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下每根“毛细血管”清晰可见 “里子工程”聪明在哪儿?

全文1916字,阅读约需6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位于山东济南的安子坡LNG储配站项目进入投料试车阶段,计划11月15日储满,储气能力可达1800万方。

02该项目搭建了智能化系统,通过摄像头和激光甲烷云台监测设备,实现全方位“守护”场站安全。

03同时,系统接入济南智慧燃气运营平台,可实现远程调度,确保平稳安全供气。

04除此之外,借助物联网技术,场站周边还配套建设了无人机机库,实现安全运行智能化。

05目前,济南智慧燃气运营平台已将工程建设、通气点火、安检维修、管网巡检等生产运营和服务全流程纳入其中,保障千家万户的用气安全。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燃气管网的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用气安全。眼下,各地积极引入智能化管理手段,保障燃气供应安全。

 
 

更“聪明”的供气设施投产在即

这两天,位于山东济南的安子坡LNG储配站项目,进入投料试车阶段,这标志着这一新建的LNG储配站即将正式投用。 

图片

山东港华安子坡LNG储配站项目经理 鲍元飞:我们计划在11月15日将储罐储满,储气能力可达1800万方,可以充分保障济南市冬季高峰运行需求。 

图片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一场站搭建了智能化系统,通过遍布在站内的近百台摄像头和激光甲烷云台监测设备,可以全方位“守护”场站安全。 同时,这一系统还接入了济南智慧燃气运营平台,在距离储配站60多公里外的市区,就可以实现远程调度。 

图片

山东港华调度中心综合调控中心高级主任 部珂:我们可以实时地监测调峰站的各项运行参数,一旦济南市遇见冬季极寒天气,我们在综合调控中心就可以远程调度启动LNG应急调峰站,从而确保平稳安全供气。 

图片

此外,记者看到,借助物联网技术,场站周边还配套建设了无人机机库。远在几十公里外的办公室,工作人员远程下达调度指令,无人机就能自动完成调试、起飞和巡航。

济南能源集团安全监察部管理员 郝崇霁:通过AI技术,精准识别现场安全隐患,泄漏检测,第三方入侵等,一旦发现问题,我们就通过飞控平台下达隐患整改指令,及时消除隐患,实现安全运行智能化。

 
 

“智慧大脑”让燃气保供更安全

除了新建场站更“聪明”,在看不见的地下,燃气管网也正在变得更智能。数据显示,济南市燃气管网总长度超一万公里,燃气用户达250余万户。如此庞杂的燃气管网体系,该怎么保障安全运转?

临近中午,山东济南的黄女士正张罗着做饭,就在这两天,她家刚刚完成了燃气户表改造。 

图片

济南市民 黄从艳:现在这个新表很方便,以前的话家里停气了,得去小区里刷卡充值,现在拿出手机,直接就可以缴费,非常方便。 

不仅用气更方便了,改造完的新燃气表,还给张女士家里增加了一份看不见的安全保障。 

图片

燃气表内安装有燃气检测传感器和通讯模块,可以实时把居民家中的用气情况,远程传输到济南智慧燃气运营平台,一旦发生忘关阀门、燃气使用异常等情况,系统就会自动报警。 

图片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原来孤立的生产、管网、安全、用户服务等13个系统,统一接入了这个平台,形成了全市燃气“一张网”,相当于一个“智慧大脑”。 

图片

济南市民 王洪秀:现在更换燃气表都是免费的,还能对家里进行实时监测,加了一道保险,特别好,感觉更安全了。

记者注意到,不只是居民家里变得更安全,在户外,上千台可燃气体地下监测终端、非居民用户报警器压力远传设备、激光云台式遥测设备等物联感知设备,正在对分布在城市大街小巷的燃气管网,进行着动态安全监管。 

图片

山东港华燃气场站运行部中控调度岗 张轩瑞:曾经,我们难以通过人工检测覆盖到的某些区域,现今,得益于燃气设施上部署的传感器等先进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更高效地保障燃气管网运行的安全性。  

此外,对于分布在城区外的高压燃气管网,燃气公司也通过在沿线布设智能管网“哨兵”等设备,实现了实时巡航。 

图片

山东港华调度中心综合调控中心高级主任 部珂:这些摄像头可以对我们的管线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视。这就是其中的一个摄像头。绿色的这根线是我们的管线管位示意,红色的是警戒区域,一旦有大型施工车辆进入我们的警戒区域,系统会自动报警。我们的人员接到报警后,会立刻前往现场进行情况确认,确保高压管线安全平稳运行。 

图片

目前,济南智慧燃气运营平台已经将工程建设、通气点火、安检维修、管网巡检等生产运营和服务全流程纳入其中,一图展示、一屏呈现,通过自动化数据分析和智能监控等手段,让地下每根“毛细血管”都“清晰可见”,调度人员能实时掌握运行状况,及时进行气源调配,保障千家万户的用气安全。 

 
 

安全与发展并重
管网治理标准更加健全

随着能源结构的优化和技术的进步,我国燃气管网正在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数智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管网的安全性,也为管网的高效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数据显示,我国城镇燃气管网总长度已超百万公里,服务着亿万家庭和企业。通过智能计量和智慧管网,燃气企业能够更精准地了解企业运行状况和用户的用气行为,从而提供更精准、多样化的能源服务。预计到2025年底前,我国将基本完成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任务,进一步提升燃气管网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 

图片

而推进数智化改造,离不开标准化这个重要载体。就在不久前,我国发布全球首个综合管廊智慧运维国际标准——2024《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综合管廊运维》。从运营、维护和管理角度,首次提出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智慧运维的标准及相关规范。 

图片

未来,城市运转的“主动脉”各类市政管线,将被集纳在地下综合管廊,管线的安装、扩容和维修更换,均可在管廊内进行,维护效率变高,运维成本降低。 

横琴城规建局市政署代理署长 梅晓:管线入廊后,对于管线的施工时间也可以大大的节省,有效防止管廊里面的管线、地下水以及土壤的腐蚀,对管线的破坏,大大提高了城市安全的韧性和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

 

充实“里子”,才能挣来“面子”。如今的地下管网改造已不再是传统印象中“开膛破肚”修管道的片面景象。技术的进步、模式的创新、理念的升级,让“里子”有用,“面子”好看。

(总台央视记者 朱江 王世玉 张丛婧 曲柏宇 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