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国内外相关专家共同回顾并探讨过去十余年间类器官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导 读
类器官技术通过在体外微小尺度上准确模拟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复杂性,已成为探索生物学机理、理解疾病机制及推进再生医学的开创性工具。当前相关报道繁多,故迫切需要对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系统总结。本综述对类器官研究的不同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涵盖了类器官形成的基本原理、以器官为分类的广泛应用,以及类器官领域的挑战等。
图 1 图文摘要
复制人体组织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D细胞培养模型已被广泛用于组织的体外培养。然而,该种平面模型与人类细胞天然状态相差甚远,会引发一系列诸如细胞形态改变和表面特征标记丧失的问题。动物模型相对来说更加仿生,但仍与人体环境有所偏差,且变量众多,难以判断出明确结果。自Hans Clevers教授于2009年首次披露类器官技术以来,该技术迅速崛起为生物学界的一颗璀璨新星,并促使全球范围内与之相关的报道数量在近十余年间显著攀升。类器官模型是基于体外3D细胞培养的组织工程模型,它具有与人体器官相似的组织学特征,并且能够部分模拟器官的生理功能。
类器官必须具备两个核心特征:首先,在培养过程中,细胞应具有自我组装的能力,形成高度有序的类似器官的组织,高度模拟体内组织发育发生的过程。其次,由干细胞分化诱导的类器官应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在长期培养过程中,这些类器官可以经历传代,即可被消化分散为较小组织碎片,并进一步扩增分化。每个组织碎片内含有的干细胞来支持自我更新和自发组装过程。
类器官应用广泛,涵盖基础生物学(器官发育和疾病模型),以及生物医学应用(药物筛选和个性化医疗)。它们在模拟各种器官与系统的适应性方面展现出卓越能力,这凸显了它们将基础生物学知识转化为应对医学难题的有效手段的巨大潜力。迄今为止,已成功构建包括大脑、胃肠道、肝脏、肾脏、肺、心脏和骨骼等类器官。毫无疑问,类器官领域展现出广阔且充满希望的前景,全球的研究人员正在致力于提升类器官模型的精准度和可扩展性,充分挖掘其在再生医学及精准治疗方面的巨大潜力。本综述总结了类器官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希望借此探讨该新兴领域的趋势和尚未突破的挑战。
图 2 类器官研究的数据统计和构建原理 (A)过去10年中标题中包含“类器官”的文献数量。(B) 根据组织来源对文献所报道类器官进行分类(数据来源:Web of Science)。(C) 构建类器官的工作流程。示意图构建:Bionder.com
总结与展望
类器官研究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席卷了全球学术界和工业界。类器官作为一种多细胞培养模型,能精准反映个性化人体组织的多种特征,且兼容基因工程技术。类器官体外3D快速培养技术,使得高效、高通量分析如药物筛选,成为可能。因此,类器官技术在未来有可能彻底取代动物模型,成为验证药物有效性并推动其进入临床应用的重要手段。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其一,类器官缺乏天然器官的组织功能分区。其二,类器官的成功率参差不齐,决定因素复杂。因此,技术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是领域的下一个里程碑。
责任编辑
吴珺 厦门大学
郭玲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https://doi.org/10.59717/j.xinn-life.2024.100088
本文内容来自The Innovation 姊妹刊The Innovation Life 第2卷第3期发表的Review文章“Organoids: Principle, application and perspective” (投稿: 2024-04-28;接收: 2024-08-06;在线刊出: 2024-08-28)。
DOI:https://doi.org/10.59717/j.xinn-life.2024.100088
引用格式:Liu K., Fang X., Aazmi A., et al. (2024). Organoids: Principle, application and perspective. The Innovation Life 2(3):100088.
作者简介
阮长顺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精准组织工程课题组组长,国家级青年人才,主要从事生物3D打印与精准组织/器官工程研究。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及纳米前沿专项课题等。以一作或通讯(含共同)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The Innovation、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Bioactive Materials及Biomaterials等。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5项,部分实现转让转化。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材料先进制造分会秘书长、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3D打印分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用增材制造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3D打印与组织再生分会常务委员;担任生物制造领域国际期刊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副主编及The Innovation Life学术编辑。
课题组网页:https://www.x-mol.com/groups/csruan
往期推荐
人源类器官:科研突破与治疗创新的黄金选择
乘风破浪:“一猪两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生物3D打印:人体器官按需制造,引领个性化医疗
炎症性肠病中的肠道微生态失调: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
液体活检3.0:游离DNA追踪复杂疾病累及器官特定细胞群体的信号
环境决定命运:干细胞龛功能化创新策略有望加速器官再生与制造
活体器官生物3D打印
系统揭示长期运动延缓机体多器官衰老的机制
“器官”芯片到”患者”芯片
生物学与前沿技术共同推动骨生物学发展
生物信息学软件开发的基本原则与未来发展趋势
铁电化学: 引领生物可降解分子铁电晶体迈向医学应用的引擎
荧光DNA纳米结构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期刊简介
The Innovation是一本由青年科学家与Cell Press于2020年共同创办的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向科学界展示鼓舞人心的跨学科发现,鼓励研究人员专注于科学的本质和自由探索的初心。作者来自全球58个国家;已被151个国家作者引用;每期1/5-1/3通讯作者来自海外。目前有200位编委会成员,来自22个国家;50%编委来自海外(含39位各国院士);领域覆盖全部自然科学。The Innovation已被DOAJ,ADS,Scopus,PubMed,ESCI,INSPEC,EI,中科院分区表(1区)等收录。2023年影响因子为33.2,2023年CiteScore为38.3。秉承“好文章,多宣传”理念,The Innovation在海内外各平台推广作者文章。
期刊官网:
www.the-innovation.org
期刊投稿(Submission):
marketing@the-innovation.org
Logo | 期刊标识
See the unseen & change the unchanged
创新是一扇门,我们探索未知;
创新是一道光,我们脑洞大开;
创新是一本书,我们期待惊喜;
创新是一个“1”,我们一路同行。
The Innovation 姊妹刊
The Innovation
赞助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