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凝心聚力、以文明交流互鉴,打响上海卫生健康文化品牌。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践行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要求,推进落实繁荣发展上海卫生健康文化工作,挖掘一批具有影响力、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并在行业内具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的卫生健康文化实践案例,今年6月,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医务工会联合开展上海卫生健康系统优秀文化建设实践案例征选活动。活动受到上海各医疗系统高度关注,引发广泛讨论,涌现了一批可圈可点的实践案例。
公共卫生与上海城市文明建设
高晞(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公共卫生概念的出现、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是与城市现代化进程相辅相成的,作为城市管理的核心议题,公共卫生政策在城市文明的构建与提升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促进了市民健康,提高民众的卫生意识,还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现代城市的形态与发展。作为中国近代城市化的典型代表,无疑,上海的城市发展充分展现了卫生与文明进程的密切关联。
城市文明建设与公共卫生相关的议题可从多层面探讨,本文仅从两个方面考察。
一、城市的基础建设。上海开埠不久,上海租界公共空间的管理以与上海道台签订的《土地章程》为基准,虽然其中已涉及到相关卫生法,1865年上海仁济医院医生韩雅各撰写的《上海卫生》,对上海城市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对提高市民社区卫生意识和个人承担公共卫生责任提出补充建议,上海租界开始着手建立现代化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1870年代,上海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的下水道系统,并逐渐推广自来水供应和垃圾处理系统。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环境,也为城市的进一步扩展提供了基础保障。1873年颁布的《上海口各国洋船从有传染病症海口来沪章程》是上海也是中国第一个海关检疫法,及时将传染病阻隔在上海港之外,按国际卫生原则保障了上海城市健康和市民安全。上海通过对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投资,不仅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也塑造了上海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二、公共卫生知识的普及,媒体、卫生专家激励市民对城市公共卫生参与度。1905年,上海暴发霍乱疫情,疫情过后,社会各界意识到个人卫生与公共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推动了一系列卫生教育与防疫活动。上海报纸、杂志等媒体频繁报道卫生知识,鼓励市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勤打扫和饮用清洁水等,同时设计卫生征文,吸引市民的关注度,《申报》规定“卫生专栏以关于市民卫生为限”,中山医院医生林兆耆开设专栏宣传卫生和医药知识。
此外,卫生专家和社会团体与政府合作,举办卫生运动,助力提升市民的卫生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比如,1920年上海市政府和女青年会举行卫生展览,展示卫生书籍、图画、灯彩、影片和各种仪器陈列,展示现场还表演卫生新剧、卫生滑稽、卫生演讲,高唱卫生歌曲。通过娱乐活动吸引市民参观学习卫生知识,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市民的卫生意识和社会参与度,以此影响到上海市民逐渐养成注重卫生、保持公共环境整洁的习惯。这类卫生运动成为上海城市文明建设固定的活动之一。
公共卫生是上海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从19世纪中期开始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20世纪初的社会卫生运动,公共卫生不断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了城市的整体文明水平,型塑了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百年医院老建筑的“跨界”新期待
华霞虹(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上海众多历史建筑遗产中,医院建筑是一个特殊的类型,是社会理想、资源和现代科学、技术充分交融的场所,展示了上海近代城市化、专业化、现代化高度融合的发展,因此是城市现代文明的重要象征。
最近三年,作为建筑专家,我有幸多次参与合作,2023年8月还见证了由华山医院倡议、8家机构联合成立的“上海百年医院建筑文化传承协作联盟”。我们期待有更多跨领域、跨学科的合作研究,以更好地理解上海医院建筑遗产以及相关的空间系统营建对城市公共健康、卫生文化的贡献。
上海近代曾创建近300个西医医院,早期由教会和外国人创办。1900年后,教会、公立、私立医院三足鼎立,1945年后,市立综合性和专科医院初具规模。这些是今日上海医疗成就和卫生文化的基石。上海公布的五批优秀历史建筑中,共有36处涉及医疗、卫生、实验建筑。其中15处延续医院功能,包括1844年英国传教士创建的上海首家西医医院——仁济医院(今建筑为雷士德捐资重建,德和洋行,1932)、1907年法国天主教会创建的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同由中国红十字会创建却风格迥异的华山医院(1910)和中山医院(基泰工程司,1936),以及由匿名富商捐赠给工部局,现被列为市级文物的华东医院1号楼(邬达克,1926)。13处由其他功能改造为诊疗空间,如岳阳医院、上海市四一一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等原为花园住宅,杨浦区老年医院门诊楼原系圣心教堂(1931)等。还有培养人才的同济德文医学堂、雷士德医学院和国立上海医学院、沪江大学麦氏医院等。
无论风格采用中式还是西式,古典还是现代,医疗建筑功能复杂,普遍强调高效理性的空间组织,空间特征与品质是治疗理念和康复工程的一部分。受“瘴气说”影响,早期医院多采用大单元病房和开敞外廊,以利采光通风。如仁济医院男病房(1874)、西门外妇孺医院(道达洋行,1892)等。后为适应气候封闭,如广慈医院的产科病房楼(1922)采用较浅的封闭南廊,让新生儿晒太阳防病。随着“细菌理论”的发展,在“新鲜空气疗法”启发下,阳台、底层架空、屋顶花园等现代建筑要素被用于对抗传染病。如法国建筑师赉安洋行为广慈医院设计的隔离病房(1929)、贫苦男女病房(1933),连续外廊构成强烈的水平线条。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病的上海虹桥疗养院(1935)选址在郊区,由留德的中国首位建筑博士奚福泉设计了层层后退的剖面,各病房可独享的宽敞阳台,还精心计算病房日照,仿佛一台精密的“医疗机器”。医疗建筑也是全世界最新材料、科技的汇聚地,比如外观和室内均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宏恩医院(今华东医院),是上海最早在手术室和病房安装中央空调的医院等。而城市公共卫生的保障不只需要专业的医院,还需要城市规划、市政设施,以及公共管理机制的整体支撑。
1934至1935年,妇产科专家孙克基博士和中国第一位赴美留学、第一个创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事务所的建筑师庄俊,合作设计了中国人创建的第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的产妇医院,即今天的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医生与建筑师联手,广泛参考欧美医院建筑实例,撰写产科医院空间与技术原理,从医生、护士/护工、产妇、新生儿、陪护等不同使用者视角,精心组织各类空间、设施、材料与技术。今天,上海的医疗空间数量和质量早已大幅提升,但在安全、高效、人性化等方面,仍需更多这样跨界合作的故事。
作者:
编辑:张菲垭责任编辑:樊丽萍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