两委”班子一块干。同时,要求每个村党组织书记至少领办一个增收项目。
为持续抓紧抓实村党组织书记这个“领头雁”,切实推动全市村级带头人队伍整体提升,今年2月,淄博市部署启动以“头雁领航、金雁高翔、归雁还巢、雏雁丰翼、群雁竞飞”为主要内容的“五雁兴村”计划。
不仅如此,淄博市还落实村集体经营收益增量奖励机制,打消“不能拿”“不敢拿”“不想拿”等思想顾虑,组织以区县或镇街为单位统一兑现落实,大力营造为担当者担当、让实干者实惠的浓厚氛围。去年以来,全市累计落实村级增收奖励930余万元。
博山区中郝峪村创新采用“全民入股+公司化运营”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全村参与、全民入股分红;临淄区金山镇通过“擂台比武”,确定给予项目资金支持的“擂主村”……如今,淄博市的广袤乡村,都在上演着属于自己的“好戏”。到今年年底,淄博市将力争实现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上村突破80%、50万元以上村突破40%。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贾瑞君 刘磊 通讯员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