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上旬,我与陈先行兄从沪至京,住北苑,一道协助顾诵芬院士为拟编的顾廷龙先生《文集》汇稿并编目。之后,同随顾先生返沪。将近一周时间,我吃住在他的淮海寓所,继续理董、搜集文稿。在与顾老朝夕相处期间,话题亦及书艺。顾先生说:“于历朝书家中,尤好苏轼书法,学之数十年,很相信苏轼‘大字结密而无间,小字宽绰而有余’之说,心摹手追,惜未能一似。我酷好金石、碑帖之学,所见甚夥。曩曾草成《苏东坡法书石刻目录》卡片,你带回看看,有可取否?如有用,不急编入《文集》,先加整理,待有机会可单独出一册。”随后在书房内取出数叠卡片交我。
我返榕后,亟将近千张卡片逐一拜读,倍感顾先生所编《苏东坡法书石刻目录》(以下简称《苏目》)有极高文献价值。从此目录可详实窥见苏轼所流传的存世与史载的法书石刻,为研究苏轼文学艺术提供了便捷途径。顾先生于古文字研究,撰有《说文废字废义考》,编有《古匋文孴录》,而于书学研究,则编有《苏东坡法书石刻目录》,显见文字学家与目录学家的治学方法和功力。先生亦是当代著名书法大家,于书法中之唐宋诸名家,最重苏轼书法艺术,从临摹其碑帖至研治其书学,为掌握苏书全貌,进而编撰《苏目》,纳入学术研究,正是一位文献学家所具有的眼光与学识的体现。顾先生曾编有数本书目,但为书法家法书石刻编目,则此一册。而为古代独个书法家法书石刻编目的,迄今也未见,《苏目》亦属首编之目。
《苏目》所收资料源于金石类书目、碑版法帖、刊物、抄本、古籍与域外书籍等。目录编次基本以文体分类。每目一卡片。大部分卡片是利用打字废纸裁制而成,写在背面。这些纸上所打字年月,均在1978年,从中可知顾先生编此目时间在此前后。严佐之教授在《秋日长思起潜师——写在顾廷龙先生110周年冥诞之际》(刊2014年11月11日《文汇报 笔会》)一文,也有详细回忆1979年顾老嘱其将散见在各种文献的苏东坡石刻书迹搜辑起来,并亲笔写就“东坡书迹辑目”纂辑提纲交与他的往事。
用卡片编目,早在1937年,先生即以此方法编纂《章氏四当斋藏书目》;1958年,编印《中国丛书综录》亦同。1997年10月,顾先生赠我《章氏四当斋藏书目》一书,并专就此事跋于书内云:
此书为引得校印所排印,即以卡片付印,较为迅速,从始编至出版,仅十阅月。后来沪编印《丛书综录》,胡道静兄亦采此法,以草卡付排。胡君驻印刷厂,付排、打样、送校、成书甚速……
1997年底至98年初,我开始着手整理,并在此过程中,曾就《苏目》内一些不明处,多次电话与通信请教先生。他不辞高龄,有问必答必复,先后就《苏目》整理问题致函六封(均载入《顾廷龙全集·书信卷》内)。顾先生在各函札中指出:
《苏东坡碑帖目录》,此目录系我学生林苇女士相助编录,我以为尚有参考之用。林女士现在留美,前言后记必须提及。
(1997年11月29日札)
《苏东坡碑帖目录》写样,拜阅,甚好。誊清一份,再看。我想写一序或跋,说一说我为什么要编此目。现在起稿中。
目录样很好,但用纸恐较多耳。等誊录完成后,再行商酌。
(1997年12月19日札)
《苏帖目》祈审阅,如何处理,请酌夺。苏帖可能不够完整,但亦无法补充。
东坡云:‘大字结密而无间,小字宽绰而有余’。此说吾很相信,但现有放大缩小之法,则不必在书写上用功夫了,但还要请科学工作者解释之。一笑!
(1998年3月23日札)
关于《东坡书迹》有些注字,因太简化,记不清了。此间无书可查。若要到北图、北大去,我不能独行,家中无人可陪。即有人陪,我亦怕动。只能闭目冥思。现在我想到的,我根据的书。
1、《金石彙目分编》二十卷附补遗,清吴式芬撰,《补遗》子重周、重熹同撰
2、《艺风堂金石文字目》十八卷,民国缪荃孙撰
3、“续卷”,可能是《续补寰宇访碑录》二十五卷,刘声木撰(近人),收在《直介堂丛刻》
这三种书福州“省图书馆”当有之。一切只好烦酌办。能查则查。刘声木书当易查吧!
……
“前卷”,“前”字可能指《珊瑚网》,如有机会到图书馆一查。
“前卷十七”可能是《珊瑚网》的卷数。
数十年前事,记不清了。此地无书,入城不易。贵地图书馆一查即知。
(1998年4月16日札。顾先生所答复的“前卷”“后卷”“续卷”书名记忆有误,经查,乃是《苏东坡集》中的《前集》《后集》《续集》)
日前奉手书并校样,不胜感幸!
丁文波先生书法精工,为拙稿增光,感何可言!晤时乞代致感激之忱,为叩!
《苏东坡法书石刻目录》兹加一短跋,敬乞斧正。
《苏东坡法书石刻目录跋》附正
(1998年5月1日札)
我均遵从顾先生所示,进行整理。《苏目》编撰分二大部分,一为有年月的法书石刻,一为无年月的法书石刻。当时,拟照先生主馆合众图书馆时,手书上版的《补藤花馆石墨目录》版式,特请福建著名书法家丁文波抄写,于1998年3月抄毕《苏目》无年月部分,即复印寄呈顾先生审阅。他见后很高兴,予以称可,并于四月底撰写了《苏东坡法书石刻目录跋》,5月1日由京邮示亲笔抄正的此跋文:
一九一八年之秋,余考入江苏省立第二中学校肄业。该校因地近草桥,简称之为草桥中学。一年级有一课为文字学,有一课为书法,老师皆杨粹卿先生敦颐。在书法课上,曾讲苏东坡两句名言,曰“大字结密而无间,小字宽绰而有余”。其后我爱好苏书,曾在上海图书馆获睹《郁孤台法帖》,有苏书大字数叶,气势雄伟,结构严紧,拜观再三,敬仰不止!后余入蜀,见苏书碑版甚夥,但刻手精粗不一,因有编辑《苏东坡法书石刻目录》之想。仰荷同志诸君之相助,草成此目。访求不周,聊备检阅耳。
一九九八年四月顾廷龙补记,时年九十又五
但意想不到,先生忽于5月20日发病,8月22日去世。《苏目》整理中仍有一些存疑,则未能再得先生解答指教,故有年月部分的整理稿,就未交丁文波抄缮,印行之事亦随之搁置,一晃十余年。每忆先生之嘱托,未能报命,时感愧疚。
2011年,时任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彭卫国告知,该社已着手编辑《顾廷龙全集》。之后,我承担了《书信卷》整理工作。同时,我将顾先生所编《苏目》一稿内容与整理情况陈述,并请列入《全集》卷中,得到他的赞同和支持。2016年下半年,在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刘毅强副总编、文献编辑室副主任霍丽丽的具体指导下,我将原整理稿与卡片进行再次校对。至于各条目文字,仅对卡片在抄录时所出现的个别明显的错字、漏字加以订正,而其中有的条目非按原书照录或于字句稍有删减,我想顾先生作为版本目录学家自有所考虑,故一仍其旧。由于书家丁文波因病在2015年逝世,《苏目》就无法按顾先生生前所愿以毛笔小楷书抄缮影印,唯有用电脑录入编印了。《苏目》终于编入《全集》而于2017年7月面世,这是对顾廷龙先生的最大告慰了!
作者:林公武
文:林公武编辑:钱雨彤责任编辑:舒 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