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微信号: crup-1955)
作者:陈春花教授 上海创智组织管理数字技术研究院
在全球化时代,技术进步和创新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不仅是技术发展的需求,更是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
《国之重器:如何突破关键技术》通过详实的典型案例研究,深入探讨了我国如何在资源和时间的双重约束下,实现从技术追赶到并跑乃至领跑。欧阳桃花和曾德麟两位学者及其团队长期深入企业管理实践,特别是在“国之重器”领域的技术突破上积累了丰富的案例研究经验。他们坚持实地调研,展现了对实践的敬畏和坚守,同时也以研究的方式把案例所得呈现给读者。我始终认为,管理研究应深入一线,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本书正是这样的结晶。
“‘国之重器’技术进步是一个面向复杂技术系统的管理问题。”本书创新性地从管理语言的角度,对盾构机、大型长航时无人机、商用客机以及载人航天工程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进行了系统研究。这些案例围绕在中国情境下,“国之重器”如何实现关键技术突破这一主题,揭示了其独特的模式和条件。
基于对实践的深刻洞察,研究团队提炼出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比如“双循环创新组织模式”、“国家需求与技术实现双驱动的原始创新理论模型”、“系统架构二元性”等,为解释复杂技术系统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如何实现技术进步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实践启示,同时也为中国管理理论的本土化创新做出了贡献。
书中案例各具特点,也展现出一些共性,这些都为实现关键技术进步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接下来,我选择三个方面与大家对本书的内容做一点点分享。
第一,“行稳致远”的有效创新机制。如何处理稳健性与创新性之间的关系是持续实现技术进步的关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30年内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在于成功识别并化解了总体系统与关键系统两个层级的技术管理难题。稳健的顶层设计为关键系统的创新提供了基础,而关键系统的持续创新则保障了总体系统功能的实现。两者相互依赖、动态适应,共同推动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稳步前进和长远发展。稳健性与创新性并非对立,而是需要在战略上协调,以推动可持续发展。企业和组织应根据所处的行业环境和发展阶段,灵活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第二,关键技术突破过程中的协同与价值共生。协同创新是本书揭示的核心主题之一,“多组织的协同合作对提高复杂产品的创新绩效至关重要。”尽管各个案例中所呈现的具体协同方式有所不同,但协同创新的模式都加速了技术发展,并为各协同主体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C919大型客机是中国首次按照国际适航标准自主研制的喷气式干线客机,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历史性创新突破。主制造商负责飞机的总体设计与系统集成,并采取不同策略应对结构件和系统件的挑战:在结构件方面,与国内供应商联合攻关,提升结构件研制能力,培养出一批能够提供优秀配套航空产品的国内企业;在系统件方面,采取联合国内制造商与国外供应商的合资合作模式,而非直接与国外供应商合资合作,以带动中国民机产业发展。C919项目通过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的精诚合作,实现了技术突破与共生共赢,促进了中国航空产业的进步。
长鹰无人机通过原始创新成功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为我国大型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研制过程中,研究型大学作为总体研制单位,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整合校内资源并与外部协同创新,与参研及配套单位密切合作,推动形成了无人机产业链的生态布局。许多参研单位通过深度参与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与视野,成长为无人机产业链上的重要支柱。
在今天,组织获得系统整体效率成为关键。协同共生管理可以让系统整体效率最大化。如今企业和组织需要高效链接和协同外部资源,具备在动态环境中构建有效协作关系的能力,否则难以获得整体效率。
第三,善于与用户联合开发,将用户纳入创新过程。盾构机关键技术突破案例研究中指出,行业领先的盾构机制造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产品从实验室推向市场,关键之一就在于用户参与产品研制。这种做法有助于挖掘潜在需求,并迅速将其转化为产品功能。作为最终使用者,用户拥有大量的经验数据和未被满足的潜在需求。掌握这些信息可以精准指导产品开发方向,缩短技术创新从投入到产生可见绩效的时间。通过早期与客户协同共生,企业能够更高效地实现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
本书采用案例研究的形式,增强了其可读性和实用性,非常适合相关研究者以及对关键技术突破感兴趣的人士阅读。书中展示的研究方法、管理创新理论的构建,以及案例中的诸多创新做法,将为读者提供很好的启发。我相信,每一位阅读本书的人都会有所收获。
《国之重器:如何突破关键技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之重器:如何突破关键技术》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欧阳桃花教授和北京交通大学曾德麟副教授基于多年在企业的调研和访谈写成的新作,这本书源于作者所做的“国之重器”系列案例研究。他们在书中讲述了盾构机、长航时无人机、支线客机、大飞机(干线客机)、载人航天工程五个国之重器波澜壮阔的技术追赶故事,展现五个领域实现技术突破的关键细节。
基于在中国商飞、铁建重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访谈和调研以及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从中国工业人追求自主可控的实践中,本书作者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的管理经验,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管理理念:核心企业与上下游其他创新主体联合的“双循环创新模式”、国家需求与技术实现双驱动、复杂系统管理、主制造商与国内外组件供应商合作的“主供模式”、国家重大工程基于中国“和而不同”伦理思想的决策过程、总体系统的稳健性和关键系统的创新性的对立统一。(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